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科学”号3月23日电通讯:“科学”号上年轻的“心脏”年轻的人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作为中国新一代海洋综合考察船,正在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考航次任务的“科学”号,拥有一颗年轻而强劲的心。船上维护这颗“心脏”的轮机部船员也很年轻,平均年龄仅30岁出头。
走进“科学”号机舱,满眼的仪器设备密集整齐地排列着,粗大的管道在空中纵横交错,正在运行的机器发出巨大轰鸣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令人真切感受到船舶的“体温”和正在跳动的“心脏”;宽敞明亮的机舱集控室却很安静,四周淡绿色的配电板上,密密麻麻地安装了各类按钮,这里是机舱设备的控制中心。
据“科学”号轮机长靳宪芳介绍,“科学”号打破了常规船舶设计理念,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推进电机不在船上,而是在水下,与螺旋桨形成一体,直接驱动舱体前端的螺旋桨旋转,省去了船舵,能量转换效率很高。船上共配有4台主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逾8000千瓦,可为船舶的推进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消防压载系统、绞车和实验装备等提供充足的电力。
“科学”号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主机遥控系统、机舱监测报警系统、阀门遥控系统和船舶综合管理平台等方面均实现了自动化。船上还安装了动力定位系统,能够在1.5节流、5级至6级风的海况下,实现1米内精确定位。
船舶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维护保养水平和细节要求越高。去年年底,“科学”号也是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轮机部值班人员突然发现船上的艏侧推出现了报警信号,靳宪芳带着两个电机员和机工长赶紧检修,几经查找才发现是接线盒内一处接头的松动。
“船在正常航行中,艏侧推一般不启用,可是船的颠簸也会影响它的‘身体健康’,它也会‘生病’,甚至罢工,”靳宪芳说,“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各类传感器,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留在机器上,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着这些机器。”
就像人体的心脏一刻不能停止跳动,船在大海中航行,所有的机器设备都不能出故障。“我们轮机部的人都很胆小,哪怕机器有蛛丝马迹的不对劲,都放心不下,一定要查个究竟;我们轮机部的人也很胆大,哪怕再危险的故障,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一定要把它修好。”靳宪芳说。
近年来,“科学”号上的轮机部船员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业务技能。31岁的大管轮吴征曾在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一号”上工作过5年。“科学一号”在海洋所服役36年,是中国海洋科考的一艘“功勋船”,已于2015年5月退役。
“从‘科学一号’来到‘科学’号,我深刻地体会到我国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心里很是高兴自豪,”吴征说,“但各种新的仪器设备检修维护,对我们轮机人员也是不小的考验,我们要向船上的科学家学习,努力成为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轮机团队。”
常年工作在不见天日的船舱、天天与冰冷的机器打交道,生活难免单调乏味。30岁的二管轮郭凯成说:“我们要用技术生存,用艺术生活。机器充满节律的轰鸣,是机舱里最好的音符。每天看着窗明几净、温暖舒适的船舶,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欢快地‘奔跑’,是轮机人心里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