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突飞猛进,以最快的速度将GDP拉到世界第二。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经济体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大步向前。当各个方面的实力都达到世界级水平时,中国却始终没能研制出自己的航母。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其实是由瓦良格号改良而成的“辽宁舰”,而中国没有国产航母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高精度的高端数控机床,很多航母的零部件无法制造。对此,曾有人大放厥词说“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技术封锁真的能卡住中国脖子?未来中国又会如何发展?
一、日本机床的发展
我国航母被日本机床“卡脖子”并不是无中生有,在具体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从十七世纪起,欧洲就是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尤其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过后,当时的德国与瑞士在精加工业抢占了领先地位,那时的美国没胳膊没腿只能被称作“弟弟”。可美国的优势在于体量大,当德国在一战中成为战败国时,美国便将德国的大量研发人员带到了自己国家,着重加强工业,并成功在二战中展示了惊人的制造力。
同期日本制造业相比欧洲完全落后,一方面是没有国际地位,得不到技术,另一方面是被美苏揍得太狠。直到共产国际开始发展,美国为了制约以苏联、中国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才将日本作为桥头堡。日本在汲取欧美技术后,制造业才开始发展。
1889年,日本机床开始批量生产,随着技术的不断精湛,日本在数控机床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机床工业进入巅峰期,于1982年成为全世界机床产量第一的国家。随后,日本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刺激措施使日本机床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同时反复强调日本制造业要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
日本不仅注重产品质量,还十分重视技术方面的研发,这也使它在后来成为与美国、德国齐名的世界机床强国。日本的产业链虽然完整,可个别地方的综合实力与世界一流技术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底蕴。一开始日本是大力发展半导体,不注重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整个产业链有高有低,最低的就是高端制造业与大型机床。
二、被日本机床“卡脖子”
建国以后,国民经济刚开始恢复,机床的制造就成为了当时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1949年我国仅有1500个机床,然而中国却只用60年的时间就变成了世界第一的机床大国,追赶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虽然是制造大国,可中国制造的机床在精确性、稳定性等方面依旧不够,想要建设自己的航母或是发展航天航空就必须引进国外的高端数控机床。
中国机床发展问题百出,苏联停止帮助我国后,我们就只能自己研制数控机床。上个世纪80年代,日美两国签订《广岛协议》,这让日本制造业失去竞争力,中国现在的处境完全就是当时的日本。
之后国际上又出了《瓦森纳协定》,由西方几十个国家参与制定,其实就是停止出口军用产品,包括大型飞机主翼、高精密五轴、六轴大型高精密数控机床等。此协议出台以后,日本对我国防范更加严密,这让我国在国际上根本买不到五轴以上的数控系统。并且我国与外国机床大国合作多年,也没能获取核心技术,如此一来,直接影响到我国航母与汽车的发展。
日本得知我国机床受限,趁机在我国大发横财,将各种高铁、机床、半导体出口给我国,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被日本卡脖子的原因,毕竟我们的很多机床都是从他们那进口的。日本表面上卖给我东西,但却不怀好意,不仅实行技术阉割,还做出了将GPS绑定在内部、锁死系统内所有的高端功能等行为。后来,钓鱼岛问题爆发,我国与日本关系恶化,中国这才下定决心要自己研制机床。
实际上,日本的高端机床并不突出,中国会大量进口日本机床,无外乎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日本机床在中国市场发展时间早。他们在92年就与北京合资建立过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二是日本机床性价比高。一些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低端民企都会采用日本机床。至于为什么有人说日本机床在中国是高端市场,完全是那些精日分子吹出来的。
三、我国机床发展慢的原因
那么,我国的机床为何做不到像西方国家一样高精度呢?这种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我国机床从建国以后才开始发展,相比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跌在起跑线上。再加上欧洲国家在三次工业革命后,积累的经验技术非常丰富,这样一比,我国又比他们落后好几步。
第二,我国市场不认可国产品牌。就拿那些高端制造行业来说,大多数的产品生产加工都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但凡有一点点误差,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产品就会报废,损失谁有能承担的起?所以,为了避免意外发生,企业在选择时基本都会跳过国产品牌。再加上控制系统的提高是要有大量数据的,日本发那科一开始也是有问题,可他们的数据反馈得多,以至于产品问题越来越少,几乎取代了国产产品。
第三,欧美对中国实行倾销。当我国的实力只能做出来三轴时,欧洲不可能卖给我们五轴,等到我国能做出来五轴,欧洲又会对我国实行倾销,这样做直接会影响我国机床行业的正常发展。另外,我国机床行业落后跟人才流失也有很大的关系,机械行业工资不高很多人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干。
四、中国机床完成逆袭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机床与高端机床还存在差距,我国很多高端产业依旧受控于日本高端机床,要想摆脱束缚,发展航母事业,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我国的高端机床技术。
新建航母总共会用到几十种机床,包括重型数控机床、重型加工机床、重型油压机、重型切割机等等。日本机床以中低端路线为主,因此在我国航母的建设上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如果中国能自己完成重型机床的生产制造,解除技术封锁,就不会再出现卡脖子的情况。
现如今,我国重型机床生产公司越来越多,像重型数控机床,济南第二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都能生产,齐重数控跟华中数控可以生产高精度重型曲轴重合加工机床,武重集团可以独立研制航母螺旋桨的重型七连五轴联动机床等等,而目前中国现有全部的潜艇耐压壳都是山东机床厂制造的。
除此之外,大连德科、北京一机、江苏国光、东北齐重、上海机床厂等很多家国内企业制造的国产机床,都已经投入到了国防建设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军工项目逐渐增多,重型高端机床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华中数控与武重集团,产品从低端数控机床走到高端,工业级3D打印机、全球首款AI数控系统一应俱全,论技术比日本企业更胜一筹。
国产的重型机床不光参与了我国航母的建设,在“复兴”号的狂奔、歼-20的起飞、直20的起航、C919的升空和“天问”1号探测火星的升空中都可以窥见他们的身影 ,可以说国产重型机床为中国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中国机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重型机床技术如此优秀,未来就真的高枕无忧吗?当然不是,跟西方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产机床仍存在差距。像华中数控这些中国机床公司,在技术方面几乎可以跟德国西门子持平,可就是不被市场接受,更可怕的是很多国内企业,宁可花大价钱从国外购买机床,也不想买国产的机床。
国产机床企业在国内没有市场,只靠政府补贴,一年的净利润全用在政府的项目上,导致企业资金压力过大,同时还面临着欧美国家的偏见与政策上的阻挠,在国外市场更是发展不起来,因此国产机床的生存发展就成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我国的龙头机床企业一是没有市场,二是后续的生产制作资金不足,很难存续下去。
不仅如此,中国的机床以低端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主,产品价值低难挣钱,中端市场又内卷严重,高端没有竞争力,企业就算是出高工资也没有足够的研发人才,而且机床的产业链技术高低不平,企业能达标的配件太少,结果就是软件上手难、芯片集成化低、产品没有竞争力。
当然,有困难就有机遇,虽然解决机床的问题很难,可中国从不停止发展的脚步。要逆转这种局面只能从弯道超车,用大数据、智能化的优势将产业全面升级,鼓励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优先使用国内的新型技术,运用市场补贴,使利润正循环。
与此同时,政府适当放宽对科创板的束缚,鼓励芯片、冶金、化工等配套产业链的升级,以此突破欧美国家单一制造业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进人口,进行教育改革,逆流而上,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