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参加了一个商业协会的交流会,认识了一位经营KTV、酒店、足浴中心的创始人。
因为他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二哥。
大家闲聊时就聊起了二哥经营的KTV生意。
大家都知道KTV这个行业一年不如一年,加上遭受疫情的洗礼,KTV门店从2015年的12万家,下降到只剩6万家,而且倒闭潮根本停不下来。
很多人都分析其中原因,无外乎就是:年轻人习惯改变、成本高、版权限制、互联网KTV的竞争等等。但这都没有直击到痛点。
大家问二哥现在的KTV生意是盈利还是亏损呢?二哥的回答很惊人!
他说:
从2015年KTV达到顶峰前,我就开始抛售KTV 门店,2019年7月,抛售完毕,这些转让费加起来还赚了几百万。收回来的这些钱,我既没买房也没投实业,而是全都进入了金融市场,这几年下来,也差不多翻倍了。
大家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佩服他的先见之明。当前经营实体的,都在水深火热中。
他当时是基于什么判断出KTV要走下坡路的呢?
我把他的观点浓缩一下呈现出来。
第一,看别人走过的路
虽然二哥的生意,黑白两道都要通吃,但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混混,他爱看历史书。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的卡拉ok、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大行其道,发展非常迅速。
最主要的原因是:GDP增速保持两位数,甚至有些年份达到逆天的48%!
在财富不断增长的年代里,每个人不仅感觉自己很有钱,而且是越来越有钱,所以就非常舍得消费,贷款超前消费大行其道。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也跟中国人一样,热衷于买房,人人都疯了一样的贷款买,并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于是房价就不断地上涨。银行此时也毫不顾忌风险的借钱出去。
看着自己的房子越来越值钱,人们心中就有一种幻觉,觉得自己很富裕。所以消费起来绝不含糊。这个叫做财富效应!
卡拉ok是70年代刚兴起的行业,门店太少,需求太多,供不应求,只要开店都会赚钱。
于是大量的人都涌入这个行业,门店数量增长速度极快。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达到顶点。
但即便是这样,门店还是赚钱,因为大家的消费意愿没有降低。
转折点发生在90年代日本楼市崩盘,老百姓瞬间感到自己的财富大量缩水,所以减少消费。
其实房子还是那些房子,只是价格降下来了,大家就觉得自己没钱了。但仔细想想,在房价很高的时候,为啥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呢?
1995年以后,GDP增速陷入停滞状态。这非常有杀伤力,导致国民收入无法增长,然后大家就不愿意花钱消费了。于是唱卡拉ok的意愿就降到了冰点。
此时,卡拉OK门店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价格战开打。收入和利润率不断降低,门店大量倒闭。
二哥说了一句很值得细品的话:衰退的唯一理由就是繁荣!
当所有人都高唱战歌的时候,转折点就不远了。
当所有人都感觉危机就在身边的时候,再跑就来不及了。
2013年,二哥看到李嘉诚加速抛售内地房产时,就有所警觉。
这些富人不会在房价最高的时候抛售,因为他们的资产量太大,到那个时候就卖不出去了。所以他们总是早早就开始出手,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紧接着的第二步,他就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第三步则是把钱转移到海外,多元化投资其他产业,以降低资产的整体风险。
仔细看看李嘉诚做过的所有生意,都是这个套路。
当繁荣再次回头时,他又会回来抄底。
所以二哥在KTV行业最繁荣的时候,开始出售这些门店。因为一旦等到衰退,就没人接手了。
结果他还是慢了一拍,2018年以后卖出的3家门店就非常吃力,而且还亏了。
这跟现在抛售房子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第二,洞察大趋势下的行业变化
还是以日本为例,日本从90年代初开始,有两个看得见的大趋势:老龄化和分化内卷!
这造成三个结果:
- 1.老年人:人口多,收入高,但消费少;
- 2.年轻人:人数少,收入低,消费更少,进入低欲望社会。能吃饱就行,没有什么致富的想法;
- 3.社会进入“消费萎缩--经济下行--工资降低--消费更萎缩--经济更糟”的通缩死循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KTV发生了如下变化:
1.在KTV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老年人扎堆。
2.老年人既没有消费的意愿,也没有消费的能力(熬不起夜,喝不起酒),KTV的经营很惨淡。
3.为了促进老年人在KTV的消费,门店就推出餐饮服务,变着花样的赚老年人的钱。他们还通过在包间投放广告来创收。
毫不夸张地说,KTV已经变成了养老院。
年轻人去哪儿了呢?
一类年轻人单身,低欲望,压根就不想消费;连女朋友都懒得谈,更何况是出门社交呢?
另一类年轻人收入一般,在结婚、养娃、养房的压力下,根本就消费不起。
仔细对比一下,咱们国家的年轻人跟日本也越来越像了。
别说社交了,就是吃饭都不愿出门,而点外卖。
即便愿意出去社交和消费的人,看看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扣除掉房贷、车贷、生活费、养娃的费用后就没剩几个钱了,想想还是算了。
即便那些拿着高薪的人,在996的工作压力下,谁还有精力去唱K呢?
大家可以下午去KTV转转,清一色都是老年人。
为什么是老年人呢?因为他们有时间,但眼睛和颈椎都不行,不可能像年轻人这样长时间玩手游、看头条。
而KTV根本就不是靠包房赚钱的,没有人消费酒水,他们根本就活不下去。
可大家再看看最近几年的酒产量,都下降了40%!
老年人的身体喝不得,年轻人工作太忙,没时间喝!
总结起来,KTV的衰落始于老龄化和社会分化内卷!
第三,算一算成本和收益
一家40间包房的KTV,每个月有多少成本开支?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一家连锁KTV(10家店)的成本表:
人工成本:343万;
租赁成本:182万;
其他成本:26万;
总成本:552万。
平均到每家店的成本就是55万。
注意,这里还没有包括水电费、装修和设备的折旧,这些费用至少每月有 4万。
下午时段的包房费通常50元不到。即便40个都成交,也只有2000元!
一个月下来才6万元。
所以,晚上如果没人消费,铁定是要血亏的。
那么问题来了,晚上能有多少收入呢?
大家感兴趣的话,晚上可以去KTV瞧瞧。
反正疫情严控的几个月,一个鬼影都看不到。
KTV的成本还远不止这些,比如
1.现在不能用盗版了,每个月都要支出版权费;
2.团购平台上做宣传要给平台10%左右的抽成;
3.打通黑白两道也要花费不少公关费用;
4.为了拿到文化娱乐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消防验收许可证,这都是不小的花费。
这么仔细一算,还有几个人敢碰这个行业呢?
自从去年疫情爆发,这个行业能活着的,估计都是赔着老本在坚持。
可疫情似乎没有尽头!
总结
KTV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的?
第一,每个行业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兴起符合当时的趋势,它的衰落也符合现在的趋势。趋势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因人的意志而转变;煤炭如此,服装如此,外贸如此,以后的互联网也如此。
第二,行业的过度繁荣后,都会面临供应过度,需求不足。老龄化放大了供需的失衡,然后就会带来严重的分化和内卷。
第三,失衡之后,收入和支出就会迎来逆转,导致绝大多数玩家都亏损。
虽然衰退的唯一理由是繁荣,但繁荣的唯一理由也是衰退。
或许我们现在就是在用衰退孕育繁荣。
不过希望这个衰退温柔一点,可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