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歌剧院声学测试模型。蒋迪雯摄
在日新月异的上海文化地图上,一个个新剧场正在次第呈现。
黄浦江东岸的1962时尚艺术中心由老船厂改造而成,本月开始陆续上演先锋戏剧。而在西岸,“上海梦中心”5个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剧场正拔地而起,一个百老汇式的剧场群将在明年投入使用。此外,上音歌剧院、宝山长滩音乐厅、人文松江活动中心、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和上海大歌剧院等全新的演出场所,也在加紧建设之中。
去年底发布的上海“文创50条”明确表示上海将打造“亚洲演艺之都”。这些新剧场的蓝图,无疑印证了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决心。但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仍有不少问题待解:上海究竟需要多少剧场?又需要怎样的剧场?建起的一座座新剧场怎样去撬动更大的文化演出市场?
告别“晚上演出、白天关门”
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体现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和文明的进步。一些著名剧场不仅是各个国家文化形象的代表,也极大地推动着区域文化艺术的发展。
据上海市文广局披露的数据,目前上海经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的剧场达149个,数量仅次于北京。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的演艺市场规模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做大演艺市场的一个前提,正是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硬件基础。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说,东京一年有4万场次演出,上海只有1.6万余场次。纽约仅百老汇一年的观众数量就有1200多万人次,上海只有八九百万人次。从演艺规模看,上海同纽约、伦敦、东京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是不是先设立一个小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上海市民每年人均看一场演出?”
林宏鸣认为,建新剧场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如果说美琪大戏院、天蟾逸夫舞台是属于昨天的剧院,文化广场、上交音乐厅是属于今天的剧院,上海有条件有能力为中国、为世界建造“属于明天的剧院”。“明天的剧院”要改变现今大部分剧场“晚上演出、白天关门”的单一功能模式,成为一个功能复合的建筑——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厅,兼具艺术博物馆、专业视听室、主创工作室、艺术课堂、艺术书店、餐厅、咖啡厅等功能,“人们来到这里欣赏艺术、学习艺术、进行社交,真正成为艺术的殿堂、文化的课堂、精神的食堂。”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也指出剧场功能拓展的重要性。2018年,文化广场全新的“We剧场”揭开面纱,空间包含一个微剧场、一个多功能厅、小白咖啡室和三个排练厅,将成为集合戏剧展演、艺术活动、阅读分享、摄影展示、咖啡茶饮、文创小物等生活美学元素的剧场新空间。依托于新的空间,戏剧、音乐、艺术和生活将得到更好的连接。“在三小时的看戏时间之外,未来剧场应当打开大门,面向不同的人群开展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一个可以停留的、有思想的空间,给人们更多爱上剧场的理由。”
灵活经营,小剧场有大作为
要建设亚洲演艺中心,剧场的数量很重要,布局和层次也很重要。
去年12月颁布的上海文创“50条”提出,上海将重点支持八个演艺集聚区建设,其中既包括位于市中心的演艺集聚区,也包括以奉贤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青浦虹桥百老汇剧场群等郊区布局,更均衡合理地分配资源,满足郊区民众的文化需求。
同时,剧场的建设也不再一味求大。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剧场的涌现,区域剧场布局将形成更合理的梯形结构。
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就由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大型演出设施和黄浦剧场、长江剧场等中小剧场共同构成。黄浦剧场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金城大戏院,有1700个座位,2016年经过改造,变成了有一个500多座的中型剧场和一个“黑匣子”小剧场。目前正在进行改造的长江剧场,也将以“小而美”的面貌与观众见面。
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说,长江剧场在改造过程中定位为“戏曲的前沿创新实践剧场”,这是近年来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带来的灵感。改造后的长江剧场,有一个红匣子、一个黑匣子两个表演空间。红匣子剧场有一个舞台和一个观众席,最多可以容纳220位观众。观众席没有固定座位,灵活多变,甚至可以实现围坐在八仙桌周围,边看戏边享用茶点的传统看戏模式。红匣子剧场的舞台方方正正,可以转身一变成为一个黑匣子剧场,最多可以容纳150位观众。12块地板中有11块可以升降,让舞台可以发生不同的组合变化,适合不同的演出需求。配合红匣子和黑匣子剧场开放多变的环境,长江剧院还安装了全息声音响,并采用了透声投影技术、电子声道技术等先进的舞台技术。
无论在纽约、伦敦还是首尔,大剧场之外,都有各式各样的中小剧场,甚至是只能容纳十几个观众的地下室剧场,但在这些剧场中却活跃着不少业余剧团,许多创意和惊喜在这里诞生。夏天明白,中小剧场的重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孵化新作,有了更多运营良好的中小剧场,才能促进艺术的创新和演出生态的多样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剧场正在商业综合体中被开辟出来,比如美罗城的“上剧场”、1933老场坊的“1933微剧场”以及目前正在试运营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1862时尚艺术中心是一座可以容纳800人的中型剧场,是黄浦江畔“船厂1862”商业艺术综合体的一部分。因为小剧场经营的灵活性,这里将有先锋戏剧、时尚发布会等多元的活动举行。它将提升滨江金融城的文化吸引力,为商圈引来人流。
为了拓展文化空间,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共赢,上海支持社会资本利用商场、厂房、仓储用房、文化遗址等存量设施发展演艺产业,鼓励演艺资源走进商业综合体,以体验式、欣赏式、普及式形态,浸润商场的文化氛围。这将成为中小剧场的发展契机。
如何让“设施”成为“品牌”
上海乐迷朱允充记得,1993年,指挥家沃尔夫冈·萨瓦利希率费城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时,整个上海还找不到一个适合交响乐演出的场地。那场演出最终只能在万体馆举行,体育馆的声学环境加上不得不使用的扩音喇叭,让演出音效大打折扣。
如今,上海有了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在过去十几年迎来了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等世界一流的乐团。不仅仅是古典音乐,上海还拥有专注于音乐剧的上海文化广场、专注于舞蹈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未来还将拥有两个专业的歌剧院,迎来世界一流的歌剧表演团体。
上海有那么多综合性的剧场和音乐厅也都在进行歌剧演出,为什么一定要有专业的歌剧院呢?首先,一座高规格的歌剧院,需要达到一流的声学标准。除了隔振降噪,还要满足歌剧的混响标准,让观众在任何位置都能获得良好的听觉享受。正在建造中的上音歌剧院,请了来自法国的声音设计团队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因为歌剧和交响乐的混响标准不同,甚至法国歌剧和意大利歌剧需要的混响标准也不同,因此设计团队的方案是以可移动天花板和矿棉吸音板,改变歌剧院内部容积,以适应不同演出形式,呈现最佳混响效果。在建造之前,上音歌剧院完成了严苛的声学测试,除了计算机模拟测试之外,还耗费半年时间制作了1:10的剧院模型,进行了连续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测试,搜集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确保达到高标准。
一座高规格的专业歌剧院,首先要能够给观众带来一流的歌剧享受。其次,更要整合艺术资源、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专业创作、拓展更多观众。林宏鸣说:“一座剧场运营管理好不好,都离不开‘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这八个字。所以每个剧场都要找到其立足现实、行至长远的特色,这种差异化不仅是演艺市场良性竞争的必然,也是上海演艺丰富多彩的展现。”
至于还在酝酿设计方案的上海大歌剧院,建成后是否能像悉尼歌剧院那样,成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往的文化地标?或者成为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这样的世界歌剧高地?同样值得期待。
当一座剧场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它将成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当然,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不仅仅是剧场硬件说了算,更重要的是运营管理上的挑战。如何保证剧场建成后可以有一流歌剧持续上演?如何促进原创歌剧的发展?如何提升观众的艺术素养?在剧场还未建成之前,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