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没有垄断,没有强买强卖,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一决定过程,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价格决定机制,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
既然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具体的定价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说,供给少,需求大,价格就高;反之,需求少,供给多,价格就低。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你所想!
比如说,让你去买菜,有可能,你买的菜,比老太太们买的贵,而且,还有可能短斤缺两。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需要引入一个经济学概念:价格歧视。
01 什么是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就是企业或商家把同一种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
比如针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身份地位、购买数量、地理位置等,收取不同的价格,可以简单理解为区别定价。
我们来举个例子:
ABC三个人都想买巧克力,预算分别是5元、8元、10元,假设一袋巧克力的成本是3元,卖家的定价统一为6元,那么只有B和C会购买巧克力,卖家分别可以赚到5元和7元
但是如果卖家能够知道ABC各自的心里预期,并分别定价,对A收取5元,对B收取8元,对C收取10元,这样一来,卖家的利润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买家也以符合自己预期的价格得到了物品。
02 为什么会出现价格歧视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价格歧视并不是贬义词,它是一种中性的定价策略,也称为价格差异化。
每个人对商品价值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于是,很多企业和商家就开始研究,如何让觉得价值高的用户,多付钱。所以这里延伸出一个“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它的公式如下:
消费者剩余=用户最多愿意支付的价格 - 商品实际价格。
这个公式比较好理解。消费剩余越高,意味着我们的操作空间就越大。每个人的“消费者剩余”都不一样,导致同一个商品对每个人来说会给他带来不同的价值。
对于一个特定的价格,过高的话会影响买这个东西的人数;过低的话可能入不敷出。
所以,如果我们把顾客分类,为愿意高价购买的定高价,为愿意低价购买的人定低价,卖家提供的产品就都能卖出,既不会浪费,也不会供不应求,可以找到最佳平衡点。
总之就是一句话:价格歧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而让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手段,不是一味的扩大生产或者提高产品价格,而是向每个消费者卖出潜在的最高价。
03 价格歧视分类
而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我们还能将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按人定价
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
在一级价格歧视中,产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用户心中的价值决定的。
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你出去旅游,景点周边的摊位上,有你非常喜欢的纪念品。老板对你打量一番,然后对你说价格500元,你认为有些贵,和他砍价砍到250元,然后你愉快的购买了。另外一名游客同样来到这个摊位,购买同一个纪念品。老板还是打量了一番,看到她身穿奢侈名牌,谈吐不凡,于是对他说这件纪念品800元,游客觉得不算贵,同样愉快的购买了。
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看人定价。
像私人律师、会计以及医生,在完全了解客户信息的情况下,也具备这种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价能力。一些从事私人高端定制的职业也属于这一范畴。
说实话,这种策略实现难度非常高,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因为判断的成本会比较高,很容易带来口碑的崩盘,不同的用户一旦信息统一后,很可能就直接把这家店拉入黑名单,甚至会使一家公司陷入严重的公关危机。
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互联网行业中如何运用呢?
我们来简单介绍几个例子:
做电商运营,可以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观察用户查看某一个SPU(商品品类)的频次,用户如果高频次的去看某一类商品,很明显他是有购买意愿的,只是还没有达到他的价格预期。
如果想要留住这个客人,可以采取降价策略促进该用户的转化。你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制定一个标准,比如:一周内用户持续访问某一个SPU 5次以上,那么我就对他降价。
京东、小红书的商家就运用的很好,通过兴趣观察法,观察用户对某一个商品的感兴趣程度,进行一级价格歧视。当然,评判用户对某个商品是否感兴趣需要很多维度,频繁查看只是其中一项判断指标。
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会捕捉用户的消费和查看习惯,为每一个用户建立数据模型。对每个用户模型施行不同的管理策略,比如涨价、降价、显示不同内容、提供增值服务等等。
我们再把视线转移到O2O或酒店、飞机预定等服务平台,根据用户对服务的急需程度,调整价格。
如果用户很急需,需要得到及时性满足,比如当天预定当天的酒店,那一定是非常急需,此时你可以以基础价为准,为本次订单涨价5%。
这就是即时性需求定价法,通过了解用户对一个服务的紧急程度,对用户进行特殊定价,用户会因为紧急需要接受小幅度的涨价。
这种策略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常用的闪送、外卖、打车以及各类本地生活服务,都是基于这种方法的商业案例。
看到这里,大家熟知的大数据杀熟,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
因为「熟客」消费频次、浏览时长等各项数据都比「生客」更多,平台拥有更多的信息去分析判断用户的购买力,从而给出不同的定价。
想要稳妥的实现一级价格歧视,最好把产品包装成某一类用户可接受的服务。如果两个人在APP上看到同一个商品标注了不同价格,对品牌的伤害极大,会失去用户信任,所以要慎用。
(2)二级价格歧视,按量定价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不同购买量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如果信息闭塞,商家难以得到买家信息,但是他们会推测,喜欢某样东西的人,消费频率会更高,每次可能比一般人要买的更多。如果买多件商品可以适当的降价,可能会刺激人们多买些自己喜欢的某样东西。
这就是按需求量定价,买得越多越便宜。
比如常见的两件8折,第2杯半价,满100元减40元等。在这种情况中,销售额增加带来的收益,是大于单个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减少的,所以总收益处于增长。
比如说你去旅游,景点周边的摊位上,有你非常喜欢的纪念品。你来到摊位前问价,老板告诉你85元一个,你说如果我买10个能不能便宜,老板很爽快的答应只收你800元,优惠50元;老板又说,如果你买15个我按一个60元给你,于是你愉快地购买了15个。
这样的模式,在互联网产品中也大量存在,团购就是典型的买的人越多越便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就是运用这个模式,把需要产品的用户们组合,并与供应商联系,通过大量的需求压低供应商的商品单价,通过社交网络以拼团的模式赋能,获得了大量流量。
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向的二级价格歧视。当然,与此相对应的,也有逆向的二级价格歧视,而在经济学中也确实存在着这个概念,也就是买的越多就越贵。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我说一个例子,大家肯定印象深刻,就是手机的流量套餐。一旦超过某个限额,费用就会上涨。
逆向价格歧视的本质是,让拥有高消费能力且不太在意“小钱”的人,支付利润最高的那部分。这类消费人群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及较多的“消费者剩余”,通过专门针对这群人,设计高毛利的产品模式,来赚取这部分人的钱。
这么一看,你会发现二级价格歧视,其实是在“歧视”有钱人......
这种逆向的定价策略,一般应用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对需求量大,价格敏感程度低的人收取更多钱,也是对资源的一种调配,我们对外拉新推广、产品销售冷启动的阶段也可以尝试这种策略。
(3)三级价格歧视,按类定价
三级的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价格策略。
当企业或商家掌握足够信息,或者对某类人的身份非常明确的时候,就可以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标签输出定价策略。
比如说乘坐飞机,普通舱和商务舱的价格区分,商务舱的乘客大多是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看重但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当这类人被贴上“商务旅客”标签之后,就可以定价更高。
再比如,学生和老年居民的意愿支付水平通常低于其他人(因为他们的收入较低),厂商可以建立对学生和老年居民的识别特征(通过学生证和驾照等)。针对学生和老年居民对商品打折扣......
还有一个即将来临的节日——双11。近些年双11活动的规则越来越复杂,很多用户反馈活动规则理解困难。事实上,复杂的玩法可以筛选掉不愿意花时间得优惠的价格不敏感人群,从而让他们以高于活动期间的客单价下单,也就增加了商户的整体利润。
三级的价格歧视是威力最大的。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掌握了更多关于消费者的信息,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被全面的记录下来,从而推出更灵活的价格策略。
可一旦消费者发现自己受到了价格歧视,便很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因此很多企业倾向于发放优惠券实现价格歧视,这样较为稳妥。
瑞幸咖啡就是通过判断用户的消费情况,针对性地发放优惠券。在发生购买行为后的一段时间,消费者被贴上“高付费意愿”的标签,很少给他们提供大额度优惠。当这些人很长时间没有活跃购买时,就会触发召回机制,以大额度优惠券引导下单。
04 关于价格歧视的思考
定价是一件复杂度非常高的事情,也是帮助企业盈利的关键点所在,不仅需要在工作中能获得丰富的经验积累,也需要涉猎各行各业,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去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数据升级了“价格歧视”,让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消费者剩余的榨取;另外,互联网信息同时也武装了消费者的头脑,让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明,具备了打破价格歧视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价格歧视,知道其背后的套路,同时也要看透商家的伎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运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