城隍庙里雕刻葫芦的老爷爷、地铁口卖栀子花的阿婆、街道里传授麦秆画的老妈妈……这些老人几年如一日专注于自己的手艺。暑假里,上海杉达学院的武亦欣和同学们一起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寻匠人,悟匠心”。“这些身边的老人对手艺的坚持,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工匠精神。”
葫芦爷爷一月只刻1只葫芦
武亦欣是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尽管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但她已经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学长们毕业后,不少人去了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但近年来频繁跳槽的人很多。
为何匠人们能一心一意专注自己的手艺?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带着这些疑问,武亦欣等同学组成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5位退休老人,了解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看法,并为每位老人做了一本故事集,在大学生中传递他们的故事。为了找到合适的匠人,团队成员大海捞针般地在网络上搜索,最先找到的是一位爱雕刻葫芦的老爷爷。
“葫芦爷爷”黄阿金花白头发、花白胡子,老人笑说这是《葫芦娃》里老爷爷的同款造型。黄阿金退休前在上海港务局任美工宣传,他和弟弟知名画家黄阿忠一样都是自学成才。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在葫芦上雕刻作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问黄阿金,既然葫芦这么受欢迎,为何一个月只雕刻1只?“我还要想办法两个月雕1个,我要提高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黄阿金说。工匠要具备敬业、精益、专注等方面的优良品质。他每天都会推着小车去城隍庙摆摊,比起收入,他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他将手艺展示给各地来的游客,当外国友人称赞“beautiful”时,他最高兴。他也会抽空去社区,教授年轻人及孩子雕刻葫芦,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
阿婆卖栀子花风雨无阻
和黄阿金一样,一位老奶奶也风雨无阻,日日坚守在人民广场地铁口。她总是搬着一张小板凳,揣着一筐栀子花和白兰花,静静地串着花。挑出几朵花,绕几圈细铁线,一枚漂亮的花坠子或手环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老奶奶说她已经83岁了,从50岁退休便开始卖花。每天她都要等到篮子里的花卖完才收摊。年纪这么大,为何还日日坚持?“你知道吗?今生卖花,来生漂亮。”老奶奶笑答。
老奶奶每天的收入只有百来元。她说,卖花很苦,更苦的是没有年轻人愿意接班。她担心的就是串花手艺失传。一位留学生曾和她相处了很久,对于串花手艺很感兴趣,后来写出的论文还在国外获奖。但老一辈卖花人离去后,以后外国游客来上海是否还能看到这一弄堂文化?老奶奶坚持的不仅是串花手艺,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身边的工匠更能启发人
实践团指导老师高红霞是财务管理专业课老师,也是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课老师。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频频跳槽的现象,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财务管理专业看似和手工艺没什么关系,但背后却有着联系。”高红霞说,会计等工作的基本功是看财务报表。要想一眼识别报表是否有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其实,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反复磨练、坚定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发展。
在高红霞看来,武亦欣团队选择的拜访对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工匠精神并不只存在于高大上的行业精英身上,反而是身边随处可见的人更能给处于迷惘中的大学生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