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4月份,当大多数果农还在田间地头疏花疏果的时候,陕西扶风万强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早桃早已经全部结束了。合作社理事长卢万强告诉我们,他们不做普通桃子,只做特色桃。这究竟怎么回事呢?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一、返乡创业当农民
在园区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卢总。他笑着告诉我们,七年前,因为政府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他便辞掉了在北京从医11年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在杨陵区大寨街道办承包了16亩大棚,种起了早熟大棚桃——春雪。
这在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瞎胡闹。但是卢万强这个农业的“门外汉”却自有打算。那年他第一次去河北唐山,在寒冷的冬日里竟看到了桃花盛开的一幕,而这种方法种植的桃子,过年就能上市,打了一个时间差,1公斤桃子最高竟卖到160元的价格,也让他心动不已。咱能不能也试一试呢?
2012年,他带着全家老小放弃了北京舒适的生活,回到了老家,决心当个现代化的“农民”。
二、创业之路多艰险
刚回来的时候,因为缺资金,卢万强拿出全部积蓄20万元,又连借带贷,凑足50万元;缺土地,卢万强买下杨陵区9个现成的农业温室大棚,算是把桃园建成了。
当他信心满满的从河北把先进的品种引进来后,便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当时在唐山,看着别人通过采用温室大棚桃无休眠和短休眠技术,让大棚桃在寒冷的冬天开花,他觉得也不是很难,可实际应用时,他就发现这项技术太不简单。
第一年,桃树苗刚种上,卢万强就开始他的“唤醒”试验,结果使用破眠剂过量,树苗被“烧”得面目全非,不但没有开花,还枯死了好多。
第二年,有了之前的教训,他减少了破眠剂用量,却因为减得有点多,大棚里的桃树却一直迟迟不开花。
第三年,卢万强咬牙坚持,每天随时记录桃树的生长习性和规律。12月的一天,他忽然发现棚里的桃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悄悄绽放。那一刻,激动地心情无法言喻。
第四年,眼看桃子就要成熟了,谁承想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风刮走了3个棚上的保温膜。卢万强和妻子大冬天急出了一身汗。赶紧买膜、找工人,两人通宵没合眼,第二天总算是把桃子保住了。
第五年,通过实践摸索,卢万强逐渐掌握了桃树生长周期的规律,“唤醒”桃树开花,“花果同树”填补了早桃市场的空白。
总结这几年来的经历,卢万强感慨地说“做农业太不容易了,稍有不慎,一年的辛苦可能就毁于一旦。”
三、新科技终结出幸福果
传统水果确实好种,但是市场上太多了,常常会出现滞销的境况。物以稀为贵,用卢万强这种技术种植的桃子,由于上市时间特殊,一上市就成为抢手货,主要销往广州、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每公斤上市的价格在一百元左右,一年就能给卢万强带来高达几十万的收益。
如今的卢万强,已经从当初的农业“门外汉”,成长为一位懂专业、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谈起后期的规划,卢万强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准备在产品品牌上下功夫,把我的早熟桃做得更好,给大家做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