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看见路边有一坨......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太岁!?
所以问题来了,该不该抱回家泡水喝呢?
“太岁”到底是个啥?
太岁,也称肉灵芝。
《本草纲目》记载:
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并将其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亦可用药。
传说中,“太岁”一物常与忌讳相关,带有不少的神秘气质 。
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
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不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太岁”,其实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构成的一种稀有聚合体。
而且太岁并不像民间传言的那样包治百病,其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不小的争议。
太岁究竟有多值钱
虽然太岁本身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其稀有、奇异的特性,还是让许多收藏家们心甘情愿地斥巨资购买。
辽宁东港市长安镇,村民王承德前往田间修苗时,在路边发现了像肉块一样的东西。
走进细细观察一番后,王承德认为这可能是传说中的太岁,便把这“大肉块”搬回了家。
经过称重,这块太岁竟然有149斤。当时就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一块。
王承德从中看出了商机,他简单地切割了太岁,按克重分装卖出。
王承德也靠这块大太岁获得了300万的巨资。
警惕“太岁骗局”!
一般品质较差的太岁售价约为800-5000元/斤,品质优良的太岁则可达到5000-15000元/斤。
如此巨大的利益,让不少人盯上了“太岁”这块香饽饽。
甚至会有假太岁出现
利用胶类物质制作假太岁销售,成为了很多社会不良人员生财的手段。
另一种太岁骗术则更加“专业”,通过鉴定太岁进行敲诈。
当有人捡到太岁后,所谓的“专家”就会找上门来。
杭州的小王就被这样的“专家”盯上了。
鉴定费500元,拍卖服务费5000元,都上交给了这位“专家”。
“专家”也给出了结论,这是真真正正的石太岁,十万块一克,小王捡到的“太岁”估值达到上亿元。
“鉴定机构”又说,最好办一个鉴定证书,方便拍卖。而小王要得到这张鉴定证书,还要交两万五千块钱。
在此期间,还真的有“买家”出现,想要以几百万的价格买下太岁。
不过还是要先交五千元手续费,小王也如是奉上,不过最后这位“买家”也没了音讯。
事后,当事人选择报案。
是太岁?还是…
心里打鼓,小王便联系了电视台,想请教专家,看看这两块东西到底是不是太岁。
结果没等遇到专家,记者就先看出了端倪,这两块太岁拼起来后,像是模特的上半身。
记者又调查了一下“拍卖网站”,发现网站上另一款“奇观肉太岁”,更像是一个屁股。
有头有胸有屁股,这“石太岁”可真是不一般。
不过,经过专家鉴定,这两块“太岁”只是塑料制品而已。
小王还喝了好几天“太岁水”,所幸身体没有出现什么异样。
这种“误把硅胶当太岁”的尴尬故事可不少见。
西安的一位村民就从井里打捞出来一个这玩意儿。
你看有鼻子有眼的!村里80多岁的老人都不知道这是啥!
真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尴尬。
其实,科学家们对太岁的作用依然有很多疑问。
太岁本身构成元素复杂,如果盲目饮用食用,很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
肉灵芝的所谓疗效,大部分都是不怀好意的商人为了经济效益制造出来的卖点。
身体有疾病,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寻求现代医学的帮助,而不是高价购买“肉灵芝”。
毕竟病从口入,读者们千万不要乱吃乱喝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