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填补“六尺巷”故事主角画像空白
图①:《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中的张英画像。(捐赠者供图)
图②:位于安徽桐城的 “六尺巷”及其承载的“和谐、礼让、宽容”的精神被传为美谈。(资料照片)
“六尺巷”美名流传甚广,而“六尺巷”故事的灵魂人物张英究竟长什么样,与其同时代的相关资料匮乏。最近,张英的第十一代后人、102岁的张燕如女士向安徽 (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捐赠的一件长期以来秘不示人的传家宝——《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填补了张英画像的空白。这也成为这家博物馆的又一“镇馆之宝”。
“把老祖宗的画像送回故里,送到最妥帖的去处,这真是了了我多年已久的心愿。”近日,记者在张燕如位于上海的家中见到这位百岁老人时,她笑盈盈地捧出收藏证,由衷感叹。阳光透过玻璃,落到老人历经悠悠岁月的脸庞上,显出一份笃定的满足。
老人默默守护传家宝一甲子
随着歌曲《六尺巷》在央视春晚唱响,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及其承载的“和谐、礼让、宽容”的“六尺巷”精神迅速传扬开来,吸引游客纷纷慕名而去。“六尺巷”的来由,即与张燕如的祖先——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有关。张英老家的府邸位于桐城,同当地名门吴家是邻居。尽管两家挨得近,但两墙之间还是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行走。后来吴家要建新房,试图占了这条路,遭到张家的拒绝。就在两家僵持不下之际,张家无奈写信求助张英。张英只在回信中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读完信后立马会意,于是让墙三尺,吴家见状便也礼让三尺。“六尺巷”的美名由此得来,代代相传至今日。
此次张燕如捐赠的 《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距今超过300年,画的正是这位张英。这张画像,张燕如默默保存了一个甲子,临近捐赠,子女才知它的存在。“60年前,我的母亲离开上海去北京,临走前她把这卷画像交给我,说这是张家老祖宗的画像,要好好保存!”张燕如坦言,这“好好”二字让自己感到责任重大。60年间,她从没让画像离开它最初摆放的地方——一个装满旧衣服的大黑箱子底部,也没有告诉家中任何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感觉年事已高,越来越放心不下这件传家宝,她直言“如果这件东西出现闪失,我将愧对祖先和母亲”。为将老祖宗的画像交到放心的去处,张燕如的女儿帮她联系上了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这家“国字号”博物馆以展示桐城文化为主,而张英正被视为桐城文化重要的开创者。
五米长画卷承载着丰富信息
《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总共长五米,其中不仅包含了唯一的张英画像,还有张英的三幅手迹以及他的得意门生赠的八首诗文。张燕如说:“以前我只知道这是老祖宗的画像,根本不知道画卷如此之长,里面的内容如此之丰富。”值得一提的是,画卷承载的诸多历史、文献信息,都是借由此次捐赠才经考证发现的。考证之人,乃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书画鉴定专家张耕,巧的是,他正是张英的第十二代后人。
画卷之中的张英画像,被呈现在一把泛黄的椭圆形团扇上。只见芭蕉树下,一位儒雅安静的男子端坐在厚重的石上,身着绿色绸缎长袍,手执书本,小腹略微凸起,细眼有神,几缕胡须缀现在圆润的下巴上,神态安然自如。手边的石桌上整齐地摆着砚台和毛笔,整幅画作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画作右下角刻有“禹之鼎印”,禹之鼎乃康熙年间与张英同朝的官员,是位宫廷画师,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画作的真实性。画像往后再展开,现出张英的三幅手迹。其一为信札,二为诗稿,三为记花卉盆栽之账稿。三手稿后则为张英荣归故里之时,胡会恩、王铨、胡德迈等八位门生赠他的作别诗文八首。这幅画卷由张燕如的爷爷也即大书法家张祖翼收集装裱而成,他亲自为这幅画卷题名为《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
此次捐赠中,张燕如除了捐赠这幅画卷,还捐赠了祖父张祖翼以及父亲张延奂的一批书作,共计35套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