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牛油果多少钱一斤(牛油果不好吃)

发布者:张熙明
导读题记我们素有“民以食为天”的硬核文化,吃比天还大。所以,中餐美食甲天下,论吃没谁比得过。哪好吃,哪不好吃,个个比猴还精。可是牛油果却是个例外,论口味,不如黄瓜;论营养,不如鸡;论价格,比牛肉还贵。这

题记:我们素有“民以食为天”的硬核文化,吃比天还大。所以,中餐美食甲天下,论吃没谁比得过。哪好吃,哪不好吃,个个比猴还精。可是牛油果却是个例外,论口味,不如黄瓜;论营养,不如鸡;论价格,比牛肉还贵。这样一个不怎么好吃的热带水果,对于平时吃个苹果都要挑品种,口味差一点都不吃的人们,如今居然把牛油果奉为美果神品,每天必吃,以致2010年到2018年8年时间,进口量从2吨到4.39万吨,猛增2万多倍。这里有何乾坤,实在让人费解,只能从头捋起。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探秘一:牛油果身世之谜,原来是一棵妖艳的罂粟花。

——牛油果原生地墨西哥,至今还是最大产区之一。

牛油果的存在可以追索到史前。热带常见木本植物,四句话概括其特性:“根浅羸弱很耗水,喜热怕寒树型小。单棵产量百公斤,口感很差油脂大。”

牛油果最早的名字叫“aguacate”。西班牙语,翻译过来就是“睾丸”,长的形状像一对牛蛋,而且成对的结在树上。

墨西哥当前年产量超过2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0%,其中核心产地在墨西哥的Michoacan地区,占全墨西哥产量的80%。这个地区是毒品生产中心,历史上的黑帮王国,传统产品是大麻、海洛因和可卡因。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所以,牛油果的发家史因此而讳莫如深,无人打探得清楚。

等到这个世界都知道的时候,已经是1974年,原本没人吃的牛油果,卖到1美元1枚。当时的1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8美元。这个时候,墨西哥产地的牛油果,包括生产和销售,在该地区具有货币同等作用,也与赌场筹码通用。2018年,墨西哥出口牛油果3.14万吨。很明显,牛油果已经成为当地毒品之外的又一主打产业,同样有被黑帮集团控制的嫌疑。

——牛油果种植扩大到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包括我国。

形成以美国为最大产地的四大中心产区。它们是:美国南部产区、墨西哥产区、危地马拉产区和西印度产区。同时,我国也于上世纪20年代引入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的广州汕头、广西南宁、云南孟连、海南海口、福建的福州漳州和台湾。这几年因为市场需求旺盛,各地加紧了种植扩大,相继出现了万亩以上规模种植园。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探秘二:美国定制了牛油果的商品属性,从而确立了牛油果的市场位置。美国在牛油果燃爆世界市场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因为牛油果最早迎合了美国社会的饮食潮流。

——冠心病高死亡率吓坏美国人。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男性冠心病较高死亡率现象,引起全美社会的恐慌。二战后的美国,攫取了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财富,成为最富有的国家。他们自己在寻找冠心病高发的原因,普遍怀疑与吃的过多、营养过剩有关系。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其实这是个正常规律。当人们解决了温饱,必然会尽情享受过去吃不到的食物,这个时期的美食代表就是高糖高脂肪高热量。于是,美国人怀疑自己食物,准确的说是饮食方法出现了问题。

——美国人开始寻找冠心病的原因。

基于这个社会共识,美国政府启动了科学界的风险饮食研究。10年后有了进展,伊丽莎白女王学院的约翰·尤德金教授,提出糖是冠心病的诱因假设,明尼苏达大学的安塞尔·凯斯教授提出饱和脂肪是冠心病的诱因假设。其中的糖诱发冠心病说,引起美国制糖行业的极大关注,几大生产商很快组织了行业协会,专门对付这个可怕的、有着政府背景的科学假设。

——美国糖业协会使坏的副产品:美国人的食物结构出现脂肪空档。

后来在美国糖业协会黑幕运作下,通过买通知名科学家发表协会授意论文的办法,成功转移了社会注意力,把诱发冠心病的原因引到以牛油猪油为主的饱和脂肪,不再有糖的因素。牛油猪油成了全社会公认的诱发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到了80年代,美国政府把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写进了《1980年居民膳食指南》。这是美国第一版居民膳食指南,旨在政府主导下的膳食指导意见,带有明显的科学权威性。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就是说,美国人民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担忧,60年代就有了明确的结论,果然是吃的不对头,不是甜食吃多了,而是动物脂肪吃多了。这个选择由美国糖业协会黑幕完成,而且很快,几乎同步。据前年解密文件显示,1967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动物脂肪引起冠心病的论文,就是美国糖业协会运作的结果。也就从那时候起,吃动物脂肪诱发冠心病,在美国社会几成定论。人们再也不敢吃这个玩意儿,起码不敢多吃。

——吃饭没了牛油可怎么是好?

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吃惯了高脂肪、高糖的美国人,开始积极寻找脂肪的替代品。牛油猪油不能吃了,橄榄油开始大流行。但是作为调味品的植物油,不能满足美国人的豪爽吃法,吃着不过瘾,必须要有能直接吃的高脂肪食物才行。

——牛油果犹如天降美食。

在美国人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邻居送来了温暖。墨西哥的牛油果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饮食习惯要求。含油量巨大,跟猪肉一般多,而且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对心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一下正中下怀,对于美国人自50年代就开始的“干掉脂肪”运动,无疑是雪中送炭,解决了脂肪食物空档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富裕的美国人民从50年代就开始了向脂肪的宣战后,不仅找到了动物脂肪替代品,而且牛油果带有很多的植物营养素。有了墨西哥的牛油果,及时替换掉动物脂肪。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牛油果的适时出现,又是在有钱人天堂的美国,所以从出面就带有贵族血统,身价不菲。道理很简单,牛油果的商品特性满足的是有钱人,卖贱了是看不起他们,所以出手就是美元级,在美分买到水果的年代,一美元一个牛油果,对百姓就是天价。况且老百姓也不爱吃,就那味同嚼蜡的口感,没人要吃,何况那么贵。

——牛油果在美国脱胎换骨成神品。

所以,牛油果上世纪60年代,最早成为美国有钱人的美食,也不是因为好吃,而是需要。又因为价格其高,普通百姓买不起,就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那时的有钱人,有个社会名分,叫做“中产阶级”。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彼时美国已经成为牛油果消费的核心国家,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

牛油果太贵了,普通百姓吃不起,中产阶层以上的有钱人趋之若鹜,既不少吃脂肪,又换成健康脂肪,不再发愁肥胖和肥胖引发的冠心病了。

藉此,牛油果的市场定位在奢侈健康食品,中产阶层以上的上流社会身份象征。就像我们喝茅台,不喝茅台没身份,喝了茅台有身份。

——在美国人的示范带动下,吃牛油果成了西方上层生活新潮流。

各盟友国家争相效仿,牛油果龙卷风一样横扫西欧发达国家。牛油果的身份自然显赫,价格高企不下。有这么一组过时的数据:2014年,澳洲进口73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6%,2015年美国吃掉了40亿只牛油果,英国买牛油果花掉1.42亿英镑。有经济学家算了个账,说是美国人如果40年不吃牛油果,可以每人买套房。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探秘三:牛油果世界四大产区: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和西印度,在占领欧亚大陆之后,集中攻势发力中国市场,并成功复制了当年占领美国的模式,只是比美国还火爆。

——中国市场的诱惑历来都是致命的。

那么骄傲的iphone,能馋着脸皮不愿走。那么下三的郭士康,口口声声撤离大陆也只是干叫唤,水果贵族牛油果自然不会放过。但是实在难吃,不脆不甜不面不香,妈的啃个地瓜也比它爽。所以,2005年开始进口,到2010年才年进口量2吨。什么概念?如今农村的一辆三蹦子都能拉了。这几年,中国水果商百般难熬,能卖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卖烂倒掉,不折本为满足。但是国外出口商们坚持看好,他们有句名言:“每个中国人饭碗里能有3片牛油果,全世界的产量都不够卖”。这句话不幸而言中。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2005年,中国市场对墨西哥放开。

但是,直到2008年,牛油果还不被国人接受,几乎没人知道它。2010年,年进口量仅为2吨。想不到的是,2011年就上升到31.8吨,2014年猛增到4000吨。于是,2015年,中国又放开了美国和智利的牛油果进口。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进口4.39万吨,8年增长超过20000倍。其中:

秘鲁夺得对华牛油果出口的头把交椅,出口1.69万吨,占38.5%;墨西哥出口1.5万吨,占34%;智利出口1.19万吨,占27%。这一年,中国牛油果市场迎来新的玩家:新西兰牛油果正式获批。不过其出口量仅有154吨,占比不到0.5%。今年,肯尼亚牛油果也获准输华,据报道,中国有望进口该国40%的牛油果。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我国进口牛油果的市场操作有绝招。

打开市场采取了中外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国外成熟的产品市场概念,奢侈健康食品,上流社会人士才懂得吃;另一方面采用本土老办法,明星名流代言,降价促销,墨西哥美女模特现场表演吃法。与此同时,我们水果商们举世无双的技术也起到关键作用。一招简单的“催熟法”,就让出口商们看得目瞠口呆,可又佩服的五体投地。要知道牛油果最大成本是储运,熟了采摘,赶快的运走,搞不好中途坏掉。这这点让出口商伤透脑筋,离中国太远了,最快的海运,从墨西哥到中国也要25天。什么概念?成熟的热带水果要运输25天才到口岸,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保完好不腐烂。况且熟果的高技术设备运输很贵。解决了催熟,就不再掐着点,算着时间采摘运输了。可以提前生着就采摘,降低运势技术设备,自由了采运时间,极大的降低了费用。最终体现在市场价大幅的降低,成为一般百姓都买得起的水果。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然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形象:富营养、健康瘦身、奢侈食品,而且价格不贵,普通百姓咬咬牙也吃得起。

于是,当年美国全社会有钱人大吃牛油果场景重现,只不过比美国阵势大了许多。当然了,我国的有钱人也比当年美国多得多。

——我国牛油果市场由中产阶级引爆。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突出的成果是造就了中产阶级,就是当初说的“小康”目标。据有关方面概算,我国的中产家庭在2000年只有4%,到了2012年就高达68%,而且三年后的2022年,将会达到76%,计6.3亿,占总人口的45%,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中产群体。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我国中产阶级的定义,据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SS)显示,2008年家庭人均收入1.6万元,2010年为2.1万元。到了2017年,据智联招聘的《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称,我国中产者年薪为10-50万元。吻合牛油果进口上升走势。

我国新锐的中产阶级,有着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显著特点,集中表现在崇尚西方。出国发展、定居、就学成为奋斗目标,即便旅游,也以出国为首选。如此观念下,外国货比中国货好,就成了潜意识,生活追求具有明显西方特色的高档、奢靡和新潮。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有65%的中产阶层喜欢外国电子产品,34%喜欢外国食品饮品。牛油果完全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奢侈、时髦,还有点小贵,关键不好吃。这就确立了中产和百姓的分界线:嫌不好吃是你不懂它的好,因为你生活档次不够。于是,再难吃,也是笑着吃下去。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伪中产阶层是不可忽视的市场主力。似乎是我国奢侈品的核心购买力,牛油果火爆的真正原因所在。

过去叫“崇洋媚外”,现在叫“攀比”,这个心态实在厉害。我过年回老家,就感觉很不可思议,一个封闭千年的四线小县城,人均收入几千块,家家户户过年待客不再是瓜子花生和糖果,而是清一色的车厘子,百十块钱一斤的水果,跟不要钱似的,随便吃,随便烂。这就是典型的攀比现象,以这种方式显示自家很有钱,不比别家差。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阶层,牛油果的真实购买力应该就是他们,但在市场统计被列入中产阶层。

尾声:牛油果本身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火爆的背后同样孕育着危机。

牛油果的火爆,我们甚至可以看成收割智商税。历史上有过突出的事例,就是钻石,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收割了全世界的智商税,还一割很多年。即便如今河南一个县都能造出来比戴比尔斯好很多的钻石,戴比尔斯照样大卖。牛油果简直就是钻石的翻版,论口感没有黄瓜味道好,论营养没有猪肉好,肥猪油被BBC列为世界十大营养食物第八名,牛油果凭什么僭越?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其实进口牛油果大火的背后,已经蕴藏着极大的危机,只举两点:

第一点,我国已经有大面积种植,很快大批量上市,必然冲击进口货。这一点要坚信不疑,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先例。譬如冬枣、软籽石榴、大樱桃,很多时新水果,不怕你贵,要不几年市场都是了,由不得你不烂街。而且很多国家也都在大量扩产,三五年内就会普遍的出现供大于求。

牛油果不好吃?十年进口量猛增2万倍。探秘牛油果火爆背后的真相

第二点,牛油果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太大,消耗水资源大到不可想象,一颗小小牛油果,居然要消耗掉一大浴缸的水。有很多的现实例证,凡是牛油果种植区域,水资源全部告急。所以,不看好牛油果的前景。特别在我国,比牛油果好吃又营养的美食多了去,三两年新鲜劲过去,搞不准像小龙虾一样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