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2日苹果盘中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后,8月3日苹果盘中高点、收盘价双创新高,盘中高点达208.74美元,收盘价报207.99美元,上涨0.29%,创历史收盘新高,市值达10045.76亿美元。这意味着苹果成了首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
苹果股价上涨,能够突破1万亿美元的市值,这显然与近日苹果公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季Q2)业绩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一旦发布优良的财报业绩,股价就会蹭蹭上涨,更何况苹果这家老牌的科技巨头。有趣的是,苹果产品因为利润较高,常被国内企业家们diss“没良心”。
据8月1日苹果公司公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季Q2)业绩显示,苹果公司营收532.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4.08亿美元增长17%,净利润为115.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17亿美元增长32%。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称,这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其中服务收入创新高。实际上,苹果这份成绩单创下公司史上第三财季之最。
这份业绩报告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预期,而在苹果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后,华尔街的分析师普遍认为,苹果公司的股价将继续走高,市值还将往上突破。
据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卖方分析师认为,1万亿美元市值只是苹果股价实现更大涨幅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Monness Crespi Hardt分析师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给出的苹果目标股价最高,为275美元,他认为苹果仍然是全球最被低估的股票之一。孟菲斯Gullane Capital管理合伙人特里普·米勒(Trip Miller)也认为,苹果股价还应该高很多。
苹果在市场上势不可挡的地位无人能撼动,随着秋季发布会的临近,新一代iPhone的上市还将再一次带来新想象空间。
而让国内互联网企业颇感尴尬的是,常常有意无意自诩“良心”的拼多多、小米等主打低价的企业,不管在纳斯达克还是香港上市后股价却相继陷入泥潭,小米上市前期,雷军曾发表小米看不上苹果利润率20%,盈利坚决不超过5%类似的言论。
小米股价在香港经历“过山车”, 上市当天,以16.6港元的价格“破发”开局,然后就是一路狂飙,涨了30%,如今连续下跌两个星期,马上又要回到发行价了,8月3日以17港元收盘。与此同时,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才一周,也经历了少有的跌宕起伏:IPO首日暴涨40%后,在国内媒体对“山寨假货”的质疑声中,随后5个交易日拼多多股价累计下跌约27%。
按照人性喜欢便宜这一特点而言,常被骂做“没良心”的苹果似乎并不该这么受捧。国内以上几大公司常以“有良心”自居,现实中所售卖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也很亲民,市场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反应。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以小米为首的公司,常把“性价比”挂在嘴边,也身体力行压低产品利润,为何独独苹果逆流而上,它们反而纷纷陷入困境之中呢?
乔布斯曾揭露商业定价本质
乔布斯曾说,“消费者不是爱买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欢占便宜”,这说明商品的性价比的关键并非是厂商嘴里的低价宣传,消费者是否感觉占便宜才是关键因素。所以说,无论用户买的是高端机(400美元以上,约折合人民币2669元以上);中端机(200~4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35~2669元);还是低端机(200美元以下,约合人民币1335元以下),其决定购买都会基于“性价比高”(也就是乔布斯说的占便宜)。
而主打中低端手机小米常常将“性价比”挂在嘴边更多的是一种营销策略,而这种似乎在暗示买其他品牌手机都是“吃亏”的营销方法,也造成了社交媒体上非常多的“米黑”。毕竟,消费者购买产品是基于自愿,这种营销方式虽然迎合了品牌支持者的青睐,无意中也让非品牌受众深为反感。
其实,现代商业的发达,让产品的价格层次变得非常丰富。以手机市场为例,既有定价在万元以上的8848钛金手机,也有主打定价低端的红米、魅蓝,每个产品价位都有自己的消费受众,没有人会购买自己认为“不值得”的商品。
此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者只愿意为关注度高的产品类型花费高价。化妆品市场以女性为主,因此无论价格多高的产品,都有女性愿意为之买单。根据网易考拉新近发布的《2017进口美妆趋势报告》,88%的中国女性消费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使用更高端的化妆品,并且此类诉求在学生群体中也具有很高的比例。
另据公安部发布2017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85亿人。其中男性驾驶人2.74亿人,占71.21%;女性驾驶人1.11亿名,占28.79%。可见,汽车则是男性为主的市场,男性更喜欢买更酷、更贵的车,有数据显示,2012年Model S在美国推出的时候,买家更偏向于男性,女性消费者仅占13.3%。
以上两个案例证明一个道理,人对关心的商品更愿意付出高价格,对于不关心的商品考虑的更多是低价。所以在正常的化妆品柜台上,男性化妆品的平均价格永远都低于女性化妆品。手机作为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价格因素的影响变低,这也是苹果虽然买高价,却依然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跑偏的烧钱:从换发展时间到赚吆喝
从古至今,商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做生意一定要先有本,这或许就是烧钱模式的另一种注解。创业前期进行大量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换取发展时间。只是随着烧钱模式不断的被证明可行,一些企业逐渐歪曲了烧钱的本意,将其沦为一种营销手段。
可以毫不避讳地说,近来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烧钱史。滴滴与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美团与饿了么补贴大战、摩拜和ofo之间的大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补贴大战等等烧钱大战轮番上演,堪称惨烈。以上企业都靠烧钱加速了发展,逐渐构建了各自的竞争壁垒。
以滴滴为例,虽然烧掉了几百亿,却拥有了覆盖全国的司机网络、数亿注册用户的自有流量,以及成立四年来积累的出行大数据和服务体系,这些都非竞争对手一朝一夕可以追赶上的竞争壁垒,这就是花钱换时间,若没有烧钱,滴滴断然不可能成长为现今的500-800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
然而,这些先行者的成功,让许多后来者迷失了方向。烧钱大战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为了追风智能路由器的风口,斐讯、极路由先后推出0元购的策略,为了盈利只得将用户诱导至P2P,随着P2P的全面崩盘,斐讯、极路由先后陷入倒闭风波。
而以上两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将烧钱作为营销手段,而非换取发展时间的模式。同样,小米、拼多多股市上过山车般的经历,也因为大众对他们烧钱模式的质疑。智能手机/硬件的用户忠诚度并不高,一旦你的产品让用户丧失了“兴趣点(可以是价格、性能、设计、创新等)”,用户重新换一台手机的成本并不高。而拼多多做的低价商品,由于无法在运营成本上压缩实现低价,山寨劣品的歪路在全球重视版权的形势下,其竞争优势必将每况愈下。
因此,可以简单的说,烧钱模式并没有错,从在烧钱过后留下的是什么。如果烧钱换来的竞争优势,可以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那么这种烧钱只能算是赚吆喝,并不是真正的换取发展时间。
就像京东烧掉数百亿留下一个覆盖全国的成熟物流体系,拼多多错就错在三年发展,并没有留下可以抵御外界进攻的有利武器。同样,华为每年数百亿的研发费用,如果拿出一部分用在补贴手机上,可以一时的扩充市场,但投入到麒麟芯片上,华为手机赢来的是长久的竞争优势。
而小米被业界所质疑的关键就在于此,虽然现在小米手机、米家智能产品销售很好,但这只是建立在价廉之上,如果高端产品降维打击,小米的帝国能否经历冲击还存在很多未知数。
烧钱没错但错在烧的没原则
天浩认为,通过前期烧钱投资的方式夯实企业硬实力,厚积薄发的思路并没有错,然而如果烧钱不能形成护城河,那将没有意义,不能没有原则地烧钱。烧钱策略的三大必要条件:
首先,烧钱能够构建壁垒。例如0元购路由器这样的烧钱方法,只要产品还可以用,必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但是如果烧钱只是营销的手段,并没有在商业模式、产品创新及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一旦烧钱停止,市场会瞬间被竞争对手抢夺。例如京东,通过烧钱构建了成熟的物流体系,阿里虽然一直也在补足这个短板,但菜鸟一直没有从效率上追上京东物流,这就是壁垒。
其次,外部竞争环境简单。例如滴滴烧钱,因为是新兴的出行行业,外部竞争环境简单。滴滴即占据了先发优势,又通过不断的烧钱,最终统一了市场,即使有美团这样的后来者搅局,因为占据市场绝对的优势,美团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才能够追赶。反观美团的烧钱战,因为战线拉得过长,从外卖、团购、酒店、旅行、出行等领域,复杂的外部竞争环境,让美团很难通过烧钱来占据到市场的大头,这种烧钱必然是无法持续的,只要资金稍微跟不上,已有的市场都会被对手蚕食。
最后,烧钱要具备效率。当直播风口崛起,2016年春节,映客耗资1亿在湖南、江苏卫视等电视台,优酷等视频网站、院线进行大规模投放,成为直播平台第一家投放电视媒体的品牌,整个2016年映客的总广告投入为7.05亿元,相比于早期的YY直播、虎牙、斗鱼等老牌直播平台,后起的映客直播通过烧钱策略,在当年的千播大战中迅速占据一席之地。而极路由0元购的效率就非常之低,按照中国4亿家庭,每个路由器投入成本100元计算,极路由想要占到市场一半以上,需要烧掉200亿元,效率如此之低,烧钱竞争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作为风靡数年的烧钱策略,2018年终于迎来当头一棒。不过,创业者们不要担心,此时小米、ofo、拼多多等陷入泥潭是市场看不见的手自我纠正。只要符合上面三个条件,烧钱策略照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市场降温是个好事,健康的市场才更有益中国的科技发展。
不管是乔布斯还是库克,秉承的都是工匠精神,为用户制造良好的产品体验,在这方面苹果的确令人尊敬。与之相比,国内普遍弥漫着一股浮躁之风,希望通过烧钱策略尽快上位,实现弯道超车。如今深陷泥潭的小米、拼多多等国内互联网企业,想要真正的长久发展,还得正确的看待烧钱策略,把精力放在构建竞争壁垒上,毕竟能用钱烧来的用户,同样会被钱吸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