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鸭,我是佛系老司机。
最近老同学发消息问我:
我觉得出险次数的多少只是表面现象,本质是他同事对安全驾驶的漠视。
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我曾接受过中汽联(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的专业安全驾驶培训,给各位车友分享一些我的用车经验:自驾出行前应该做哪些必要的准备,重点是轮胎与刹车,以及我车里常备的安全类车品。
如果大家喜欢,后续我还会专门分享一些适合普通人的:防御性驾驶、高速驾驶、失控体验、驾驶心态等安全驾驶的相关内容,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本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欢迎收藏后阅读。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评论区补充纠正。
自驾前的准备
下面是自驾出发前的常见准备工作清单,也是本文的目录:
轮胎检查
- 轮胎侧面是否受损
- 测量胎压,根据车身铭牌重新调整最佳胎压
- 清理花纹里的石子
- 检查是否扎钉子
刹车检查
- 刹车片厚度(磨损程度)检查
- 刹车盘表面检查
- 刹车有无异响
- 紧急刹车测试,ABS是否正常,制动效果是否正常。
- 刹车油颜色检查
其他检查(正文略)
- 玻璃水加满
- 雨刮检查(最好车里再常备一幅免得被偷)
- 各类车灯是否有坏的(不检查自己真的很难发现)
- 电瓶是否可以正常启动车辆(尤其长时间停放的车辆)
- 记录仪是否正常录像(务必手动格式化存储卡并校时)
轮胎检查
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开高速都能见到在应急车道上换轮胎的?
轮胎的重要性不必多说,现在的新车、电动车,动力一个赛一个猛,更需要注意轮胎的检查和保养,因为一旦爆胎,车辆会如脱缰野马,新手很难做到正确控车,导致事故升级。
什么样的轮胎容易爆?
常见的爆胎原因之一就是轮胎胎壁受伤、鼓包,现在的新车动不动就19、20吋大轮毂,配低扁平比的运动型轮胎。殊不知操控虽然更好,但由于胎壁薄,更容易受伤,留下爆胎隐患,所以平时要更加注意检查和保养,过坑过坎时一定要减速,更不要斜上马路牙。
“防爆轮胎”不是不爆,而是爆胎后可以0胎压继续行驶一段距离,爆胎瞬间相对来说更安全,但更换轮胎的成本更高。
老轮胎则容易出现橡胶龟裂老化,爆胎风险也很高,大货爆胎基本都是因为节约成本不及时更换轮胎以及超载引起的。老司机开车前一定会绕车一圈,观察轮胎有无异常,在开长途前更要测量胎压。
现在国产的轮胎品质完全不输国外大牌,我的老车就换过朝阳轮胎,无论做工还是静音效果和舒适性。
胎压监测
如果你的车没有胎压报警功能,可以购买无线胎压监测仪,这种有精确的数字显示,比很多原车自带的胎压报警功能精准得多。一般原车自带的胎压报警功能,只是利用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通过车轮之间的转速差来判断胎压是否一致,并不能获取轮胎的真实胎压。所以,车轮打滑,甚至过个大坑,都有可能引起误报。
最佳胎压值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四个轮子的胎压要一致,但却可能不知道胎压具体多少才最合适。4S或维修店为了省事,所有车一律默认打2.5bar。其实每款车型根据底盘调教和实际装载量的不同,最佳胎压值也是不同的,具体可以在车身铭牌或说明书上找到。比如我这台大众蔚领旅行车,2人加少量行李时,舒适性最好的胎压值其实是2.0Bar,当装载量较大时,后轮则需要更大的胎压。
DIY轮胎打气
冬夏两季,胎压和橡胶硬度会受温度变化而变化,我会根据底盘震动反馈重新调整胎压,确保舒适与操控的平衡:夏天放点气,冬天打足点——热胀冷缩你懂的。
DIY调整胎压虽然是件麻烦事,但效果非常明显,而且现在的轮胎充气泵比前几年的产品好用太多:我最早用的是12V点烟器取电的传统充气泵,复杂的机械仪表读数是“宋运辉”时代的产物,螺丝口的气嘴非常难拧上和卸下,相信我,只要用一次你就能怀疑人生。
后来我改用70迈的车载充气泵,机械仪表变成了智能数控数显,而且换成了一键卡扣式气嘴,操作便利性大大提升,不过还是需要12V点烟器取电,需要发动机怠速时使用,否则会伤电瓶。不过幸好我有应急启动电源,通过EC5转接头取电。
360家也有多种车载充气泵,我更推荐其中一款便携式车载充气泵,除了易用的卡扣式气嘴、数控数显功能,还彻底摆脱了点烟器取电的限制,内置大容量锂电,足够打四个轮胎。关键是体积小到一手掌握,非常便于携带。
由于没有取电限制,所以用途更广。内置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球类四种标准气压参数预设,也适合有娃家庭给充气床垫、游泳圈充气。
它也支持在标准参数基础上进行微调并实现记忆,对我这种一年要调好几次胎压,且同时拥有多台车(汽车和自行车)的人来说非常方便。另外,这款产品还能当手电和充电宝用。
胎压监测有了,充气泵也有了,是不是就彻底安全了?看看你轮胎的花纹吧——咱是新车!花纹还很深!恭喜你,花纹越深越容易卡石子。
轮胎花纹清理
卡石子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往大了说,石子卡多了,直接影响轮胎的排水性能和刹车性能,带来安全隐患。往小了说,哒哒哒的噪音,不烦吗?
很多城市都在搞基建,马路上碎石子很多,卡石子的概率极高。我早早就买了这种轮胎专用“剔牙”神器,比我之前用车钥匙抠石子爽多了,价格也便宜。
给轮胎扣石子还有一个附加好处:我有两次轮胎扎钉子的经历,都是在我扣石子时发现的。因为扎钉子后不会马上漏很多气(慢撒气),所以无法及时察觉,这要是上了高速突然胎压报警了,你说慌不慌?
刹车系统
高速公路车速都很快,尤其节假日期间,追尾事故极易发生,其实很多都是因为司机没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刹车踩得太轻(市区里习惯了轻踩),或者没有重视检查和保养导致的。当然,因为车辆设计缺陷导致刹不住的除外。
正确的刹车方法
当年我做媒体试驾的时候,一个教练就跟我说,很多人(指我的同行)都“不会踩刹车”。
正确的刹车方法是:除了踩油门“加速”以外,其他时间,尤其是车多的时候,右脚都应该轻轻搭在刹车踏板上(靠谱的驾校教练都会教这招——备刹车,也叫预刹车),这种方法除了踩刹车的动作更快更准,还能有效避免油门当刹车的情况,绝对是新手受益无穷的好习惯。
另外,所谓急刹车就是要狠踩!踩死别松脚!踩出刹车踏板哒哒哒顶你的脚(ABS开始工作),才能实现最短的制动距离。有人可能要说:不能踩死,应该点刹!没有ABS防抱死功能的老车才需要人工点刹,现在的新车都有ABS,只要车没停稳,你就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踩住!又有人要说:我不喜欢急刹,最烦前面的车急刹!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作为司机必须学会急刹,你刹不住而追尾前车,是你全责。
上图中,第一辆小车不该急刹却急刹,第二台刹住了,第三台跟车太近反应慢了发生追尾;两台货车占用小客车道,后面那台视线被阻挡没刹住;小车人员都忽略了高速极易发生二次事故,轻易下车,还没来得及竖立警示牌就……一切发生得太快,是怪三只羊?怪运气不好?还是应该怪自己处置不当?但愿人平安。
当然,高速上与前车保持合理车距,通过刹车灯提醒后车减速或提醒后车跟得太近,是更好的防御性驾驶技巧。
“刹车踩死”说来简单,很多人(包括老司机)遇到紧急情况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踩不死。这是因为平时没有做过“紧刹训练”,没有形成深踩汽车的“肌肉记忆”,大脑无法形成条件反射。其实就算专业车手,遇到紧急情况时,大脑也是反应不过来的,而是靠平时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刹车片和刹车盘的保养
市区开车,也应该尽量避免急加急减速,不仅费油,更费刹车片!有些人喜欢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去下一个红灯排队,觉得过瘾,其实一点也不“老司机”。想释放压力,开着你的爱车下赛道,或参加赛车培训(比如专为平民爱好者设计的金卡纳比赛),那才叫真的爽,市区里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和淑女不好吗?
我上一台新奥拓8岁高龄转手时,原厂刹车片还没磨完。估计有人要喷了:8年没换刹车片?!不会是把车当摆设吧?信不信由你。12年来,我在社会道路上的急刹次数屈指可数,ABS只踩出过两次——“佛系老司机”当然是行云流水的驾驶风格,稳中求胜!另外,我家领导很会晕车,自然要给她稳稳的幸福。
自重较大的性能车,为了提高刹车性能,都会采用高性能刹车片,这种刹车片效果确实很棒,但通常质地偏软,不耐磨。如果经常激烈驾驶,刹车片可能很快就需要更换。性能车和驾驶风格激烈的车主,需要更加频繁地关注刹车片的厚度。
刹车片的厚度不太容易观察到,正规流程一般是卸轮胎直接看,其实一般买菜车把车轮向左和向右打满方向,就比较容易通过轮毂缝隙观察到刹车片的厚度了。新的刹车片厚度大约是1.5cm,当只剩0.3cm左右时就该更换了。更简单的检查方法是注意一下刹车踏板的行程变化:当刹车片厚度接近极限时,刹车踏板行程的前段制动效果会明显不足,而新的刹车片往往是轻点就有明显的制动效果。另外,如果刹车片已经达到极限,会在刹车时产生呲呲的金属摩擦声(与刹车片掺进石子不同),再不更换,就会损坏刹车盘,导致更多的金钱损失和安全隐患。后刹车片因为受力小,损耗少,所以不用频繁检查,甚至无需更换。
刹车盘正常情况是不需要更换的,但如果出现明显的凹槽(一般是刹车片未及时更换导致的)、小坑,或者即便换了刹车片也刹不住,那就得考虑更换刹车盘了。
另外,长途自驾时难免会走山路,连续长时间制动会导致刹车系统过热,刹车效果减弱,极端情况下刹车片可能会碳化甚至起火。所以遇到“长下坡”提示牌时,应尽量降低车速,靠发动机制动或动能回收来控制车速。如果发现刹车突然失灵或明显刹不住时,通过频繁轻拉手刹减速,靠边停车自然散热才是最佳方案,再热也别用水去泼轮胎,会非常伤车!
刹车油
刹车油一般使用两三年左右,就要开始关注它的油液颜色变化,如果油液由浅黄变深褐色,就该更换了。另外还可以通过专用仪器检测刹车油的含水量,高于标准值时也要更换。如果继续使用会有刹不住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更换刹车油非常麻烦,如果油液溅到刹车片上,或者刹车管路中的空气没有排干净,刹车性能都会大大降低。
△我在三线小城市的京车会做小保养,服务标准化做得还不错。
途虎养车、京东京车会、天猫养车等平台服务商,可以提供专车专用正品配件和标准化的安装服务,只需要在APP里设置好车型,系统就会自动匹配适合的配件,并将配件直接发到你指定的安装门店,无论是配件的品质还是服务的专业性,都比路边简陋的小店靠谱得多,是脱保和免费保养用光后,替代4S店的首选。
当你在这些正规的门店在做小保养时,一般他们也会帮你免费检查轮胎胎压(很可能又给你打成2.5bar,哎!)、刹车系统甚至底盘,但如果出现“小病大医”的情况,本文中提到的一些知识点也能帮你防忽悠。
总结
很多人就像开头消息里的那个人一样,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危险。我曾经做试驾编辑的时候,就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以及在赛道上失控的体验,更是亲眼见过同行的惨剧。我们也会通过专业的驾驶培训,训练应对突发情况的肌肉反应。是这些经验教训和后怕让我12年零事故,当然,肯定也有运气的成分。但理性的人,不会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寄托于运气,而是会从细节着手,用实际行动,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最后,愿好人一生平安!
我是「佛系老司机」,原汽车行业从业者。对用车、摄影、家居数码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哦!
原创不易~还望大家点个赞、收个藏、打个赏、加关注~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