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及客户身份数据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措施》,规范了财务机关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存储行为。
其中《办法》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个人存入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需要注册来源,其中包括5万以上的登记源。投资理财以及贵金属买卖等金融活动达到标准的也需要登记。
《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注册客户身份的基本信息,保留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从新规来看后期存款达到5万元以上的需要做完两件事一是要做好自身的尽职调查,也就是看论证资金来源是否与本人的收入情况匹配与合理。二是要登记资金来源。即要告知银行这个钱是哪个途径来的,是工资、投资收益、借款等,银行了解后要及时做好登记工作。
实施新规很明显是为了打击洗钱犯罪行为,在多种多样的洗钱手法中,随着大数据的监管从严,现金洗钱无疑是扮演了很重要的手段,一直都是监管的短板或难点。社会上有部分人员通过违法或灰色收入获得了大量的财物,比如偷税漏税、贪污受贿、境外赌博甚至贩卖毒品等,这些资金如果被发现会被当作赃款没收。最近火爆的洗米华做的就是做了这类事项。
小编觉得新规的重点在于单笔现金存取业务:
1. 单笔业务。只需核查单笔存款业务,是否分批次4.9万或以下的的存款可以绕开新规的监管。
2.现金存取。新规只关注了现金存取业务,明显通过转账超过5万元的资金将会自动纳入银行的反洗钱监控系统,后台会自动监控客户日常交易行为,如果交易额度较大,达到央行规定后将进行上报查验。那么通过网络转账的将不受此新规影响。
对于新规的合理性:
1.三个联合发文的部门,是否有权授权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核查用户的资金来源或客户的基本信息,是否牵扯到客户的隐私。银行作为商业机构,应该是无权干涉客户的存取款业务,但是反洗钱中心可以介入干涉。
2. 由于保护客户财产安全,增加了对客户的尽职调查及资金来源查证环节,会导致存、汇款程序冗余,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会增加实操性,比如客户说这笔钱是借来的,是否还要提供借款合同或欠条?如果是投资收益是否需要相关金融机构的流水证明。。。。
展开考虑,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数字人民币,当大面积普及的时候,每一笔数字资金的走向都将十分透明,关键流转了多少个环节,对于于违法或灰色收入来说将无所遁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