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海芭蕾舞团红色经典《白毛女》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演出开始前15分钟,1800座的礼堂就已座无虚席。当熟悉的音乐响起,身着红衫、脚踩红舞鞋的喜儿一亮相,就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部首演于1965年“上海之春”的原创芭蕾舞剧,传承半个世纪,魅力依旧不减。最后一幕,当正义等到伸张,亲人再相见,全场打起了响亮的节拍。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动情的演绎征服了中央党校的学员们。直到谢完幕,观众还久久不愿离开。他们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成为一次艺术的享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去年11月,上海芭蕾舞团豪华版《天鹅湖》在中央党校的演出,让观众感叹“美不胜收”。不到半年的时间,《白毛女》又受邀进京,再次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一西一中两部经典,彰显了海派芭蕾的品质和风格。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白毛女》凝聚了上海芭蕾舞团几代艺术家的心血。传承红色经典,也是传承一种艺术的初心。上海芭蕾舞团将继续挖掘红色宝藏,讲好中国故事。”
让每个舞步眼神都经得起推敲
辛丽丽25岁的时候,成为了第二代“喜儿”。她说,《白毛女》很难。首先难在技巧上,这部原创作品丝毫不比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容易。各种高难度的旋转和跳跃,每次跳下来都是一身汗。其次,难在角色的塑造。辛丽丽曾经一人承担“喜儿”和“白毛女”的双重戏份。“喜儿是花旦,第一幕一亮相,你必须抓住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都要自己拿着镜子反复揣摩。而白毛女是青衣,她的自我保护意识、她不懈斗争的精神,都要通过动作传递给观众,呈现人物命运的转变。”
如今在台上扮演“喜儿”和“白毛女”的是上海芭蕾舞团年轻演员李晨晨和周嘉雯。李晨晨已经跳了五年“喜儿”,从最初根据前辈表演的视频模仿,到如今渐渐对这个角色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每一次表演都会有观众看哭,观众的感动让我更能体会这部作品的力量,刺激我更好地去塑造这个角色。”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吴虎生十年前开始扮演“大春”这个角色。跳惯了西方芭蕾里高大英俊的“王子”,转而去跳“大春”这个中国农民,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白毛女》中,大春要展示不少“把子功”,刀枪棍棒都要耍得漂亮。吴虎生一开始功底不足,在舞台上还受过伤,后来终于通过不断练习得以克服。在剧中,吴虎生演出了“大春”从一个单纯的少年到一个八路军连长的蜕变。精巧的戏剧结构、丰沛的人物感情,让他每次演完都觉得“很过瘾”。十年来,他伴随着“大春”这个角色不断成长。他说,只有让每个舞步、每个眼神都经得起推敲,角色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
更好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1965年至今,《白毛女》已经演了2000余场。经过上芭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它至今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朝鲜、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白毛女》 以其历史的真实和情感的浪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它的每一次上演,都能带领老观众回首往昔,给年轻观众讲述一段不能被忘记的历史。
辛丽丽明白,传承《白毛女》,一方面是将这部红色经典演下去,另一方面更要传承一种创新精神。《白毛女》在中国芭蕾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西方芭蕾的基础上,《白毛女》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中国元素。因为《白毛女》,芭蕾这个西方艺术的舶来品,首次被用来讲述中国故事,注入中国灵魂。“《白毛女》是集体的杰作,无论是剧情、音乐、舞段,还是舞美和灯光,每个细节都是精雕细琢的,正是这种艺术创新的探索精神和工匠精神,让这部作品得以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辛丽丽说。
目前,上海芭蕾舞团正在创排一部新的红色题材芭蕾舞剧 《闪闪的红星》,计划今年10月首演。辛丽丽说,以芭蕾的艺术形式演绎《闪闪的红星》尚数首次,舞台上将呈现记忆中的人物和经典的片段,传递坚定的信念和情怀。同时,这部作品将在艺术表达上大胆创新,打造属于新一代人的红色经典。
吴虎生希望,未来能参与到更多原创作品的创排之中。“对我来说,跳古典芭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可以更好地用世界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虽然创新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这是落在我们这一代芭蕾舞演员身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