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电影算是市面上较为冷门的一类影片,鉴于其受众面不广以及拍摄难度略高,甚至还包括一定风险(宠物在拍摄过程中如有意外,很容易会被媒体传为“虐待动物”,招来动物保护协会等组织的批判)因此在如今大片横行的电影市场算是较为少见的。
也因为如此,大多数宠物电影都会挑选一些已有的故事或者小说进行改编以降低剧情编排难度,由于有原著的支持,因此只要制作方不出大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佳作。
而今天要说到的,就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家秋原良平和石黑谦吾的小说《再见了,可鲁》的电影,也就由任达华等人主演的《小Q》。
唯一“主角”
大部分宠物电影,其核心都是围绕宠物与主人之间的羁绊来进行刻画,并以此来表达宠物与人类之间的感情、宠物对主人的忠诚等。
但《小Q》却区别于《忠犬八公的故事》《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等较为传统的宠物电影,这部影片的真正主角其实并没有人类,只有它,也就是小Q。
严格来说,小Q在影片里虽然被前后两任主人当宠物一样的宠爱,但它本质仍然是一只导盲工作犬,而正由于它本身是带有“工作性质”的,因此故事的发展并不需要像传统的宠物电影那样需要完全依靠人类来驱动。
《小Q》这部影片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全程都是由小Q这只狗狗的视角去展现出一只导盲犬的一生,任达华饰演的主人尽管对小Q来说非常重要,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小Q工作生涯中的见证者而已,因为导盲犬的一生是必然会伴随着这种生活的,它的主人注定是一位视障人士。
有更需要你们的人存在......
与工作犬相比,在宠物店笼子里的狗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幸福多了,因为它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等有人进店时摇起它们的尾巴卖萌,只要被买走,在新主人的家里就可以尽情地玩耍。
而导盲犬却完全相反,正如《小Q》第一幕描述的那样,它们的前半生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作导盲训练,训练程度甚至以阶段来划分,甚至唯一安逸的跟随第一任主人,也是以训练它们与人类的配合性为目的,而在训练及格之后又要跟各位盲人做配对看是否匹配,倘若配对效果不理想又要回去导盲犬中心重新作配。
它们的前半生,是非常忙碌的。
影片中的小Q也像大多数普通导盲犬一样,接受着这样的命运与安排,它与袁澧林饰演的第一任主人陈芷乔相处得非常融洽,也生出了真正的感情,但这也只是导盲犬训练工作的其中一环而已。
在小Q离开小芷乔时,小芷乔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为什么要让它去做导盲犬,这真的是它想要的生活吗?”
工作犬自生下来,就是为了人类服务的,人类会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去训练它们做各种事情,它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然而,哪只狗狗不想陪着主人好好玩耍,嬉闹呢?
但对于这种被安排下来的命运,狗狗们也会坦然接受,不会说闹别扭或者狂性大发。
狗狗们当然不会说出“我要成为视障人士世界的一束光”之类那么高尚的话,这也不一定是它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对这份工作无怨无悔。
它们也知道,比起训练期间配对的主人,还有更需要它们的人存在,这一切都来源于狗狗被人类完全驯化后的那种天然的服从性与保护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的原因。
“我没的选择,但你有”
离开小芷乔后,小Q被分配到任达华饰演的李宝庭身边。
李宝庭是一位天才糕点师,拥有很高的名誉以及地位,也非常有成就,从影片里他以前在学界批评其他糕点师所做的蛋糕来看,他本身也属于心高气傲的性格。
这样的一个人,却突然失明了,变得连生活都难以自理,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也因此,他一开始极其反对家人给自己找导盲犬,导盲犬虽然客观上可以帮个他改善到生活,但在心理上却是不断地提醒他,他现在已经是个盲人,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弱者。
在小Q刚到李宝庭家里时,他不断对其发脾气,甚至将小Q赶出家门,就是因为此时的小Q,等于让他没法再逃避自己已经是一个累赘的事实。
不过当然,小Q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也没有离他而去,而是在车底待了一整晚。
正如上面所说,狗狗对主人有天然的保护欲,而李宝庭也正是需要小Q保护的人。
后来,李宝庭甚至想放走小Q,他的意思是:
“我没法选择,但你有。”
李宝庭讨厌小Q吗?当然不是,甚至可以说,他其实是在为小Q着想。
对于这种天生傲气的人来说,他们是绝对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累的,同样的,他甚至不想成为小Q的负累。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在小Q面前,主人到底是弱者还是强者,是天才还是庸才,是有钱还是贫困,其实都是一样的,对于导盲犬,或者说对于一只狗狗来说,它们想要的只是一直守护着主人,仅此而已。
最终,小Q还是没有离开他,而李宝庭的心也开始逐渐被它融化。
李宝庭真正接纳小Q,是在他轻生被小Q救下之后的事。
有人觉得,既然李都有自杀念头了,被小Q救下后却突然对生活有了希望,然后还完全接纳了小Q,这转变有点生硬。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因为李宝庭的自杀行为,其实属于一时过激而做出的冲动行为。
小赛身边有一位挺像李宝庭的朋友,她患了癌症,但她从来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家人、朋友的负累,因此她一个人跑去省会治疗,并且一直告诉家人朋友自己没事。
后来小赛约了几个死党,有天晚上专程到省会“突击”探望,还带她去吃了顿饭,之后她跟小赛说:
“治疗真的很辛苦,副作用实在太大了,我虽然一直对家人说我没事,但我其实不止一次有去死的冲动,你们今天一起过来,让我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在乎我的,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在压力之下,不少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有哪怕一瞬间的轻生意识,但在这种时刻,只要有人,或者说有另外一条生命用行动告诉他,他们希望他活着,撑过来以后的他就会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电影中的李宝庭,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情况,小Q最后把他救下,让他体会到不但家人,一直守护着他的这只狗狗,也一样不想他离开,他之前给过小Q选择,而小Q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它要一直在他身边,守护着他。
也正因为如此,小Q成为了李宝庭接下来生活的一个寄托,他也开始积极面对新的生活。
球
李宝庭在接纳小Q之后,一人一狗过着相当快乐的日子,两人期间经历过很多,小Q被狗贩子所抓,李宝庭发疯一般地冲入狗贩子巢穴找它,他们还一起在世界各地旅游。
在期间,有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情节。
李宝庭和小Q在公园休息,一群孩子打棒球,球落在了小Q旁边,李宝庭发觉小Q很喜欢球球,于是做了件小坏事把球藏了起来,等孩子们走后再拿出来给小Q玩耍。
是啊,那个心高气傲,说话毫不留情的李宝庭,他竟然为了小Q做这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导盲犬因为工作需要,是不允许玩球的,因为会分散它们的注意力,但按李宝庭的意思就是:“怕什么,我家小Q聪明着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影片里李宝庭对小Q的无限信任---他相信小Q不会因为玩球就导致自己导盲的“功力”下降。
但其中更可以看出,李宝庭作为小Q的主人,竟然能切身处地地站在小Q这只导盲犬的角度去为它着想,这真的是宠上天了。
很多狗狗都喜欢玩球,但导盲犬因为属于工作犬,天生就失去了这种自由,不少导盲犬的主人们,都是会遵从协会的指示,不会让它们碰球的。
所幸的是,小Q遇到的是李宝庭,它的主人并不是把它当一只工作犬,而是真正的将它当成生命的寄托,所以李宝庭才会不顾协会劝阻,非要多次跟小Q玩球。
“狗狗们作为导盲犬,为我们人类已经付出了很多了,让它们开心的玩耍一下,也不无不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Q年龄大了,已经到了要退役的年龄,李宝庭身体也越来越差,最后不得不要到美国进行手术治疗。
分离总是难过的,狗狗追车这种桥段不少宠物电影也都用过,但在《小Q》这部电影里,依然催泪。
因为李宝庭支开小Q的操作,是扔球。
球在影片里,其实象征的是狗狗们的自由,李宝庭自己去美国治疗凶多吉少,能否回来都不知道,在他把球扔出去的那一刹那,代表的就是他希望已经年老的小Q能安度晚年,不要再为自己导盲了。
但结果却是小Q扔下了嘴巴的球,抄近路疯狂地追逐李宝庭的汽车。
自由对一只狗狗来说当然很重要,但在它们心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主人,这是它们的天性,更加是导盲犬的工作职责。
对比《忠犬八公的故事》里的小八,小Q可以说幸运很多,因为小八最后都没有等到自己的主人,但小Q等到了。
从美国回来的李宝庭,在影片的最后,带着小Q去到公园,让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跟其他狗狗一起玩耍,这是影片最为催泪的地方。
因为自出生开始一直为人类,为主人无怨无悔奉献的小Q,在这一刻,终于能放下肩上的担子,过一过普通狗狗的生活了。
低调的英雄们
工作犬分为很多种类,但其中最威风最受到关注的无疑就是警犬、缉毒犬、搜救犬甚至猎犬。
警犬、缉毒犬、搜救犬自然不用说,警察们破了某某大案,消防员们在某某天灾中救了多少人,这几类工作犬都会随着主人登上报道而受到大众的赞扬。
即使是现代社会中少见的猎犬,因为在各种文学作品里登场频繁,也俨然在大众心里成为猎人的好助手。
只有导盲犬,因为本身数量稀少,而且工作相对于缉毒犬等要低调得多,因此关注度一直都不高。
也因为这样,造成了社会对它们的不理解,让它们遭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但事实上,工作犬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一样值得尊敬,不过在大众为破了大案的警犬、缉毒犬、救了人的搜救犬欢呼时,又有多少人会为这些日复一日为失去光明的人士们指路的导盲犬送上一句“good dog”呢?
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导盲犬也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关注,在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与《视力残障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正式开始实施,视障人士可以带着导盲犬乘坐交通工具,导盲犬在法律层面上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权益保护”。
不管怎么说,为人类奉献自己一生的工作犬们,都值得我们去爱护。
《小Q》这部电影,说的其实就是一只导盲犬一生的经历。
作为工作犬,它们没有什么辉煌的经历,有的只是引领主人的平淡日常,但在这股平淡之中,却处处透露着可敬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