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南京紫树烟多少钱一包(集北山之雄伟)

发布者:高悦华
导读天柱山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

  • 天柱山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山地、景区)

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地质天柱山山体岩石构成特征

界惯用的天柱山的俗称)岩体组成,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潜山县接壤地界一带。呈北北西向展布,切割公界尖背斜,被菖蒲——响肠和水吼岭——陈岭头火断层的夹、地表层不规则岩基出露面积120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带多数被掩盖。接触带附近岩体的岩面粒度变细,围岩发生硅化。岩体的东、西、南三侧沿接触带,均明显可见长石交代作用构成的所谓“边缘混合岩”,其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岩体内含有少量的细粒斜长角闪片麻岩残留体,边部可见烘烤现象。岩体西边的白马潭一带,可见到其内有围岩的残留成份。岩体的长石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脉发育,主要呈北东向斜列排列。其次还见有闪长斑岩、细品岩脉等。

万山岩体相带发育不对称,内部相由中粒、中细粒结构混合花岗岩,混合二长花岗岩构成,占岩体的90%以上。边缘为细粒结构的岩石,往往缺尖,一般宽为数米至数十米。在白马潭、思婆尖两侧较宽。

山体演化

天柱山山体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距今26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当时天柱山地区和整个大别山区一样,在晚太古为海洋优地槽发育时期。在地槽下降过程中,本区堆积了巨厚的复理式建造(早期伴有超基性、基性岩,晚期伴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大别山群前身。

在距今20亿年晚太古代末期的大别运动,使该地区海洋优地槽普遍发生褶皱隆起,形成丁优地脊斜山岭。由于地槽沉积物遭受区域变质及其伴生花岗岩质岩浆侵入的造山变形,造成大别山群发生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陆壳改造型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构成本区孤岛状的变质地体——即包括本区在内的淮阳隆起。五台——吕梁地壳运动(大别运动)形成紧闭的、线型的复式褶皱经后期至今1亿4千万年发生的燕山运动,普遍发育了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南北向的断裂活动,使褶皱受到干扰破坏而复杂化,并长期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上升隆起和遭受风化剥蚀的过程。直至距今200万年的第四纪晚期(喜马拉雅期)即早更新世,本区急剧上升,高达1000米以上。在上升地区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尤其是在上升急剧的山区,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

地貌特征

中山。位于天柱山的腹地。由混合花岗岩组成,有多峡谷分割,

天柱山主峰天柱峰

危崖环境。它们海拔大于1000米,比高大于600米,以天柱峰为最高,海拔1488.4米。

组成中山的混合花岗岩,水平、垂直和斜交节理尤为发育,且组别和疏密程度多变。绝顶和山腰,常年气温徘徊在0℃左右的时间最长,水在节理逢隙中,液态、固态频繁变化,从而使岩体不断碎裂、崩解,形成了各种争奇献异的石象分布。105°——285°,155°一一335°两级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加上外力作用沿垂直节理强烈切割,使天柱峰孤峰兀立,陡如层塔。绝顶附近垂直密集,又经外力作用的雕琢,形成含苞待放的莲花峰。垂直节理切割,加球状风化,造就了仙鼓峰。与仙鼓峰相映成趣的鼓棒石,则是沿85°——265°和175°——355°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鬼斧神工。顶部岩石被水平节理切割,巨石巍列三台,形成了三台峰。飞来峰则是顶部巨石被水平节理从边缘向内横切,使之远看宛如天外飞来一石,冠于峰顶。仙鼓峰腰维妙维肖的蜒蚰石,是160°——340°和间距为2~3米70°~250°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绝妙佳作。还有飞虎、天狮、麟角、五指、仙拳、石榴、天池……诸峰都因峰顶石象而得名。

飞来峰东南侧、石印峰的两侧是一深切狭窄的箱状谷地。上方山峰岩石为各组节理切割,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频繁的崩塌现象,坠入谷中,错落有致,这就形成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谷。

天狮峰西南坡腰,地处中山边缘。这里汇水面积大,流水下切特强,沿节理形成的沟谷不断扩展,山脊宽度不断减少。再沿脊部节理密集处,发生流水切割和重边崩塌作用,形成了如拱似虹的穿崖,这就是天柱山上一绝——“鹊桥”。“恐龙汲水”的成因与“鹊桥”雷同,只不过是竖形穿崖。

“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晴雪岭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有直接关系。这里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减少的混合花岗岩组成。位于中心地带,岩石湿润,有利于水对岩石的作用。加上太阳辐射强烈,日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层层裂开,逐渐松散成砂层。晴雪岭顶部坡度不大,砂层不易下滑,堆积成丘。

低山。海拔500~1000米,比高400~600米不等。与中山相毗连的低山由混合花岗岩组成。南部贺家畈、吴宕一带与丘陵相连的低山,则由二长片麻岩组成。石龙、天书、降丹、天蛙诸峰与中山形态相同,呈陡坡峰林。这一区域也有石象分布。猪头石、混元霹雳、飞雁石、麒麟石、木鱼石、船石等巧石纷呈。

玉镜山、驾雾山等,山势逶迤蜿蜒,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山势都比较缓和,比高也较小,一般山脊较宽,坡度都小于15°左右。山坡也不像上述低山陡峭。多半在坡度20°以下。维妙维肖的巧石也不多见。二种低山形成鲜明的对照。

丘陵。海拔小于500米,比高小于200米,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分布在天柱山的边缘地区,如野人寨、白水湾一带。呈南北向和北东向条状延伸。地面切割深度和密度较中山和低山地区弱。地势缓和,超伏度不大。

盆谷。又叫盆地。整个天柱山中散落的盆谷,规模较小。龙潭河谷地,为侵蚀构造,时断时续,沿龙潭河分布,最宽处仅500米左右,都由砾石层和砂层组成。中山的盆地,大致分布于400~500米、800米左右和900~1000米几个高度。因为天柱山在上升过程中,曾有数度明显的停顿,因而流水作用由下切而转为旁蚀作用为主。尤其在断层通过或节理密集地段,河流旁蚀作用较强,这样就塑造了山间盆地,如茶庄盆地(400~500米)。马祖庵盆地(750~800米)、蛇形坦盆地(900~1000米)。

溪涧。天柱山为长期隆起地区,整个溪涧呈放射状特征。河流都自抬升中心的天柱峰、飞来峰、迎真峰、天狮峰、覆盆峰、思婆尖、铜锣尖、仙鼓峰等山峰之间的凹地源出,向四周倾泻,分别流入潜水、皖河。天柱山的溪涧都属于潜水和皖河的一、二级支流。它的发育严格受断层构造和垂直节理控制。如山体东北部的皖水上游龙潭河段,就沿北西——南东向断层发育;山体南部九井河的源头飞来涧、青龙涧等都沿南北向垂直节理发育;而另一分支牧羊河,则主要沿北东——南西向断层发育。山体西南部的溪涧,上游作西南流向,下游都转为近南北流向,都是适应垂直节理组别变化的结果。山体北部的河流受菖蒲——黄柏断层控制,呈北东流向。它的支流,受垂直节理制约,多作南北流向。

另外,天柱山地区流出的溪涧,受到差异性抬升和岩性不同的影响,河谷的纵剖面呈阶梯状。如九井河纵剖面可分明显的五叠。其它如黑虎涧、林家河等,纵剖面也呈明显的3~4叠。天柱山遍布流泉、飞瀑和龙潭。每逢春潮、夏汛,到处银练飞舞,银河倒悬。河谷横剖面呈深切峡谷和谷中谷的特征。两岸奇峰夹持,古松掩映,更显得分外灵奇险秀。

主要山峰

天柱峰,简称主峰。海拔1488.4米,在潜山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深山中。《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它与周围岗峦似是断隔却又衔接,如春笋状平地拔起500余米。中丰顶锐,腰围1.5公里左右,全身石骨,如钢锥,如石柱,如青莲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宝剑,如擎天巨臂。峰顶南壁,横镌清咸丰都统李云麟“孤立擎霄”和国民党抗日第五战区副司令张淦“中天一柱”8个两平方米左右的大字;峰腰西南壁竖刻着民国29年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张义纯近1平方米的“顶天立地”4个大字。这些题词都是对天柱山主峰奇特造型的绝妙状写。《道书》以天柱峰为司命真君发祥所都,称作“司命峰”。每当日出,霞光首先射照天柱峰顶,因呼“朝阳峰”。潜山古为皖伯属地,此峰为一地镇山,古称“皖伯尖”。其它诸名,多就其孤峰耸起之义而生,如蜡烛尖、笋子尖、单尖等。旧志载:“有云鹤往来其上,上古赫胥氏葬此”。

花峰,在主峰区,紧傍天柱峰西南侧,海拔1380米。峰顶有怪石重叠开裂如菊花花瓣,故有此名。凝视久之,所有“花瓣”又如在微风中翕张欲动,其状十分奇绝。与天柱峰相挨处,两边削壁如利剑劈开,裂缝深而且匀,下临绝壑,险峻异常。人称此缝为“小天门”。花峰整个形体,与主峰相似,以峭耸见奇,因又有“小天柱”之称。

天池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500米,海拔1426米。峰头为赭色巨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天池峰

岩,中裂两道不可见底的深坼,坼宽各米许。前人仅架两截条石为桥,恍如天台石梁,人称渡仙桥或试心桥,因深坼中无风之日也有冷气上冲,是就其“非仙莫能过”,“非无隐私者莫能过”之义而立名。前人曾作诗戏曰:“莫谓心难试,请君渡此桥。但能鉴白水,即可对青霄”。顺治志称“天池峰上有丹瓮岩,两相挟,中如瓮”,亦指此处。又以两桥之间仅尺许,三步即可越过,俗称三步两道桥。桥北岩顶平面,约10平方米,有天然凹宕两个,深不盈尺,积水莹澈,终年不涸,人称天池;峰名源生于此。稍有风起,水珠飞溅,如喷珠撒玉。峰北悬崖绝壑,人不敢俯视,因称试心崖。此峰与天柱主峰隔壑相对,晴明天气,可历数主峰木石,是饱览天柱雄姿的最佳处。壑中云蒸霞蔚,紫雾晴岚,时或出现“佛光”。

衔珠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600米,右连飞来,左接天池,海拔1413米,峰顶两岩高竖如唇,中夹一个珠圆大石,故名。从南关寨西眺,又如双掌捧珠。总关寨在此峰下。

飞来峰,在主峰区,衔珠峰南700余米,海拔1424米,相对高度400余米,峰之巅有大石横眠,如帽、如盖、如牛眠、如虎卧。乡人传说,此峰不断上长,仙家路过,摄巨石压顶,抑其长势。明达观和尚曾咏诗诮此说无稽,诗曰:“飞来原不是飞来,都是胡猜与乱猜。既是飞来飞得去,缘何万古立苍台。”石名飞来,亦以飞来名峰。峰三面皆削壁,惟北面悬绳可上,据药农介绍,峰腰有雷公洞、乌龙井。西南悬壁间,石鳞斑斑,状似龙鳞,俗称黄龙甲。鳞斑分布,极似今安徽省图形,确属一大奇观。

三台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750米,飞来峰东,在龙吟虎啸崖上,海拔1410米。峰顶巨岩相迭如三级大台阶。《旧志》:“上台如丽,中台如倚,下台如随”。

月华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800米,三台峰南,海拔1400米。峰巅有一巨石,形状奇特:从牛马城北望,似上弦新月,人呼月牙石,也就此称峰为月华;自象鼻石西眺如两叟对奕,“仙人对奕”即指此;立神密谷口向南遥瞻,则如孔雀开屏。移步换形,变化万千。乌以风称此峰为宝月峰。

玉蕾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500米,海拔1350米。峰顶巨石光润如黛玉,峭拔圆凸如花蕾。自拜岳台南望之,形似朝天鳌头。

石榴峰 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550米,海拔1284米。峰顶巨石“突然如结”,形状浑然,顶端裂口处似有籽粒,酷似石榴。

皖伯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200米,五指峰之北,海拔1370米。《旧志》载:“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入为大夫,出为伯,奄有皖地”;“史逸其名,民颂其德,乃以皖伯名峰,使传之后世”;“上有仙丹函”。

蓬莱峰,天柱峰西南约100米,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崖陡壁削,巨壑万仞;峰顶狭长险绝,纵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藤蔓盘绕,往来其上,无人不胆颤心惊。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拦。峰腰时有烟云缭绕,峰顶时隐时现,宛若蓬莱仙境。

五指峰(石印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600米,海拔1373米。峰顶巨石纵裂,自良药坪望之,如五指竖伸。换一个角度,“五指”中之“大指”,粗于其它“四指”数十倍,高耸独立,自成一峰,自西关寨眺望,则如一大方印搁置高空,故又名石印峰。

丹霞峰,峰名丹霞者有二:一在天柱峰南,五指峰北,旧志称“顶有神丹,或现如霞”;一在良药坪东,焙药岩边,受“丹灶苍烟”映照,山峰常笼罩于烟霞之中。宋孙仅诗“霞生万仞丹”,或即指此。

石灯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2.5公里,良药坪东,海拔1135米。峰顶圆石如盘,盘西沿凸出一尖角,有如山乡菜油灯盏,乡民因称石灯。距仙拳石甚近,横看峰前大石伸出如怪兽,形状吓人。

打鼓峰,又称仙鼓峰或石鼓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1000米,海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打鼓峰

拔1290米。峰顶有大石凌空,远望浑圆如鼓,南山有鼓槌石遥相对峙,乡民将其配套呼之为“仙人打鼓”。从走马岗回眺,峰顶危石丛聚如两只猛狮,又称“双狮戏球”。下有一线梯。绝险。沿焙药岩东行1公里许可至峰顶,再汲绳而上,可至登仙峰脊背。

莲花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700米,良药坪北,打鼓峰西,海拔1306米,峰顶岩石开裂,如莲花怒放,故称莲花峰。“莲瓣”中有天然洞穴,称莲花洞,可容数十人。峰上及洞内,皆有先民凿石架屋痕迹。自青龙背南眺之,形状最奇特。

青龙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西邻柬之洞,东接莲花峰,海拔1370米,乌以风以“坦腹石”代此峰名,谓为“登西关石级约三百,右转见大石横卧,上圆下垂,如人仰卧虚空而坦其腹者,呼坦腹石。平坦处可坐百人,东望龙舒诸山,重岩迭嶂,亘绵千里”。峰顶之青苍石冈,狭长陡险,似青龙卧伏,人称“青龙背”;峰之西巅,怪石高翘,有如青龙昂首,故名青龙峰。

石楼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青龙峰西,海拔1328米。整个峰体巨石层迭,如楼阁高矗,巍峨壮观。宋团练使孙仅叹曰,“石楼平郡堞,天柱倚云端”。如选一定角度仰视,“楼阁”西侧,有数石如列仙环坐。今人称此景为仙人别墅。峰下多兰蕙,由西关至总关,行经峰前,幽香扑鼻。

回狮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3000米,良药坪南,海拔1142米。峰顶怪石巉岏,形如雄狮横卧,侧首西北作回顾天柱主峰状。立良药坪南望,酷似。飞来峰下有圆球状大石,遥与回狮相对,合称之为“狮子滚球”。自良药坪有步径可登峰顶,远眺近揽,峰峦回环,蔚然大观。“炼丹湖”大坝建于此峰之下。

登仙峰,天柱峰东南约3公里,海拔1150米。“丹灶苍烟”在其西侧。西北接莲花峰,东南连石鼓峰。由东关猱攀,可至其顶。峰顶狭长似鱼脊,横石高如天堑,旁多老松,蟠根屈干,皆千百年物。在此北望峰壑,可见千掌耸翠,万螺竞鬟,司元、天柱之间怪石嶙峋,宫台巍列;烟霭迷离,使人神摇目眩,飘然若仙。史可法登此,叹为奇绝。新建炼丹湖在其下,湖水蓄满后,山光水色,相映生辉。

芙蓉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5.5公里,海拔965米,峰顶怪石嵯峨,如芙蓉绽瓣。激水千丈,自峰西飞泻直下。

飞虎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5公里,海拔1066米。峰上有巨石如虎,作仰天长啸、势欲飞腾状,因以名峰。

佛子峰,在主峰区,迎真峰西约100米,海拔1016米。峰顶怪石兀立,如僧人坐禅,故名。

迎真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4.5公里,佛子峰东,海拔1109米。峰顶大石错迭构成天然洞穴,可容百人。相传是迎拜司命真君处所。俗称寡妇寨,据说宋末刘源义兵曾将18名死于疆场的战士的妻子保护于此。至今洞中仍存石臼、石灯龛、瞭望窗及瓦砾遗迹遗物。从北面石缝可攀登峰顶。峰形呈螺旋状,面面俱奇。山阳石壁间,石纹作巨人相,金冠、银发、赤绂、皂盖,向南巍然高坐,愈凝视愈觉逼真。洞顶大石拔地20余米,俗名梳妆台。

石纽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4.5公里,海拔1090米,连起于迎真峰之东。峰上大石堆砌似绳索旋纽状。登麟角峰南望之,峰石如石榴裂开,因亦呼为石榴峰。峰阳拔地约200余米。

覆盆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5公里,海拔1150米。与天狮峰东西对峙,形成一天然山口,称大天门。峰顶有直径20余米的圆平巨石,俗称团宝石,如盆状覆盖于西南侧,因有覆盆石、覆盆峰之名。过去,曾有人在峰上结寨避乱,故亦称团宝寨。峰南绝壁高约500米,自峰之北与麟角相连处,可攀援至极顶。

天狮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5公里,海拔1186米。巉岩层迭,峥嵘奇秀,为千丈崖周围诸峰之最。自大天门东转,沿崖壁新凿石级攀援,可登峰顶。峰顶平敞如高台,面积300余平方米,立于其上,举目西盼,有迎真峰、覆盆峰对峙;远眺西北,有飞来峰、天柱峰遥遥相对;近视北侧,石函峰、翠华峰、鼓槌石、蜒蚰石、千丈崖均可一览无余;放眼东南,千嶂竞秀,万壑争辉,地阔天高,无有际涯,真令人心旷神怡。峰形如巨狮昂顾,上有狮子石,故名天狮峰。顺治志载“潜阳峰,在司命后,上有狮子石”,则知清前之潜阳峰即此。

少狮峰,在主峰区,天狮峰东,海拔1180米。与天狮峰相依偎,如一头小狮紧挨老狮身侧,因以少狮称之。东、南、北三面峰壁皆陡削千仞。古牧羊河发源于峰下。

石函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4公里,大天门北,东接走马岗,西邻翠华峰,海拔1046米,深谷绝壑间,一峰锥状峭起,如春笋破土,拔地约450米,人称翠笋峰。南、北二面尤陡险,药农常于此悬绳采药。旧志载:“皖山削壁间,有石函陷于壁中,光彩莹然”。故称石函峰。上有新建休憩石亭。

翠华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3.5公里,石函峰西,覆盆峰北,海拔1120米。一峰峻峭,拔地凌空,苍紫石罅中满布松萝。峰顶老松密集,远望如大家庭院。春日山花烂漫,秋夏青翠欲滴。以翠华名之,以示其秀色为东关诸峰之最。摄之入画,不逊黄山。

麟角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3.5公里,翠华峰西南,打鼓峰东南,海拔1150米。峰顶有高约15米的危石斜矗,如麒麟头角。登回狮峰东望之,尤觉其高标插云。

香子峰,在马祖区,天柱峰南约7.5公里,马祖庵西2公里,海拔781米。顶立一石,高数丈,细削如一炷燃香插在炉中。就此石形名峰曰香子。旧志有“香炉峰”名。在此峰头看落霞云海及黄梅司空诸山,层岚迭翠,绵亘千里,韵味十足。

石龙峰,在马祖区,天柱峰南约7公里,马祖庵西北1.5公里,海拔880米。为一突起石峰,峰顶如乌龙巨头高昂窥天,作即欲腾跃升空状。乡民视龙头酷似猪头,因有猪头峰之称和“八戒念经,有口无心”之说。

天书峰,在马祖区,天柱峰南约6.5公里,马祖庵北,海拔920米。相传汉方士左慈在天柱山中修道炼丹,曾在此峰上获得天书。峰下有左元放石室。

降丹峰,在马祖区,天柱峰南约6.5公里,马祖庵北,与天书峰相连,海拔971米。旧志载此为“神仙降丹于许真人处”。

天蛙峰,在马祖区,天柱峰南约6公里,马祖庵北,海拔978米,与降丹峰、天书峰成鼎足三立之势。峰顶有长20余米、高15米大石,形如青蛙,昂首西向,作张口鸣叫即欲腾跃状。顶上石平如坦,登此俯视,盘陀公路,蜿蜒潜水,直至寥廓江天,尽收眼底。

毛女峰,在茶庄北,天柱峰东南约12公里,海拔575米。满山苍翠馥郁,竹木葱茏,相传古时曾有毛女在此修炼。[5]

其它地貌

名崖

会真崖,天柱峰南,相传此为左慈谒会司命真君处。崖上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天柱山龙吟虎啸崖

有雄鹦哥石。

龙吟虎啸崖,飞来峰与五指峰之间,崖壁峭耸,约1400米以上,绵亘千余米,怪石嶙峋,气势磅礴。旧志分龙吟、虎啸为两崖,谓其一在潜山前,一在潜山侧。实则同在一个大壑之上,崖壁通连。山风吹来,松如龙吟,谷如虎啸

试心崖,即天池峰北侧绝壁,隔大壑与天柱峰相对,峭削千仞,俯视目眩,游人多不敢临近其边际,雨霁云稀时,是观看天柱“佛光”的最佳处。

百花崖,天柱峰北坡下,崖石苍黑,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溪涧潺湲。下有百花洞和刘源墓。

千丈崖,石函峰南壁。悬崖陡峭,飞禽不栖,深不见底,是新开发的景点。乌以风谓此处“异树蟠郁,刚风袭人,白云蔽日,其境险僻”。崖下林木纷繁,苍翠馥郁,称之积翠谷。

道士崖,覆盆峰北壁,千丈崖西南,石纹如羽士捧笏而立。元张翥有诗咏此:“仙馆深居寂寞滨,千崖浓翠湿无尘。……潭上昼游鱼听瑟,花间春醉鸟衔巾。山禽不识藏真境,留与云栖学道人。”

焙药崖,天柱峰东南,良药坪北,相传为汉末左慈焙药炼丹处。旧志载:“潜峰左,岩径深邃,名上炼丹,昔左慈烧药于此。至今天晴日朗,烟霏起林薄间,苍翠明灭,浓淡不常。上有火池,久雨不盈;水池,久旱不涸。阁部史道邻(史可法)尝登此,叹为奇绝”。焙药崖边,巉岏怪石中有一平台,今称此台为焙药台,上有池积水,常年不盈不涸,气象有变时,云雾则自此生发,时或袅袅上升,时或就地扩散,或浓或淡,或断或续,活象灶火初生或乍熄时的炊烟。“潜阳十景”中的“丹灶苍烟”,即指此地此景。古人咏诗记之曰:“仙人炼药已成丹,飙车一去何当还。火冷丹炉烟未息,至今仙迹余空山。”此处崖势高峻雄浑,状如麒麟,又称麒麟崖。崖上右有石纹如天门,左有石纹如裙飘然之仙女,合称“仙女守天门”。

青龙崖,天柱峰东南约4公里。北连登仙峰,南抵芙蓉峰,长约2公里。青龙涧沿其西侧流入激水。

大天门,天狮峰与覆盆峰之间,有一狭谷,上凌霄汉,下临深渊,俗称“剪子叉”。崖势陡险,履云摩天,望而生畏,游人无不称绝。由此沿千级石阶北下,可达积翠谷,通千丈崖、东关诸峰;由此顺阶南下,可通鹊桥、幽谷、牧羊河;由此顺阶向东攀壁而上,可登天狮峰顶。此处为1985年新开发的景点。[5]

奇石

仙人石,白水湾东,仙人岗中段,有石如仙人抱笏傍崖兀立。石高30余米。

黑虎石,白水湾北,燕子冲南,黑虎河谷东侧。石高约8米,下半如奔窜之猛虎,上半似骑虎之勇士,乡民尊奉为“黑虎大仙”。石北侧80余米处为人行道,道旁有黑虎庙。

拦虎石,黑虎石南的河谷西侧,有巨石突伸,横拦河中,乡民称为拦虎石。旧时传说“黑虎大仙”曾用此来阻拦黑虎逃窜,从而永远据为坐骑。

桥子石,石在马祖庵南的燕子冲,高约5米,形同一乘坐轿。

鲤鱼石,马祖庵南山岗上。前端椭圆如鲤鱼头,浑身斑驳似鱼麟,长约7米,高3米余,横卧山林中。

木鱼石,马祖庵门前田垄中,原有一石酷似和尚敲着念经的木鱼,长、宽各约6米,最高处约3米余,中有一条横缝,今被泥土淤没。

麒麟石,亦称象石,在马祖庵东,巨石形如年画中的麒麟。

飞雁石,天书峰下,一石傍崖兀立,顶端前伸,势如横飞大雁。

霹雳石,马祖庵北登山道左侧,有一高约10米,周约50多米,浑圆苍黑的大石,正中偏右处裂开,上下缝隙均匀,都在30厘米左右,而且断面整齐,如刀切西瓜。相传为巨雷劈开,俗称雷打石。北壁有清李云麟题刻的“混元霹雳”4个1米见方大字。石南有左元放石室,可通马祖洞。

圆门石,降丹峰西侧石壁间,有一直径约10余米的圆形凹陷处,颇似神话中仙人洞府紧紧关闭着的大圆门。旧时传说,在很久前,勤劳穷苦的农夫,可祈求山神,借出洞内金牛耕地。

钥匙石,圆门石对面人行路西侧。石长约3米,形同古式铜锁钥匙。旧时传说,它原可开启圆门石山神洞府,后山神受骗,险失金牛,于是藏牛于洞中,紧闭圆门,将钥匙抛弃此处,变成此石。

石屋,位于茶庄北,飞虎峰下牧羊河西侧长沟中。“屋”高约6米,周40余米。南檐前倾;顶宽敞,中隆一线如脊。上有石臼;旁有6个对称的石眼,传为刘源结寨时搭舂米棚的的柱眼。

鹦哥石,天柱山中有两个鹦哥石。一在会真崖上,悬崖之上巨石高矗,如昂首立鸣之鹦哥,下临深渊,有睥睨不可一世之概,乡民呼此为雄鹦哥;又以其旁伴有一株古松,在峰下仰视,形似“喜鹊登梅”。另一则在飞虎峰下石屋边,巨石亦如鹦哥,敛翼伏身作孵卵状,因称雌鹦哥;此石僻处深壑,鲜为游人见。

鳖鱼石,由迎真峰下牧羊河,可见山岗上怪石栉比,多作甲鱼形,皆昂首向北作礼拜天柱峰之势。乌以风称其为鱼鳖石,乡民称鳖鱼石。

羊角石,盆峰西北山腰,两柱形石间隔尺余并排竖立,高均约2米,酷似山羊双角。

鲤鱼跳天门,鹊桥石西下侧高约3米的巨石,浑身鳞斑,形似腾跃的鲤鱼,头朝大天门,因有此称。

鹊桥石,大天门南,天狮峰西南侧,有如舌巨石,以离岩体大致8米的高度顺着陡峭岩坡向下悬伸40余米,下面岩坡陡得游人不堪停驻,确系一绝险胜境。今人在其岩坡上凿成梯阶,临近深渊一方铸立铁栅栏,以保无虞。此处无风有风,时有云雾缠绕,在下端仰视,如遇仕女自上端扶栏而下,风鼓裙,脚踏云烟,如仙子飘然下凡。游客睹此,多生牛郎织女的联想。

鼓槌石,东关观日台下侧,步道旁有竖石直立,上粗下细,高约3米,与石鼓峰头仙鼓石遥相对峙,因以鼓槌名之。

蜒蚰石,在打鼓峰东南绝壁下方,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观。巨石头圆而身尾略扁,朝上伏卧于岩坡上;全长40余米,宽约8米,高约2米,头部顶端伸出状如一对触角的石柱,各长2米左右,粗不盈抱;整体上活象一个爬坡的蜒蚰。烟云缥缈时,更觉其有蠕蠕动态。

仙人床,良药坪东,登仙峰下,一石长约4米,宽约2米,一头稍高,宽而有隆脊,一头略低,窄且平整,俗称棺材石,雅号仙人床。

仙桃石,回狮峰下人行道旁,有圆石高10余米,最粗处周约30米,上锐下丰;顶端呈桃尖状,夕阳乍落,“尖”上露浥微显红色,酷似熟透的仙桃。

神猫逼鼠石,良药坪南回狮峰下,东侧石壁突起二石,上石似猫,下石如鼠,“猫”作坐而戏鼠状,“鼠”则呈翘尾奔窜态,十分逼真。

拴马石,立于良药坪步道旁,高约4米,周10余米,四棱分明。西南棱有对角凿通的圆孔,传说是宋末刘源在天柱山结寨抗元时为拴马而凿。

仙拳石,良药坪东焙药岩西侧,两石迭立,高约20米,上端大而圆,下端渐削成柱状,如仙人自地下伸出半截手臂而且紧捏着的拳头。条条雨痕,神似指缝。

踞地狮石,良药坪东,焙药岩下,一石高约8米,周约20余米,如雄狮踞地。其旁有洞,亦称狮子洞。

丹霞石,焙药岩下有一石,相传为刘度人诵灵宝经遇神人处。“丹灶苍烟”即在此处。

鼋鼍石,自良药坪登山,行约半里,山左深谷中有一圆形大石背迭一石,大石前后有突出部分似龟首、龟尾,构成了鼋鼍负重爬行之形态。

马拉车石,西关寨下的山谷中,有两个巨石前后耸立,前石形似奔腾的骏马,后如一辆载货的马车,凑成一幅“马拉车”的自然画面。

将军石,伫立于西关寨口下侧,石高约3米,形似身着铠甲的将军。

海狮石,小心坡路旁,有石如昂首伏地海狮,高约2米。

鸳鸯石,柬之洞前,两石并列裸露崖巅,似一对鸳鸯嬉戏。

仙臂石,柬之洞后,5米高石呈柱状,上半截斜折,形似微曲的人臂。乌以风谓:“仙臂石在南关下,旁有月牙、文笔两石笋”。

鳄鱼石,柬之洞后,一怪石作张嘴鳄鱼状。乌以风称“登西关寨,过小心坡,右转,有石当道,昂首曲身,形似鳄鱼,作飞腾状。”

仙女晒鞋石,柬之洞正前方山岗上,有长约5米、高约2米的苍黑大石,顶斜平,南端稍矮而圆削,北端微翘而尖削,酷似一只鞋底朝上的尖足女鞋。

老鳖探海石,虎啸崖上,大石如盘,南端突出如鳖首,立南关口北望,最肖。乌以风志:“金龟石,登帝坐石南望,大石横出数十丈,形如龟甲,前伸一石,宛如龟首,石纹作鱼鳞状。”或即所指。

关刀石,虎啸崖南壁间,大石呈片状突起5米余,上丰下锐,形似大刀。又以其中开一凹,左如四指并拢,右作大拇指状,俗称仙掌石。

帝座石,虎啸崖上,椅状大石冠于高岗隆起处,高、阔均约2米,椅靠如玉屏,背向天柱,椅座面万壑,峰峦揖拜。因其位置之高,气势之伟,形状之奇,而以“帝座”称之。

蜗牛石 天池峰东,虎啸崖上,有巨岩呈圆状耸起,高约8米,长约10米,北上侧突出两个如触角形的小石,很象探头觅食的蜗牛。

笔架石,天池峰东,神秘谷出口处,大石横卧,呈“山”字形,状如笔架。南侧石壁旧有葛鹿坪石刻,已模糊不可辨,俗称此为“元宝石”。

吊钟石,天池峰南,有石圆顶柱身,上浑圆下翕张,状如古刹梵钟。登笔架石可见。

宝剑石,神秘谷中,北壁下有条形薄石倚立,高约5米,宽仅米余,形如半截古剑。

仙菌石,飞来峰北侧崖壁间,有石形圆如盘,中间伞状隆起,如香菇平放崖上。俗称蘑菇石或笠石。

金龟石,神秘谷口上端,巨石横卧,形同乌龟,条条雨痕勒出天然线条,使之身、首分明,神似向飞来峰爬行,故称金龟朝飞来。旧志谓皖山西有石龟,或即指此。

天狗望月,神秘谷口东,巨石高耸l0余米,状如天狗坐地,遥望三台、宝月诸峰。立南关寨北望之,又如一堵石坊,因亦称牌坊石。

象鼻石,神秘谷口之南,有石如高约3米、长约5米的大象,尤其是笔直竖起的石鼻,上细下粗的圆柱形状,与真象鼻不可分辨。自南关口上神秘谷经此石旁。

蚌壳石,牛马城西,两块巨石形椭面子,并排竖立作河蚌张壳势。又称仙蚌献珠。

牛眠石,在飞来峰下,牛马城南,一石独卧丛林中,状如牛眠。旧时有牛眠庵。

葫芦石,牛马城南,两圆石迭成一个整体,高2米,上细下粗,中现颈状,如一葫芦置于山间。

龙蛋石,南关口西,米余大石如卵置于路旁,以其硕大而称之龙蛋。

恐龙汲水,南关口西侧的大龙窝,有石呈弧形伸出崖间,向下垂悬,约4米长,状似恐龙。下有小溪,故称恐龙汲水。乡民从石下经过,习惯呼为穿崖。

铁心石,天柱峰北,刘源墓西,3米高的大石,上锐下丰,形如心脏倒置,黝黑如铁。俗称黑心石。

鹏鸟石,打鼓峰顶东南侧危崖,一石伸出如大鹏鸟探首亮翅状。

观日台,翠华峰北,有一山崖,崖顶有平坦巨石,约10余平方米,游人多在此观赏日出,故名观日台。若面对翠华、麟角诸峰呼喊,此呼彼应,峰壁回音,又称回音台。由于东南诸峰远近参差,回音有明显的时间差,形成了独特的“一唱三回音”的奇象。

天乐台,天池峰顶,石如平台,是观赏日落和晚霞的最佳地方。人称“夕照台”。北侧即试心崖。旧志载“明刘若实渡石梁踞天池鼓琴,闻空中奏天乐,有异禽千数从天柱飞来,音同笙磬”。故称天乐台。[5]

异洞

马祖洞,佛光寺左侧,大石堆迭成洞,相传为唐马祖道一禅师习定处。洞门狭小,内则宽平可容数十人。洞后大石开裂一隙,每值正午,一道天光从石缝射入,上下四方,明照朗澈,呼为马祖一线天。明万历年间敕封佛光寺时,钦差党礼在洞顶大石上题刻“义山流芳万古”。户部郎怀宁阮自华镌称“嘉平馆”。幽涧泉穿洞而出,潺潺有声。由此可上“南天一柱”。

莲花洞,莲花峰顶,大石重迭成洞。向绝壑的一方,有孔如窗。游人凭“窗”远眺,蓝天无际,白云飘渺,峰头竞攒,尘嚣不染,犹如身置天庭。人们就峰名洞,就洞名“窗”外之景,称之为“莲花世界”。

仙人洞,拜岳台下,3块巨石架迭成洞,内分上下两层,如阁楼然。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曾宿此,并镌字以记之,因亦称“柬之洞”。乌以风曾与6位文友捐资整修,易其名为七人洞。并咏诗纪曰:“同是江湖爱山客,每临天柱倍流连。云开万壑千峰外,洞在青都绛阙边……”

司元(玄)洞,天池峰南,有一奇特幽谷,自龙吟虎啸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飞来峰,绕衔珠峰,到达渡仙桥,全长400余米。全谷巨石横亘,嵯峨层迭,构成巨型假山盆景式的无数洞穴,幽深微妙,迂回曲折,若明若暗,神奇莫测。人称“神秘谷”。谷内洞上有洞,洞中有洞,或洞洞相连,或彼此间隔。大洞三处,称龙宫、迷宫、逍遥宫。道家视此地为洞天福地,道书称之为第十四洞天。旧志称此洞“空邃可容万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沧海。后呼为总官洞。”

观音洞,在天柱峰东北,青龙背北面石壁间。洞分上下两个。下洞宽敞,可容数十人,当地山民烧炭,常寄居洞内。洞口有荆蔓遮挡,游人不易寻觅。此洞之旁绝壁上,有前人凿留的足窝。顺而上之,又有一洞嵌在崖壁间。洞壁光滑,洞内仅能容数人。旧时流传,此洞隐秘难攀,非观音大士难以驻足栖身,故称之为“观音洞”。[5]

涧瀑

青龙峰下有青龙涧,飞来峰下有飞来涧,天书峰下有幽涧,千丈崖东有东关涧。晴明时,崖下叮咚滴渗,细流涓涓;骤雨降临,山水疾泻,狂奔怒吼,变幻万千,喜怒无常。步径通处,幽草丛生,闲花乱眼,松吟竹韵,各得其趣。

丫字瀑,贺家畈西崖有一瀑,落差50余米。琼阳川之水流至此处,受岩石阻隔,分成两股水流越过崖头,复又合成一条奔泻直下的瀑布,呈”丫”字形,恰似黄山“人”字瀑的倒置。

黑虎瀑,黑虎岭西,全长340米,4个跌岩,最高落差400余米,是天柱山中最长的瀑布。源出降丹峰下,经黑虎冲合诸山之水而出白水湾。远看似一条银练,悬挂崇山峻岭之上;近看如白玉蛟龙,腾跃奔入潜水。每逢雨后,山溪横溢,飞流奔泻,声若雷鸣,山岳震撼。

雪崖瀑,茶庄北1.5公里雪崖下,石崖高峻,石色洁白,瀑布自崖上飞泻而下,随山势高低曲折呈阶梯状,形同被折叠十数道的白练。石色水色都莹然如雪,故称“雪崖瀑”。落差40余米,大水时,湍湍急奔,终日巨雷轰鸣;小水时,潺谖飘溅,成天碎雨飞花。天柱山飞瀑,数雪崖瀑最奇绝。

激水瀑,位于雪崖瀑上里许。瀑旁有石崖开裂如莲瓣,人称莲崖。崖壁陡削,飞流直下,落差200余米。每当雨后,悬瀑从天倾泻,震山荡谷,数里外可闻,故俗称“响水槽”。《寰宇记》称:天柱山“东有激水,冬夏悬流如瀑布”。

飘云瀑,牛马城东侧,是天柱山中最高的一个瀑布,海拔1100余米。从飞来峰下聚集起来的飞来泉,经过牛马城后,在这里向东折入飞来涧。这里崖高势峻,涧面宽阔,坡度较为平缓,流泉至此平铺成一幅薄纱,飘然而下,即使丰水时节,也是悠悠荡荡,飘洒如云。[5]

景观

云海,天柱山上经常云铺幽谷,雾掩危崖,到处一片

天柱山日出

云天海浪。其中最为瑰丽奇绝处有三,即东关寨、西关寨和良药坪。

宝光,登上渡仙桥,眺望天柱峰,若面前有浓雾密云,背后有强烈的阳光,则面前的云雾,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这时,若置身于阳光和云雾之间,阳光将人的身影投射到前面的云雾屏幕上,光环中就会出现人的身影,真是奇妙无比。这种奇妙的景象,就是天柱“宝光”,俗称“佛光”。

日出日落,天柱山的观日台,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仲冬雪后和春秋两季,是天柱山观日出的最好时令。

天柱晴雪,“潜阳十景”之一。天柱寺东之五镜山,应是古“天柱晴雪”景点所在,即天柱寺东之晴雪崖也。由虎头崖去玉镜山,最近最便。“天柱晴雪”是天柱山独有的奇观,古今游人,登临观赏如入天宫琼瑶,无不为之陶醉。前人有诗赞曰:“巉绝奇峰自古闻,今观晴雪信超群。千寻玉照悬秋月,一柱冰霜散夏云。”“孤峰屹立耸层霄,积雪多年未易消。万丈寒光通碧汉,一团晴影动琼瑶”。

自然资源

由于天柱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沿江湿润气流受大别山所阻,与山区上空冷空气相遇,直接影响天柱山气候变化,它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云雾为180天,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气温9.5℃,(7月份平均气温20℃,元月份平均气温一2℃)。正由于山上空气清新湿润,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所以天柱山植被繁茂,线条柔和,物产丰富。现已查明,山上大部分是次生林。1958年建立天柱山林场,便营造了大片人工林。其中北关寨八千亩竹海,铜锣尖数千亩杉林,良药坪和南关寨有大片的苍松,漫山遍野更是扶摇直上,郁郁葱葱。天柱山植物约为119科,计千种以上。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樟树、女贞、苦楝、刺槐、枫香、桐、榆、椿、橡、棕、乌桕;珍贵树种有黄山杜鹃、黄山松、珍珠黄杨、三尖杉、天女花、紫树、青线柳、香果树、红豆杉、榧以及斑竹、苦竹、毛竹等。石斛、天麻、灵芝、白术、茯苓、黄连、黄精、芍药、百合、金昆草等许多名贵药材,亦附其间,尽情生长,随着垂直分布的影响,组成天然的植被层次,使天柱山的色彩更加浓烈,形象分外妖娆。深山密林中,则是珍禽异兽的理想王国,至今仍有虎、金钱豹、小灵猫、狗獾子、豪猪等。鸟类有长尾雉、黑鹊、画眉等,水中还有各种鱼类,如娃娃鱼(大鲵)等。

天柱山区,资源丰富,早就驰名天下。《潜山县志》说:“高山茶气味不待薰焙,自然馨馥。”“悬崖绝壁间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时节,采制贮茶.“不减龙团、雀舌”。潜河水吼等地,均产茶。舒州天柱山茶,唐宋时已负盛名。《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志》及《唐国史补》皆记“唐朝使臣至西域,见内地名茶其中有舒州茶,视为珍品”。《玉泉子》说“唐名宦李德裕爱茶,特请舒州刺史寄‘天柱峰茶”,。沈括《梦溪笔谈》:“古人论茶,唯有阳羡(江苏宜兴)、顾诸(浙江长兴)、天柱、蒙顶(四川雅安)之类”。以上四地,均产名茶,唯天柱山茶,堪称佳茗。现代所研制的“天柱剑毫”,更保持了天柱茶甘香芳美的特色,并在1985年全国名茶评展会上获奖。此外,还有石耳、樟脑。《安庆府志》云“潜山出龙须草,可为席”。舒州竹席,历史悠久,工艺精美,早就畅销省内外,远销东南亚。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洋赛会上获一等奖。

具有观赏价值的松树有:

天柱王松,天池峰西南绝壁中。大壑之上,一孤松生于岩缝间,高不愈丈,身有两围,枝桠四出,翠叶如盖,乌以风谓此为“千年物”。松生处,远离崖际,无一杂草灌木,人莫能及,时被云海所没。晴明日,遥望其下临万仞,上逼蓝天,刚直挺立,确有不可一世之概。“天柱老松,此为第一”,新编《天柱山志》称此松为天柱松。

玉壶松,飞来峰西南绝壁下。松生三干:左干呈弧形外伸,形似壶嘴;中干直壮而枝叶蓬生,俨如壶身;右干作棱形向中干弯曲,犹同壶把。其整体酷似一把大型碧玉茶壶。

五妹松,飞来峰西南绝壁下。一根五干,窈窕神态各异,如五姊妹交臂嬉戏状。

九龙松 神秘谷逍遥宫顶巨岩上。松分九桠,各自虬曲劲旋,交缠外伸,势如九条蟠龙。

鹰松,仙人洞东侧山岗上。老干中折,一枝桠异样葱郁,宛若凤尾长拖。人称凤尾松,亦称鹰松。

伞松,西关寨口西侧。主干笔挺,枝桠均匀扩展,针叶蓬生,下圆上尖,如雨伞撑开状。将军石立于其旁,游人合称为“将军打伞”。

姊妹松,小心坡旁。一松两干,高粗相等,紧相依偎,如同亲昵姊妹并肩而立。

麒麟松,青龙背上。一古松伏岩而生,高仅米余,坐地分桠,状如麒麟头角。

迎客松,大天门南,主干直壮,枝叶葱茏,一支粗桠长长伸向登山步道,似一巨人展臂欢迎游客状。形神兼备,堪与黄山迎客松相媲美。

探海松,青龙涧西山腰步道旁。主干基部向上环绕成一个圆圈,然后又从挨根处突地向崖外平伸,下临千仞,时有云海翻腾,因有“探海”雅称。

人文景观

摩崖石刻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即三祖寺附近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处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摩崖石刻

的石刻。其中,石牛古洞石刻居多。此间,300来米的河谷,东侧崖壁和河床巨石,共镌唐贞元以来,至民国晚年之间的各种石刻近300方。其中唐吕渭、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李柬之、留正、赵希衮、张同之,明胡缵宗、李元阳等题刻,都是珍贵之作;尤其是唐李翱、宋王安石、黄庭坚真书手迹,已属罕有之品。传说,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曾在此为黄庭坚作坐石牛图刻之崖壁,惜已被人窃去。石刻诗、文、题、记俱全,行、楷、隶、篆、草都有。此地既是考证1200多年间有关历史的天然档案馆,又是直接瞻仰有关古代名家文采、书法的天然博物馆。

宗教遗迹

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天柱山三祖寺

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称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庄名弼《游大龙山记》中云:“道书所载,天下有八天柱,中国有三,潜其一也。”可见天柱山在道家眼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东汉名道左慈就在此“炼丹得道”。从南北朝起,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灵仙观(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中真源宫曾拥有道房3600多间。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为传授衣钵之所。山间先后建起过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刹72座。鼎盛的唐宋时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仙谒圣者络绎不绝。宋舒州太守陆修曾吟“碧瓦朱栏拥绛霄,紫云深绕宝风飘”诗句,状写当时殿宇辉煌,烟云缭绕的盛况。宋后,多数寺观毁于兵火,或圯于废弃,虽有修复,终不能再现前朝之盛。现山中尚存三祖1寺,及第、齐云、上封、护国4庵,近年经陆续修整,佛教活动已恢复正常。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奇妙传说,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色彩。[8]

历史文化

名人访迹

古代,因天柱深藏万山丛中,一峰高耸,千岩万壑,远近大小,莫不围绕拱拜。故秦汉时,该山称“霍山”。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4米,峻拔高耸,直插云霄,势如擎天之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因其潜藏于万山之中(又:潜,古为簪,形“尖”也,义及天柱山多为尖形,故该山又称潜山,并有单尖,笋子尖之异名。

),亦有潜山与万山的同称。

万山之名也说因汉封南岳,故又称万岁山。“县以山名,山以潜名”(旧《潜山县志》)。春秋时,周王朝于此置皖国,封皖伯大夫治皖,天柱山属皖伯封地,故该山又名皖山。为颂扬皖伯大夫治皖有方,清明德政,亦称皖公山。由此,皖也成了安徽省的简称。总之,霍山、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其实皆为一山,只是天柱山一山多名罢了。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自浔阳,顺江而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法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礼天柱,“号曰南岳”。

直到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其间700年,所称南岳,即天柱山。南岳称号南移后,天柱山人称“古南岳”。

由于天柱山风景奇特,独具优势,故并未因尊号南移而被冷落。加上潜山县城,自汉时起即为兵争重镇,从隋开皇九年(589年)建熙州时起,至南宋端平安庆府治东迁时止,连续为州、郡、府治所达627年。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学士,如李白、白居易、李翱、李德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杨万里、李元阳、胡缵宗等,无不为天柱山胜景所吸引。他们或远眺,或登临,或结庐而居,筑亭而读,或吟诗作文,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和珍贵的人文景观。

白居易歌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王安石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这些诗文,歌颂了天柱山之雄奇壮丽,至今游人低徊吟诵,留连忘返之情,无不油然而生。

唐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李白曾渡江到皖西,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求仙访道。他远眺天柱峰,挥笔写下《江上望皖公山》一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全诗十二句,可以说字字珍珠,笔笔含情。又二年,李白在游访庐山的同时,也游览了天柱山,终于还其“欲往心莫遂”的心愿。

军事史迹

天柱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义兵长刘源结寨西关,多次挫败元军,坚持战斗18年,英勇壮烈,名垂千秋。太平军年轻将领陈玉成,率部在天柱山区,与清兵相持多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活跃在天柱山。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潜山人刘源,奉地方将领之命组织抗元义兵,于天柱山措置山寨,春耕冬训,加紧练兵,以备迎战。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元将相威率师攻打司空山和潜山野人原,兵过安庆府时,宋朝知府范文虎降元,县境从此属元朝统治。翌年十一月,舒、黄、蕲三州各地相继起兵复宋,转入地下斗争的刘源又集兵众万余,上天柱山举起抗元旗帜。连续三年与元军及投靠蒙古的势力发生战斗百余次,祥兴二年(1279年)义兵长刘源为元将昂吉儿所败,牺牲于天柱山。

历史上,天柱山无专门管理机构,开发建设只限于寺观亭阁,接待游客多为寺院主持。1942年,安庆行署督察专员范苑声倡建“天柱山开发委员会”,并得到安徽省府的拨款、社会募捐,共筹集资金近百万元(法币)。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等诸方面原因,只修建了岳云山馆、翠云别墅和一条简易的登山步道(良药坪至天柱峰)。建国以后,随着祖国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天柱山的开发迈进新的里程。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天柱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11月,天柱山园林管理处成立,1986年改为安徽省天柱山管理处,下辖旅游科、园林科、基建科、计财科等六个单位。几年来,国家共投资258万元,先后修建大小水电站7处;公路37公里,每天班车4次;景区内有39条游览步道,计133公里。已建成舒州饭店、天柱饭店等26个宾馆、饭店,计有2326张床位。这些宾馆,不仅能经营京、扬、川、徽名菜,还能供应地方佳肴,如“天柱晴雪”、“石耳炖老鳖”、“玉兔鳝鱼”、“雪山莲子汤”、“盏儿糕”、“连浆豆皮”等,别有风味。1979年~1987年,共接待游客52万多人次,外宾280多人次。梅城、三祖寺、茶庄、马祖、青龙涧等已建成为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游览活动的中心。这里设有旅行社、宾馆、山庄、汽车运输公司、银行、邮电、文教、卫生、商店等服务单位。

截止20世纪末,天柱山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

炼丹湖

分主峰、大龙窝、马祖庵、虎头崖、九井河、三祖寺、龙潭河、后山八大景区,和一个茶庄中心接待站。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巍峨峥嵘,不可名状。主峰天柱峰,突兀群峰之上,高耸云表,嶙峋峭绝,瑰伟秀丽,卓尔不凡。周围诸峰,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起伏环拱,势如揖拜。其间遍布悬崖奇石,幽谷灵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身临其境,如在蓬莱。据今天柱山管理部门考察,已经命名的景点,有46峰、17岭、7岗、18崖、14岩、7关、22洞、4冲、6源、17泉、8瀑、1川、3溪、5涧、13河、3潭、16井、6池、3湖……《古今图书集成》及省府旧志皆云:天柱山“为长淮之扞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可仰摩云霄,俯瞰广野”。又谓其“上侵神气,下固穷泉”,“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何宗军、王克谦编著的《天柱山》称:“天柱山既具有北山之雄伟,更兼南山之秀丽,”雄、奇、灵、秀,浑然一体,“在江淮间,当推第一”。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天柱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8]

201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

集北山之雄伟、南方之秀丽的天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