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霹雳小海兰
排版丨后宫冷婶儿
这是我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
但我还是选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大家讲述《金陵十三钗》这个电影。
今天是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84年了。
1937年的12月份,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日子,四十多天内,我们失去了三十多万的同胞。
这场震惊中外的惨案,导致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至今刻骨铭心。
战争是残酷的,倭寇侵略者是凶残的,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倭寇这场反人类的罪行!
当年的南京,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存活下来的人都在疯狂的逃命。
街上尸横遍野,鬼子的攻击还在继续。
两个学生想躲进草棚里,却被里边藏着的人给推出来了,她们只能另找别的地方藏身。
某个小鬼子发现了草棚,他拿刺刀扎了草棚好几下,发现刀上沾着血,于是对草棚一通攻击,里边藏着的人无一幸存。
约翰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劫,正好看到了藏着的学生。
原来,约翰想要去教堂安葬神父,他想让两个学生给自己带路。
另一波走散的学生,被小鬼子追击着。李教官看到了她们,他转过身看了看自己仅存的队友们。
队友劝他不要再打了,只剩下了十几号兄弟,他们还有几步就出城了,出了城就可以活命了。
可李教官看着无助的学生们,还是决定继续攻打。
有个学生被鬼子抓住了,老李开了枪。
学生们看向了救人的老李和弟兄们,这是生与死的对望,学生们活下来了,可救人的李教官和弟兄们被发现了。
战友纷纷倒下,一个、两个、本来就只有十几个人的队伍,瞬间只剩下了七八个人。
没有人可以以一敌百,更何况对面是凶狠的小鬼子,刚刚反对救学生的“士兵”,英勇的跳向了鬼子的坦克,以自己的身躯为代价,炸毁了敌人的坦克。
弟兄九个为了掩护爆破手,全都被打倒了,“爆破手”也在最危急的时刻,努力让自己离鬼子的坦克,近一点更近一点。
终于,鬼子的坦克被炸毁了一辆。
这时,老李发现了一个有些倾斜的电-线杆,他几枪就击穿了电线,倒下的电线杆,把坦克砸的冒了烟,失去方向的鬼子坦克撞向了一个危楼,危楼瞬间坍塌,掩埋了敌人的坦克。
弟兄们牺牲了,没有值不值得,在这些英雄看来,孩子们救下来了,他们的最后一场仗就是值得的。
队伍里只剩下老李和一个受伤的兄弟了,他偷偷地跟着,把学生护送到了教堂。
到了教堂里的约翰,说自己不能白跑一趟,即使没有遗体也要给钱,小乔治说没有钱,并且还想让他帮忙修下卡车,财迷的约翰说自己不会修,还惦记着是不是能卸下点卡车零件去卖钱。
约翰说让小乔治给女孩们做点面包,他转头去找了捐款箱,里边早就空空如也了。
到了教父的房间,约翰很没品的开着死去教父的玩笑,说要住他的屋子,还随意动教父的照片,乔治拦了下来。
教父是乔治的养父,看到约翰随便乱翻,他很生气,但没办法,乔治想让他帮自己修好卡车。可没有钱,约翰才不管卡车的事。
古有秦淮八姬,民国有金陵十三钗。自古以来女姬的故事,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但民国的这十三位女姬,却在南京大屠杀,做了不起的“事迹”。
这是怎么样的故事?
突然传来了拍门声,一帮穿着艳丽的女人想要进教堂躲避。
乔治不肯,让她们去别的安全区。
机智的玉墨,把箱子扔进了院内,翻围墙打开了教堂院子的门。
学生们趴在窗边好奇的望着,楼下的这群“秦淮河女人”。
约翰看着分外妖娆的女人们,吹了个口哨,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她们也向约翰挥了手。
对于外面的大屠杀,此时的教堂,绝对是个躲藏的好地方,姐妹们十分有头脑的霸占了教堂的地窖,她们在里边嬉戏打闹。
晚上时,学生们在等着约翰做面包,女人们衣衫不整的非要从地窖上来,乔治不让她们乱喝酒,说这是教父救治孤儿的,女人们才不听他的,还把酒分给了约翰。
玉墨的英文吸引了约翰的注意,两个人调着情,别的女人在一边起哄。
夜深人静的时候,玉墨妖娆的走着,书娟好奇的跟着她。
玉墨敲开了约翰的门,想要这个外国人帮助姐妹几个离开南京。原来,调情只是手段,玉墨真正的目的是逃离南京。
看到约翰不肯,玉墨撂下话便转身走了。
凌晨时分,听到外边有动静,乔治往外望了望,便被老李的刀给架上了,他让乔治开门,把外边受伤的兄弟抬了进来。
老李的退伍中,已经只剩他一人了,他只能把受伤的小兄弟,安置在相对安全的教堂。
他让人去找点水。水来了,擦去小兄弟脸上的泥,是个年纪很小的清秀男生。
豆蔻觉得这个小男孩非常像自己的弟弟,却被别的女人调侃了!
老李说完这些话,就转身走了。玉墨喊住了老李,说她们这些人说话没有分寸,让老李不要往心里去。
楼上的约翰,不小心把酒摔到了地上,惊动了老李。
下了楼的约翰,开始对玉墨动手动脚,老李一把就把他推到了地上。
转身就走的老李,看到了在唱祝歌的学生们,他把书娟跑丢的鞋,放在了门口。
其实老李本可以换上便衣逃命的,但他没有走,只是在教堂对面的纸店里,默默守护着这帮学生们。
第二天一早,学生就和歌女们吵了起来,学生不让她们用厕所,还用水泼地赶人。
双方打了起来,推推搡搡间,枪声响起,学生被打死了。
原来是小鬼子冲进了教堂搜查,听到动静的老李,到处撒着炸弹、做着陷阱。
另一边,女人们纷纷躲进了地窖,学生们也赶紧往地窖跑,就在要进地窖时候,被一个小鬼子发现了,他喊着楼下的鬼子,书娟没有暴露歌女们的位置,带着学生们赶紧躲上了楼。
到处都是搜查的声音,女人们很害怕,学生们也很害怕。
小鬼子们一听都是女学生,像饿狼一样往楼上跑,女生被他们拉扯着、拖拽着。约翰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说教堂是神圣的地方,让学生们站到了他的身后,这时的约翰,仿佛变了一个人,即使被打了,他也在奋不顾身的 保护着女学生。
推搡间,一个学生摔下了楼,这给约翰非常大的冲击。
书娟被鬼子追着上了楼,千钧一发时刻,老李开了枪救下了她,这也给敌人暴露出了位置。
之前安插的雷管和陷阱派上了用场,枪一打就会产生爆炸。老李把小鬼子耍的团团转!
可最终他还是英勇就义了,临死前,老李不忘用自己的身体,带动了最后的炸弹陷阱,送走了一队的鬼子。
这场轰炸让鬼子集结了大批部队,赶往教堂,约翰站出来说自己是教父,因此又一次保住了女学生们。
鬼子头头说要听女孩们“唱歌”,以此为理由,派人看住了教堂。
豆蔻看着即将死去的浦生非常同情。她偷偷溜出去,去找琵琶弦,想给浦生弹上一曲《秦淮景》。
约翰非常挣扎,虽然他保下了女孩们,但他想不到什么办法可以带她们离开南京,唯一能做的,是先想办法修好卡车。
书娟的爸爸偷偷溜进了教堂,他为了让女儿逃走,做了鬼子走狗。父女两人说完话后,被约翰叫住了,约翰想要通过他搞到通行证。
这一晚,约翰和玉墨敞开心扉聊了很久,彼此了解到了对方隐藏的另一面。
约翰剃掉了胡子,露出了玉墨曾经喜欢的那种干净的脸,他也想清楚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浦生的腿已经到了溃烂的地步,没能撑过去他还是死掉了。
约翰给小伙子做了“美容”,看上去仿佛一个还活着的小男孩,歌女和学生们看着约翰和乔治,把浦生好好地安葬了。
这时,女人们才发现豆蔻和香兰不见了,玉墨恳求约翰去找一找她们。
约翰用去拿粮食的借口,和乔治混了出来。
最后他们看到的是,两个被侮辱后残破的女人尸体,和带着血的琵琶弦。
约翰瞒住了玉墨她们,只说她们是遭遇了轰炸才死的。
书娟爸搞到了通行证和修卡车的工具,他还告诉了约翰逃跑的路线,希望他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逃走,两个人重重的握了握手。
这天,女学生们演唱了《故乡》,小鬼子非常满意。
可这时,小蚊子的猫跑了上去,她暴露了位置,书娟替小蚊子解了围。
鬼子头头清点了人数,说要让学生们去倭寇的营中唱歌。约翰上来就拒绝了这个要求。
谁都清楚这是一场鸿门宴,可谁也没有办法。小蚊子哭着说自己不去,还喊出了真相。
约翰和玉墨说着话,他说自己骗了玉墨,豆蔻并不是被流弹打死的,其实玉墨早就猜到了真相。
两个人坐在一起,玉墨说她或许可以救其中一个人,但是需要约翰的帮助。
玉墨早年被自己的继父欺辱,像女学生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被迫接客了,她可不想这些可爱年纪的学生们,也变成自己这样。
女学生不想被鬼子糟蹋,所以爬上了教堂顶楼想要跳下去。约翰和歌女们赶了过来。玉墨说让书娟下来,她会替书娟去。
歌女们也纷纷表态,自己会替她们去唱歌,终于把她们劝了下来。
玉墨劝说着姐妹们,还说起了当初书娟救她们的事,终于,歌女们都同意以身相救,把这帮女学生都替换成她们。
她们扯下了窗帘,改大了学生服,一切准备就绪。歌女们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和学生们唠着家常,希望她们收好自己的东西,说有一天还要回来拿的。
谁都知道,她们这一走,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歌女们穿着学生装,唱着最红的曲子《秦淮景》,仿佛又回到了她们穿旗袍表演时的样子。
玉墨来找约翰,让他帮自己剪头发。
约翰不习惯给坐着的人“收拾”,所以玉墨躺了下来。玉墨漂亮的头发被剪掉了,看上去真的像一个女学生。接下来每一位歌女都剪了头发。
众人们刚高兴了一会,清点人数后才发现,少一个人。
乔治求约翰把他化成女人,这是教父给他的任务。
约翰拿来歌女和学生们的头发,给乔治做了一个假发。
乔治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他只想要完成父亲的梦想,保护好每一位女学生。
歌女们摔碎了镜子,用布做成了“刀子”藏在身上。
约定的时间到了,小鬼子们来接人了,歌人们被带上了车,开往了军营。
而另一边约翰的卡车也准备好了。
通行证是书娟爸爸用命换来的,只为见女儿一面,也只为了让女儿逃出去。
约翰告诉书娟,是她的爸爸救了大家。时间非常紧迫,女学生们藏进了卡车里,约翰开车带大家躲过了搜查。
女学生们终于得救了,那些进了鬼子营中的女人们,下落不明。
商女也知家国恨,对窗把那秦淮唱!
她们是普通人中,很容易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一类人,却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消除了人们的偏见!
没有人是可以被忽视的,秦淮河女人们做的贡献,即使不赞扬,也不要否定,我们并不知道她们到底经历了多么黑暗的日子,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不讥讽、不遗忘!
历史的终点,绝不是某个国家的沉默。
那段黑暗的日子,不敢忘,不能忘!
当年一封从南京发出的电报,“我军士气悲壮,人人抱必死之决心”,感动了全国同胞。
那些年纪轻轻就以身殉国的英雄们,即使对自己的小家有万般不舍,也纷纷冲上战场,和敌人决一死战,我们这些踏着他们骨血生活的“小人物”,怎能轻易忘记历史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