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 穿越时空寻秘上海

发布者:何悦林
导读新华社上海6月25日电题: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 穿越时空寻秘上海新华社记者姚玉洁、龚雯说起上海的历史,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一个小渔村,在19世纪开埠后逐渐繁华,成为现在的经济之都、时尚之城。事实上,上海有一种距今约4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印证了上海早期移民特色的历史变迁。究竟什么是广富林文化、如今能看到哪些遗存、未来还有多少待解之谜……位于上海西南门户松江区,将于26日起试运营的广富林文

    新华社上海6月25日电题: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 穿越时空寻秘上海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龚雯

    说起上海的历史,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一个小渔村,在19世纪开埠后逐渐繁华,成为现在的经济之都、时尚之城。事实上,上海有一种距今约4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印证了上海早期移民特色的历史变迁。

    究竟什么是广富林文化、如今能看到哪些遗存、未来还有多少待解之谜……位于上海西南门户松江区,将于26日起试运营的广富林文化遗址一期,将为你揭晓答案。

    什么是广富林文化?

    广富林文化,到2006年才被专家确定为一种距今约4000年的新见的考古学文化。它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迹,也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印记。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告诉记者,遗址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58年,广富林村民在开挖河道时,发现了很多古陶片,后经调查,确定为重要古文化遗址。

    之后的研究中有两段时间尤为关键。一是1999年至2005年,上海博物馆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及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等文化遗存。特别重要的是,发现并确认了长江下游地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填补了该地区历史年代的缺环和文化发展的空白。

    二是2008年到2015年,经过6万多平方米的发掘研究,广富林文化在上海和全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突显,专业地位进一步强化。2013年,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陈杰表示,广富林遗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一方面因为遗址从5500多年前,大约从崧泽文化(距今6000-5400年)晚期开始就未断过人烟,代表了上海地区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另一方面以广富林遗址发现而命名的广富林文化与良渚文化(距今5400-4300年)明显不同,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材料。

    去广富林文化遗址看什么?

    走进遗址,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广富林文化展示馆,一座座仿佛金字塔般的屋顶漂浮在富林湖中,抬头看天空云卷云舒,俯身赏水中晚霞倒映,一幅岁月静好的美妙画卷,将成为上海新一个“网红打卡地”。

    整个展览空间设置在水下,结合现代视听技术,为观众开启一场“时空之旅”:看先民们如何生活:渔猎耕种、制作陶器、饲养家畜……看一个原始村落如何逐步走向一座繁华之城:唐天宝十年(751年)这里首次有了稳定的县城——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升县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

    时光荏苒,从2007年的城中村到如今的田园风光,十年磨一剑的广富林文化遗址还有很多看点,如遗址保护区、骨针广场、陈子龙纪念馆、富林照壁、集贤坊、富林塔(仅外部观赏)等。

    松江区副区长于宁表示,遗址以保护为先、考古为辅,较多展示和功能空间压入地下和深藏水中,就是为了不让建筑喧宾夺主,而且从测绘记录到设计建造都“轻手轻脚”,力求地貌肌理真实,展示内容可信。

    同时,在保留历史风貌元素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旨在新老混搭,和谐过渡,说明广富林在诉说前世今生时也在一同“成长”。

    据悉,之后将开放的还有考古精品展示馆,外观看似几个半埋地下的破损古陶,内部陈列着广富林遗址考古出土文物中的代表性器物,并设有专门的修复空间;以及古窑博物馆,不仅用于陈列展示发掘的古陶,还兼具现场制作体验和烧制工艺实验。

    还有多少待解之谜?

    据悉,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目前上海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

    “很多人无法想象几千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有趣的是,我们从先人们的活动遗迹中发现,当时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有大象、老虎、鳄鱼、鹤、鳜鱼等,甚至发现人们食用肉类最多的是以鹿为主的野生动物。”陈杰说,尽管地上建筑早已沧海桑田,但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地下依旧埋藏着一部记载着上海先民文明和进步的“历史卷册”。

    在骨针广场北边,有一大片看似普通的农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放眼望去,阡陌交通、生机勃勃,小桥流水间还有牛儿在柳下休憩,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这就是广富林遗址保护区,呈现着人们对这块遗址保护的初心和展示的匠心。

    经考古勘探和研究确认,这里是遗址的主要埋藏区,地下有着丰富的古代遗存,蕴含着更多的未解之谜。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该区域被确定为不经批准、不得开挖的遗址保护区。

    “从过去的发掘看,该区域埋藏有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存。”陈杰说,考古的目的不仅在于发掘,也要做好保护、传播和传承的工作,因此,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已发掘的文化遗存,做好研究和整理,重现人类过去的社会活动,构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并有机会展示。而这片遗址保护区所蕴含的历史之谜可以留待后人去发掘和探索。

    于宁表示,文化遗存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守护好、研究好、展示好广富林文化遗址,不仅是增进人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欣赏和传承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