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氢醌乳膏多少钱一盒(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发布者:高原
导读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刘宇甄 林彤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病病因及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刘宇甄 林彤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至今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化学剥脱、激光及联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仍为首选。现概述如下。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1 局部治疗

1.1 酪氨酸酶抑制剂

1.1.1 氢醌:又称对苯二酚。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细胞中DNA及RNA的合成、加速黑素细胞的降解。氢醌作为经典的脱色剂治疗黄褐斑已近半世纪,常用浓度为2% ~ 5%的乳膏,每晚1次,5 ~ 7周显效,可维持治疗3个月至1年。Ennes等[1]在48例黄褐斑患者中进行4%氢醌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每日2次,12 周后氢醌组中38%治愈,无治疗失败者;安慰剂组仅8%治愈,无效者占17%。目前临床普遍将氢醌与其他外用药物联合,由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组成的“三联霜”是惟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含有氢醌的黄褐斑治疗药物[2]。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瘙痒、烧灼感、刺痛、接触性皮炎,并继发炎症后色素沉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浓度和时间相关。长期使用高浓度(≥ 5%)氢醌可导致外源性褐黄病、胶样粟丘疹。因此,有学者建议,局部单用氢醌药物治疗数月后或一旦皮损明显改善,宜改用其他治疗方案[3]。

1.1.2 壬二酸:通过干扰线粒体的呼吸链和DNA合成起到细胞毒及抗增殖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主要作用于高活性的黑素细胞,抑制黑素生成。外用常见浓度为15% ~ 20%的乳膏,每天2次,1 ~ 2个月后起效,但需持续应用数月,最长可至8个月。新发皮损疗效好,表皮型较混合型者起效快。对氢醌耐受性差者,可用壬二酸治疗[4]。研究显示,20%壬二酸软膏联合0.05%或0.1%维A酸疗效优于单用壬二酸治疗[5]。另有研究报道,20%壬二酸软膏和0.1%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化学剥脱剂治疗难治型黄褐斑安全有效[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红斑、脱屑、瘙痒或烧灼感。

1.1.3 熊果苷:是氢醌的β-D葡萄糖苷衍生物,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小体成熟[4]。Han等[7]对5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2%熊果苷凝胶面膜和安慰剂的双盲对照研究,每天1次,8周后试验组的皮损明显消退且无不良反应。

1.1.4 甘草萃取物:主要成分为甘草黄酮、甘草苷。前者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抗炎作用[3]。市面上甘草黄酮应用浓度为10% ~40%。目前国内外仍缺乏此药疗效的可靠试验数据。

1.1.5 曲酸:通过螯合铜离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6,从而抑制黑素合成[8]。外用浓度为1% ~ 2%的凝胶,每日2次,共2个月。2%氢醌乳膏联合2%曲酸乳膏外用治疗黄褐斑,每晚1次,2个月后皮损可获得改善[9]。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此药是一种光敏剂,治疗期间需同时采用防晒措施。

1.2 抑制黑素小体转运:黄豆萃取物: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仅表达于角质形成细胞膜上,介导摄取黑素小体的功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黄豆中化合物之一,主要由黄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owman?鄄Brick蛋白酶抑制剂所构成。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蛋白酶活化受体-2,使色素消退[10]。外用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可获得明显改善[11],但在针对黄褐斑治疗方面,目前尚缺乏可靠的临床对照试验。

1.3 加速表皮更新:维A酸: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转录干扰黑素合成,缩短表皮更替时间,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脱落。在与其他药物联合时,可促进后者的渗透,提高疗效。临床应用浓度为0.05% ~ 0.1%,治疗黄褐斑一般用药24周左右见效[4]。

Griffiths等[12]在38例女性患者中进行40周0.1%维A酸乳膏和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19例中有13例(68%)获得临床改善,对照组则为1/19(5%)。另有研究发现,0.1%阿达帕林疗效同0.05%维A酸,但前者耐受性更好[5]。由于存在红斑、脱屑、炎症后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及治疗时间较长,目前不推荐单用维A酸治疗,主要仍应用三联霜[4]。

1.4 抗氧化剂:维生素C通过螯合铜离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多巴醌的氧化,预防自由基的产生,还可使被氧化的黑素减少。同时具有预防紫外线诱导产生自由基对皮肤造成损伤的作用,因可被保存于表皮中,因此,较防晒乳膏的光防护作用强[3]。一项临床试验发现,5%左旋维生素C乳膏比4%氢醌乳膏的刺激性小,对氢醌耐受性差者,维生素C被推荐作为辅助治疗方案[13]。缺点是易被氧化,存在高度不稳定性。离子导入左旋维生素C,可促进皮肤吸收,并可控制给药剂量,较化学剥脱的安全性更高。

1.5 三联霜(4%氢醌 + 0.01%氟轻松 + 0.05%维A酸):用维A酸避免氢醌氧化,增加后者渗透性;糖皮质激素降低氢醌、维A酸的刺激性,并通过减少细胞代谢,抑制黑素生成[4]。一项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将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与任2种药物组合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三联霜组中有77%达到治愈或显效,而两药联合组为46.8%[14]。随后的多项临床研究均支持此配方的疗效,使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成为目前治疗黄褐斑的一线治疗方案[4]。另有研究发现,8周疗程的三联霜疗效较单用4%氢醌,皮损改善更明显[15]。Grimes等[16]发现,经过12周三联霜治疗后皮损明显减退者,在应用防晒乳膏的前提下,每周应用3次三联霜或每天使用含更低浓度的氢醌或脱色剂较为合适。建议在黄褐斑慢性病程中,将降低药物浓度或使用频率作为维持治疗方案以预防复发。随后Arellano等[17]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研究中表明,中重度黄褐斑患者经过8周三联霜治疗后,皮损痊愈或达轻度者(GSS ≤ 1),经每周2次或每月逐渐减量的6个月三联霜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期间前者有53.8%,后者有53.0%未复发。复发率与研究起始的皮损严重程度相关而每周2次的维持治疗在重度患者中疗效较佳。防晒乳膏的使用有助于控制皮损严重程度且与皮损清除率相关。因此,建议采用防晒措施的同时,在诊断之初即选择合适的维持治疗方案。刺激性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此外,因配方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可能继发皮肤萎缩、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不建议每周2次、 > 6个月的长期应用[2]。

1.6 其他:

1.6.1 绿茶萃取物:主要由具有抗氧化、抗炎及抗癌作用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等多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EGCG是重要的活性成分[18]。其抗氧化的作用较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强[19],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调控黑素生成之能力。体内研究显示,外用绿茶萃取物可避免紫外线造成的DNA和朗格汉斯细胞损伤,与防晒乳膏同时使用具有协同作用[18]。由于稳定性及渗透性等因素,使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使用受到局限[20]。

1.6.2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siRNA乳膏:作为黑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信号分子,在黑素细胞分化、发育、功能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作为Rab27A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调控黑素小体的转运过程。MITF-siRNA可抑制MITF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其下游的酪氨酸酶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基因等的表达,调控酪氨酸酶转录及成熟过程,最终使黑素生成减少[21]。Yi等[22]采用含有0.005% MITF-siRNA乳膏治疗黄褐斑,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2 系统治疗

2.1 抗氧化剂:维生素C、E,原花青素等是常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E可保护皮肤,抵御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黑素生成。此外,维生素C可减少黑素,预防黑素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被氧化。原花青素存在于苹果、肉桂皮、野樱莓、咖啡豆、葡萄籽及沿海松树皮中,从法国松树皮中提炼出的萃取物又名碧萝芷(pycnogenol),主要包含酚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原花青素)成分。通过清除自由基及下调核转录因子κB介导的信号通路,具有较维生素C、E更强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并与浓度相关。每日碧萝芷75 mg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安全剂量[23];口服富含原花青素的葡萄籽萃取物对黄褐斑也具有一定疗效。

一项多中心、双盲研究显示,维生素C、E联用较单用维生素C临床改善明显[24]。Handog等[25]在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中利用原花青素联合维生素A、C、E治疗60 例菲律宾女性黄褐斑患者,试验组药物成分为原花青素24 mg,β胡萝卜素6 mg,维生素C 60 mg,维生素E 15 IU,每日2次,疗程8周,结果显示,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MASI)及黑素测试评估均显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尚缺乏长期随访资料。

2.2 氨甲环酸(tranexamic):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该药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结合角质形成细胞,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合成。口服及局部外用氨甲环酸,组织学可见表皮中的黑素减少,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发现治疗后皮损的黑素指数降低,非皮损处则相反,该药可能对皮损及非皮损部位的作用不同[26]。Wu等[27]给予74例黄褐斑女性患者口服氨甲环酸,每次250 mg,每日2次, 结果61例(82.4%)治疗1个月后皮损减少,70例治疗2个月后(94.6%)减少,该剂量仅为抗纤溶治疗的1/6。疗后随访6个月,有7例(9.5%)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再次接受该药治疗,仍可获得改善。口服氨甲环酸安全有效,但在长期应用及控制复发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治疗期间有5.4%患者出现恶心、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可餐后服用,8.1%患者发生月经过少,停药可消失。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在黄褐斑中大多取得较好的疗效,建议联合用药并利用三联霜控制复发,植物萃取物如大豆、甘草、绿茶萃取物等虽然在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获得满意疗效,但在黄褐斑治疗方面尚缺乏足够证据。随着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的出现,可能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14.01.003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40(1):5-8

原创内容(部分图片来自《现代皮肤性病彩色图谱》),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