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目前还是以外资品牌为主,自主汽车品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虽然涌现了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一些不错的汽车公司,但是无论是在品牌,还是技术上,都不如外资。特别是日系车,在国内依旧是老大。
中国轿车工业起步比较晚,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慢慢有自主品牌的兴起。但是在微车领域,国内还是起步比较早,在8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不少汽车公司,比如皮卡车之王长城,微车之王五菱宏光。但经过几十年的优胜劣汰,能活下来并很好的发展的并不多。今天要讲的这家车企,叫哈飞汽车,是曾经的“微车之王”。如今已沦落到了代工厂,品牌几乎消亡。
最新的消息,哈飞汽车正在挂牌转让38%的股权,这不是哈飞第一次卖身,已深陷困境的哈飞,不知道还有谁愿意接收这个“不良资产”。截止9月30日,哈飞负债77.1亿元,而资产只有9535万元,负债已经超过资产的80倍。
成立38年的哈飞汽车,沦落到今日的地步,实在令人唏嘘。曾经一度辉煌,为何会走到今日的境地,哈飞汽车到底发生了什么?
曾经占20%的微车市场份额,一年销量20多万辆
说起哈飞汽车,现在90后以后的年轻人几乎不认识了,但这是一家历史比吉利、长城早很多年的老牌企业。哈飞汽车诞生于1980年,在黑龙江哈尔滨,是国有大型企业。其前身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以发展军用飞机为主。后为响应国家的“军转民”口号,在此背景下哈飞汽车应运而生。
哈飞汽车曾经辉煌过,从1980年生产的第一部松花江微型车,形成了轿车、微型客车、厢式货车、单排座及双排座微型货车共计六大系列130多个品种,被称为“微车王”,1995年,哈飞汽车旗下“松花江”品牌销量位列全国微型车销量前三,占微型车总销量的20%。
到2009年之前,哈飞汽车的年销量一度稳定在20万辆以上,但此后销量急转直下,被五菱宏光等对手挤压市场。2015年,长安集团收购哈飞汽车轿车生产基地,哈飞更是成为了长安的汽车代工厂,惨不忍睹。
沦为长安汽车的代工厂,销量降至9辆
从2009年的22.05万辆巅峰,哈飞销量直线下滑,到2013年仅售出了2.14万辆,这几年销量下滑,一是错失轿车市场,二是在微车市场中,哈飞的地位也渐渐被后来居上的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赶超,踏错发展节拍的哈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15年,长安汽车集团入主,更是让哈飞陷入了停滞的困境,当年生产汽车15243辆,但大部分以为长安代工生产为主,哈飞轿车销量仅为9辆。到2017年,哈飞汽车的销量数字均为空白。
长安收购,并不是带来了技术、大量的资金,只是把哈飞当做了一个代工厂。于是,裁员、维权、停止研发、削减成本等风波不断,哈飞更是一蹶不振,接连亏损。
有着38年历史的哈飞汽车,就这样陨落不免令人惋惜,如今已经资不抵债,只能通过不断的变卖来挽救亏损。一代“微车之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或将失去汽车生产资质,民族汽车倒下一个个
2018年9月,快被汽车界忘掉的哈飞汽车,登上了工信部特别公示的“僵尸车企”名单,这意味着,哈飞已经进入为期两年的退市倒计时。
如果哈飞汽车还是不能正常维持生产运营,那将失去汽车生产资质,这意味着哈飞不能再生产汽车。其实,在今年4月份,相关部门已经将两年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这其中就包括沈阳五洲龙、哈飞汽车、江苏卡威汽车等多家车企。
实际上,这并不是民族汽车第一个出现这种情况的。一度是国民神车的夏利,也陷入破产境地。还有北汽银翔,比速汽车等等。
在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初起步、基础薄弱时,通过对国外先进车企的学习,有助于快速积累经验,满足市场需求,但若耽于“二手创新”,最终只能固步自封,在凭产品力和成熟技术说话的车市中被淘汰。这就是哈飞的结局。
如今,仍有少部分车企,尚未摆脱对海外品牌的依赖,抄袭、山寨“蔚然成风”……
这样的企业,在如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被淘汰也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