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大幕徐徐拉开,全市下岗职工高达100万。就业是民生之本,“人往哪里去”成为一道上海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
曾长期作为上海“母亲工业”的纺织工业,首当其冲站在了历史转折的关口——1992年利税降至13亿元,丢失了产业龙头地位,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密集方向调整迫在眉睫,但55万纺织大军如何分流,劳动力如何实现安全大转移?
1994年底,经市妇联牵线,市纺织局与上海航空公司决定在纺织下岗女工中招收空中乘务员,18名职工经过层层选拔实现了从“纺嫂”到“空嫂”的转身。“空嫂”上天,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吸纳纺织职工,一大批纺织女工实现再就业,成为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事件之一。
时任上海市领导强调,再就业不能仅靠政府一家托管,必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合力,为下岗职工离开企业到社会再就业建立“安全通道”。1996年,上海成立了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调动全社会力量,分流下岗职工。1996年7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纺织、仪电两个行业进行试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既不让下岗职工滞留在企业内部,又不简单把他们推向社会。
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为下岗职工搭起了一座“桥”,使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过渡期”:中心为他们保障基本生活,并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从技能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引导他们向区县分流、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生产自救或自谋职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门诊医疗费、社会保险费由中心承担,资金则由政府、社会、控股(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筹集。
两个中心正式挂牌运作的半年内,就有11.5万下岗职工进入中心,其中有5.8万人通过中心实现了再就业,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后,轻工、广电、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也采用相同模式,全市共建立了308个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解决国企职工分流的难题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到2001年,全市累计进入中心的98万下岗人员全部分流完毕,劳动力市场机制也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此后,上海又在全国首开先河,由政府根据劳动力市场显示的供需信息,拿出培训项目,向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网上招标,保证了每年至少有10万人次通过高质量的职业培训顺利获得就业。2001年,在总结再就业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国率先推出“4050工程”,重点安排40岁左右女性和50岁左右男性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并把原来政府大包大揽的“救济式”投入改为政府支持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开辟出了城市就业的新渠道。(记者 吴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