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导读:夏至后长出来,有强烈的毒性,20年前很多人采挖它,如今不值钱了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白霞”的姑娘,有一年遇到了大饥荒,它在地里除草的时候,见到了一种很像芋头的根茎,就因为实在太饿了,所以捡来起来洗干净就吃掉了。可是没过多久它就呕吐不止,为了止吐,它立马去家里吃了好几口生姜,想不到的是不仅没吐了,反而她多年的老毛病——咳嗽也好了。
聪明的白霞,就用这种芋团子和生姜给村里的人治咳嗽病,效果非常不错。因为她也知道这种植物有毒,需要炮制才能用。可是有一天,它在清洗这种植物的时候,不小心跌入河流里面淹死了,而村里的人为了纪念她,就给这种植物取名“白霞”。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并且还发现它主要在夏至节气后长出来,这个时期夏天过半了,于是就改成了“半夏”。
玉米地常见的野菜
半夏这种植物,对于很多的农民朋友来说,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在很多的路边、荒地,还有庄稼地里都能见到,并且茎干独立,没有分枝,叶片是三片聚在一起,也很有特色,非常好分辨。
半夏在我国分布很广,在各地的叫法也不相同,不完全统计它的俗称至少有三四十个,比如四川地区就根据它的根茎长得像芋头,取名为麻芋头。贵州也叫它麻芋果,另外山东地方称它为老鸭芋头,另外还有三叶草、三片叶、地文、守田、地星、老鸦眼等等。
在农村里有很多植物和夏至节气有关,比较知名的就是夏枯草,它生长冬季,长在春季,而到了夏季就枯萎。另外还有夏水仙、夏至草(小益母草)、夏腊梅、常夏石竹等,当然了半夏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夏至节气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就是指夏至节气到了以后,半夏的地下球茎也就长出来了。因为这个期间夏天过半了,所以得名半夏。
曾是农村娃学费的来源
半夏这种植物,过去农村的很多庄稼地里十分常见,是一种农民讨厌的害草。但是在20年前有一段时间,它也成为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因为它能卖钱,很多的小孩子就是靠山里采挖它来卖学费。
在20多年前,农村的条件还不太好,很多的小孩子都要自己想办法去挣学费,而山里很多的植物就能卖钱,其中半夏就是其中之一。
记得当时半夏也就是一两块钱一斤,因为它个头又不大,一天顶多也就能挖十斤。并且由于半夏长大采挖的季节又是在夏季,很多人顶着烈日去挖,不仅晒得非常黝黑,有些甚至还头上、身上晒得长疮。但是没有办法,依然要去山里采挖,就是希望能够多挖一点挣学费,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
而挖过半夏的朋友们也非常清楚,这种植物虽然很像芋头,但却是有毒的,是千万不能吃的。记得有一次我不信邪,以为大人都是骗人的,就捡了一个用舌头舔了一下,发现非常的麻,从那以后再也不敢吃了。
半夏的毒性很强,并且是一种“刺激性毒性”,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古人叫它麻芋头了,真的非常麻。它的毒性主要是对眼睛、咽喉、口腔和肠胃有破坏性的刺激作用。不过虽然它有毒,但是却能入药,并且已经有超2000年的历史了,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为何现在不值钱了?
在当时很多的药店,商贩大量的收购半夏,很多人都会山里采挖。毕竟20多年前农民还没有怎么外出打工,而收入来源又很单一。半夏本来是一种害草,山里面特别多,所以许多人都会去挖。
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去挖它了,只因没有人去农村收购了。原因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取得了半夏的人工栽种技术的重大突破,到了九十年代就开始推广种植了,而到了2000年前后,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半夏了。种植面积大了,产量也上去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去农村收购野生的半夏了。但是野生的半夏质量还是要优于种植的,目前野生的一二十元一斤。
结束语
半夏是一种有很强烈毒性的植物,误食过量了也会致人死亡。市面上所见到的半夏,都是经过去毒处理的,也就是常说的“炮制”,而且从古至今对半夏的炮制方法也很多样,至少有上百种不同的方法,而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得到的半夏叫法也不同,比如姜半夏、清半夏、曲半夏等。
夏至节气到了,半夏也长出来了,但是如今在农村半夏不怎么值钱了,因为没人来收购了。各位朋友们,你们可有小时候挖过半夏的经历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