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春天,就想赖在杭州住。
春风拂晓的季节,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撩得心痒痒,想出去浪。
心中浮现的第一座城,是杭州。
那里有青山远黛,杨柳依依。春来花开满城,西湖碧波荡漾。那里有唐诗宋词中最美的绝色。
有人说:“杭州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她就像斟茶讲究的七分满,国画讲究的留白,让人存了一份余韵在心中。”
春来,只想去杭州城。
山为骨,湖为魂,一座杭州城
杭州,是一座以湖为魂,以山为骨的城。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如一枚翡翠,轻嵌在其中。南西北三面,青山连绵不断。往东是平原,粉墙黛瓦的房子,随着湖滨,层层铺开。
每一座山头,看见的西湖都不尽相同。有时端庄大气,有时清瘦秀雅,有时朦朦胧胧。
若是居于高楼,静坐听风,眼前的山水,眉目清秀。顿觉与李叔同的心境相应:“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或是泛舟湖上,任春风拂面,想起海子的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沿着栈道小径,看“花满苏堤柳满烟”。到西溪走一走,漫步于疏竹丛苇间,感受水乡的温柔。在灵隐寺的黄墙黑瓦间流连,佛像微笑,虔诚祈愿。
杭州,一半湖山一半城,一半烟火一半佛。
杭州,三分碧,七分粉
杭州的春天,碧色打底,粉色为妆。
春寒料峭之时,孤山岛上的香梅,便兀自地开了。几点红梅,一方古壁,映照成春。接着,不知何时,嫩芽初长。发现时,已是满眼新绿,春茶初生。
蒋勋曾在初春的拂晓,迎着曦光走到柳浪闻莺,柳枝如一根根细细的长丝,随风摇漾,撩得人心醉,忍不住沉沉睡去,直想在这里慢慢老去。
春光太好,总想要漫无目的地闲逛。到太子湾看樱花,淡粉、浅绛、轻红,明晃晃地开了一片。
在花港观鱼,粉樱盛开,垂丝海棠一缕缕挨着水面。路边的紫叶李,白中带粉,羞怯绽放。
最爱还是信步在苏堤上,千万朵桃花灼灼,烟柳翠翠,湖光粼粼。忍不住想起苏东坡,是他被贬谪到杭州时,修起了这条堤岸,六座桥,种了一路的柳树和桃树。
千年的时光悠悠,昔人远去,唯有苏堤春晓,年年相见的桃花柳绿,复述着这座城,那些来过的人,那些爱过的痕迹。
杭州,雅食
苏东坡曾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诗词,有一大半是留给杭州的。杭州的吃食,便带有一脉诗情,几许风雅。
春日,不吃龙井虾仁枉此生。龙井碧绿,虾仁玉白,一盘便是一个春天。相传,这道菜的灵感来源,是苏东坡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俞平伯说:“西湖鱼羹之美,口碑流传已千载矣。”
楼外楼的西湖醋鱼,相传是由宋代名厨宋五嫂所创。草鱼饿养两天,酱油调色,微酸微甜。
梁实秋先生曾说:“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也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若是坐于西湖边上,不妨来碗西湖藕粉。曾经,它是皇家的贡粉。莹润,清甜,若是撒上桂花,当真是“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在杭州人眼中,吃很重要,美亦不可怠慢。
杭州,春天就想赖在这
春天的杭州城,勾着人,只想赖着不走。
它有一股魔力,每个来了的人,总能被化成绕指柔。金戈铁马,一心征战的陆游,到了杭州却写出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柔糯糯的诗句。
林逋选择在此终老,梅妻鹤子,一生孤独亦有清欢。白乐天被贬谪至此,花了心思修湖堤,不忍离去:“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就连苏小小,一名歌伎,身不由己,却能“埋骨西泠”,永远栖息在她心爱的西湖山水。
走在杭州城,最喜欢听姑娘们说话。“这样呀”“好的呀”,轻轻酥酥的。杭州人说话,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谦让有分寸。走在杭州的马路上,机动车总会礼让行人,也很少有鸣笛催促。
春天的杭州城呀,就是温柔乡。
想有一个午后,躺在西湖桃花纷飞的草地上午睡。想有一个春天,我们手拉着手,磨磨蹭蹭地赖在杭州。
不如,就留在杭州吧
杭州,是一座你永远逛不完的城市。
春有百花盛景,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一色,冬有雪中留白。步步是诗,景景如画,“杭州这方诗意山水呦,怕是一人终老也不甚孤独。”
如今的杭州,一半是高楼林立,绽放着新兴都市的活力。一半是亭台楼阁,有着千年人文的滋养。进,可成就梦想。退,可隐于江湖。
不如,就留在杭州吧。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