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阴影之下,微创求胜欲很强
近期因“支架行贿”风波成为舆论焦点的微创医疗,在不到一个月内连续发动了三笔收购。
10月4日,微创医疗公告称,以8800万欧元的价格全资收购德国Hemovent公司,并在5年内另付最高3500万欧元的里程碑付款,总价接近10亿元人民币。
Hemovent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俗称“人工肺”的ECMO,这是重症监护室里的“救命神器”。新冠疫情让ECMO名声大噪,但国内目前尚无企业能够生产。
至此,微创有望成为国内首个生产全套ECMO产品的企业。
不仅如此,9月中旬,微创还宣布收购其上游原料药企业,并在10月6日收购了一家带物业的企业,准备扩大研发场地规模,开发高端支架,减少集采带来的损失。
这几年,微创一直努力摆脱“支架+钢板”的传统业务构架。2018年,微创联手马云的云锋基金,斥资15亿港元收购了意大利LivaNova公司的心律管理业务品牌“索林”,即起搏器、除颤器等业务。
但这样的转型力度显然还不够。冠脉支架、球囊、骨科耗材,无一不在国家医保局集采的视野里,动作稍慢就可能直接“活埋”。
因此,微创有了近期接二连三的动作。
高价买下一家新公司 微创能否翻盘?
人工肺、手术机器人,都是微创医疗在高端医疗器械上的布局。
一台ECMO设备,价格在100到300万元不等,病人使用两周就需要20万元。2020年初,新华社发文称:ECMO需求暴增,这么重要又费钱的设备却完全要依赖进口,由美敦力、米道斯等国外品牌瓜分。
当时,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李伟松对媒体表示:国内对ECMO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尚未掌握,起到人工肺的作用的氧合器、人工心脏作用的离心泵很难国产化。
其实,除了在疫情等危急情形下,ECMO平时的使用需求也很大。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的数据,全国的ECMO仅有500台左右,距离国外每2到4万人拥有一台ECMO的标准,国内还有数千台的缺口。
微创医疗通过收购引进ECMO,不失为一个解决国产化难题的方案。
Hemovent公司2013年成立于德国,还是一家初创公司,并不算出名,其产品只在欧洲获批。不过,微创医疗企划和项目管理副总裁乐承筠认为:Hemovent公司在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有助于微创开拓欧洲市场。
当然,微创也保留了在中国引进ECMO的机会。
微创较早期孵化的手术机器人业务9月24日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但其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1年6月30日,微创医疗机器人亏损2.42亿元,并且还面临着达芬奇等其他手术机器人的竞争,未来商业化之后能否实现盈利还是一个未知数。
微创医疗尝试高端医疗设器械的探索,要能追上国家集采的开展进度。
自2020年底至今,国家已经组织了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微创医疗均有中标品种。人工关节的集采结果虽未落地执行,但冠脉支架集采已经对微创医疗造成了实际冲击。
2021年半年报显示,微创医疗亏损7.4亿元。微创医疗提到:冠脉支架集采带来的销量上升,没有完全弥补收入和毛利的下降。年报显示:其心血管介入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6683万美元,同比下跌了24.4%,其它业务则均有增长。
冠脉支架的“水分”并不稀奇。近日,一份涉及微创代理商的起诉书被曝光,一套微创心脏支架有1300到2000元的回扣。国家医保局一直希望通过集采斩断原有销售模式,这对目前的微创来说并不算好事。
集采内市场降成本 用产品空间换时间
转型高端医疗器械并非一日之功,在集采背景下,微创显然是希望用空间换时间,尽量延展自己既有业务的领域,避开集采的锋芒。
10月6日,微创医疗发布公告称:以6.5亿元收购上海寰博数码科技全部股权,并将该公司3万平方米的物业,作为福建科瑞药业的研发基地之一。
福建科瑞是微创的上游企业,主打产品是冠脉支架涂层药品雷帕霉素,一直向微创医疗供应原料药。9月12日,微创医疗宣布收购福建科瑞45%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并获得了该公司的经营权。如此一来,微创医疗就能降低冠脉支架的成本,从而集采中标的品种上减少损失。
不仅如此,雷帕霉素也是药物球囊的备选药物之一,信立泰已经在今年年初开展了相关的临床试验。微创医疗有了福建科瑞,支架和球囊的成本的预期下降,已经不言而喻了。具体能够降低多少成本,健识局向微创医疗求证,一直未能得到官方回复。
在8月的国家人工关节集采培训会上,健识局获悉:药物球囊也将要纳入国家集采范围之内。届时微创医疗的球囊产品就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也能弥补集采砍价后的部分损失。
当然,微创还有另一层考虑,其在公告中表示:收购福建科瑞股权可以完善供应链,也有助于支架进军国际市场。
根据微创医疗2021年上半年财报:微创上半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占比约55%,已经超过国内市场。截至2021年6月30日,微创的四款药物洗脱支架已经在33个国家或地区上市。
面对集采,微创医疗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转型的样本。
但是对于更多国内企业来说,微创的新模式可能无法复制。一方面,布局集采外的高端医疗器械,需要更多资金,小企业捉襟见肘;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一个参加集采的企业代表对健识局表示:除了几个业内龙头,很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并不看好国际市场。无论是技术、成本,国内企业与外资本身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不认可中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又没有消费能力,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输掉了集采,小企业面就直接面临生死问题。”上述企业代表表示。
文丨大卫
运营丨廿十三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