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上海人的精细化潜质 若用在城市管理上会怎样

发布者:丁原远
导读原标题:一只大闸蟹,上海人可以从北京吃到上海!这份精致用在城市管理上会是啥样“上海人骨子里就有精细化的潜质,一只大闸蟹可以从北京吃到上海,还有一条蟹腿没吃完。”“上海客观空间不太大,所以在有限空间里,人们会有意识地把一样东西做到极致。”在3月10日上午举行的徐汇区“汇讲坛”上,4位来自建筑设计、品牌研究、社会治理、城管执法等领域的嘉宾围绕“上海品牌重新擦亮,城市的精细化从哪里起步”,从不同角度讲述

  原标题:一只大闸蟹,上海人可以从北京吃到上海!这份精致用在城市管理上会是啥样

  “上海人骨子里就有精细化的潜质,一只大闸蟹可以从北京吃到上海,还有一条蟹腿没吃完。”“上海客观空间不太大,所以在有限空间里,人们会有意识地把一样东西做到极致。”

  在3月10日上午举行的徐汇区“汇讲坛”上,4位来自建筑设计、品牌研究、社会治理、城管执法等领域的嘉宾围绕“上海品牌重新擦亮,城市的精细化从哪里起步”,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上海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挑战。

  与会专家认为,当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精细化服务将为消费者带去更优质的体验。而拥有精细化管理的城市,则将成为全球城市中“品质”的代表。

  “发光房子”背后的纠结

  位于衡山路天平路路口的衡山坊,是近年来上海备受瞩目的老城区商业改造项目之一。每到夜晚,衡山坊中心区域一座“会发光的房子”常常令过往行人停下脚步,或拍照或驻足欣赏,无形中吸引了不少人气。

  衡山坊8号。来源: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座发光建筑位于衡山路890弄8号,是衡山坊历史街区改造的一部分,2014年正式完成外立面改造并向公众开放。建筑的改造由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它的联合创始人庄慎是同济大学建筑“八骏”之一,也是“发光房子”的主设计师。他介绍,让房子在夜晚“发光”的理念正是来自衡山坊所处的徐家汇商圈。设计师最初的构想,是在这个既有海派文化底蕴又有浓厚商业氛围的环境中,打造一座白天严谨内敛、夜晚绚烂缤纷的建筑。

  要让建筑的光芒发散得有品质,而非以往各大商圈里千篇一律的灯光秀,设计师决定将光源隐没入建筑内部,营造出白天宛若真砖,夜晚却能透出光芒的奇妙效果。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细微变化,使设计团队为选材焦虑了近两个月。最后,历经千挑万选,设计师们终于在一种复合材料中找到了最佳效果。这种由拓彩岩石板、导光亚克力板和点状LED光源、匀光膜以及不锈钢外壳由里到外、层层组合而成的“发光砖”,不仅在白天能完美“隐身”于建筑外立面的青砖中,夜晚发出的灯光既璀璨却不过于夺目。配合被改建成高低错落形态的门窗,整座建筑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昼夜之间一静一动的变幻,也让一座商业建筑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

  “发光砖”白天“发光”前(上)与夜晚发光后(下),中图为“发光砖”内部结构。来源: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城市精细化一定会涉及到各种各样建筑的内部,这有可能是未来最大的‘战场’。”庄慎表示,以往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大多关注大体量建筑,但随着城市迈入精细化管理时代,“局部设计”的巧思将变得愈发重要。而物理空间改造并非建筑师一家之事,需要政府多部门横向打通进行协商,将空间尽可能呈现至使用者最满意的状态。

  大数据应用不可小觑

  “精细化”的概念最早来自企业管理,描述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系统的工作理念和实践,中心理念是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行动,并将创造价值的所有步骤连接起来。为何一项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如今会成为城市管理中如此重要的引导?

  “人们对精细化的意识、需求和技术的发展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现在正是精细化管理登上舞台的时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著名品牌学专家余明阳有“中国十大策划人”之称,在他看来,大数据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恰恰证明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以旅游景区为例,城市管理部门对人流的预估是否到位,维护秩序的安保和警力是否配备充足,景区信息有无精准传递给广大游人,通过百度搜索就能知晓。“如果在短时间内,某一景区、某一活动的搜索量比平时增长数百倍,说明很多想去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相关部门的信息传播力度明显不足。”

  此外,消费升级、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也为城市管理带来新思考。余明阳指出,传统城市综合体的购物、餐饮、娱乐业态配比一般为7:2:1,购物无疑是主力。而如今,随机走进一家人气较旺的大型商业体,餐饮业占比几乎都达到了30%,三大业态的配比大多是5:3:2,甚至4:4:2,不仅餐饮占比上升,娱乐等体验消费的占比也稳步提升。

  2018年2月,长宁龙之梦中庭高高悬挂着各类新开业餐饮商户的广告。舒抒摄

  “人们的消费数据告诉商家,单纯的购物需求会被电商取代,体验消费却不会被互联网取代。”余明阳指出,主打服务的海底捞常年爆满,功夫茶、品蟹等费时费力的消费行为却越来越受到青睐,都源自“精细”服务带来的精细化体验。“大部分酒吧卖啤酒都把冰啤装进常温杯,但好的商家却知道杯子也要冷藏后再使用,因为8℃的啤酒口感最好,价格卖得再高也有顾客买账,精细化就在这点滴体验中。”

  城市管理精细,温度自然舒心

  在上海中心城区中,徐汇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其地域特性的“全覆盖”。既有千年龙华古寺、500年历史的徐家汇源这样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标,也聚集了15家市级机关、121家国家级和市级科研机构、18所高等院校和上海1/4的三甲医院,更有徐家汇商圈、衡复历史风貌区、漕河泾开发区、徐汇滨江、华泾镇这样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与此同时,摩登海派的徐汇北部与宛如开发区新城的徐汇南部形成了显著反差,加上东侧的徐汇滨江又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开发体量最大的地块,三套截然不同的城市管理思路如何浓缩在一个城区,成为摆在徐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张敏和同事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6年,位于徐汇天平街道的永康路酒吧街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源头则来自当地居民和酒吧业主、顾客持续多时的矛盾,夜晚的噪音、光污染令居民不堪其扰,但不足300米的“酒吧街”却已经不知不觉有了国际知名度,变成了一张稍显另类的上海“名片”。如何平衡居民的诉求和业主、顾客、游人的利益?张敏和同事根据多年执法管理经验,明白单刀直入地“拆”或“取缔”并非最好选择。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降温”。

  永康路街区鸟瞰。摄影:石磊

  “人行道不摆放桌椅,夜晚10点后不能在户外公放音乐,没有酒类销售资质的店铺逐一查处,总之先让马路降温,也让矛盾降温。”正是有了“降温”准备,永康路在半年之内基本完成了业态调整,留下了部分证照齐全的酒吧,也催生出更多的咖啡馆、面包店和新的“网红”商户。虽然消费主力换了一类人群,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马路的人气却找到了平衡,这令张敏和同事感到欣慰。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授何海兵认为,上海的城市管理演进至今,如今必须处理好的是三对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技术化和人性化,如去年上海正式推广的地铁延时运营,就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协同让城市运营更加顺畅,也让夜晚的上海更有温度。

  其次是差别化和系统化,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和垃圾清运的两网协同,就非常需要平衡“差异”与“系统”。

  最后是个性化和一体化,这在居民区这样的城市管理基本单元尤为重要。2016年,闵行区莘庄镇通过在上海康城设立基本管理单元,将执法力量进一步细化下沉,为这个拥有4个居委、5万常住居民的小区构建了执法部门、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协同管理的模式,原本“驰名”上海的群租大户小区也有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

  张敏表示,今年徐汇精细化管理任务很重,不仅要在徐汇滨江、衡复风貌区、徐家汇商圈建立三个标杆区,也要打响25公里架空线落地、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等攻坚战。如何在政府法治和市民自治中达成多方共治,唯有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让老百姓觉得生活在上海温度“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