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根节气柱效果图。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供图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天是进口博览会倒计时60天,记者昨天提前探访建设中的进口博览会场馆和配套工程,各项工程建设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期”。
“进口博览会城建配套项目建设可分成场馆功能提升、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和架空线入地等三部分。”中国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江小龙介绍,上海市住建委(市重大办)正会同各相关单位抓紧项目建设,截至8月底,场馆改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9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类配套项目建设。
南广场将现“火树银花”
南广场是进口博览会的主宾进出通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如今广场建设已初露雏形,在入口处矗立24座高耸的“节气柱”。上海建工机施集团总裁助理贾宝荣介绍,节气柱内部设置LED彩色闪光灯,将呈现四种不同色调,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变幻;节气柱上端设计“四叶草”通体透亮灯箱,与节气柱相互辉映。节气柱两侧的会展中心外侧,墙面设计幻彩穿孔铝板格珊,已经全面亮相,在夜景灯光掩映下,将呈现出锦缎般流动的效果。昨天,上方包裹的塑料薄膜已被尽数撕去,露出真容。
节气柱下方的广场主体,将用花阵、树阵、旗阵“三阵”点缀。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景观提升项目施工经理汪正介绍,花阵主体以黄色系为主,从内向外侧逐渐升高,并由黄色过渡到橘黄色。大台阶中央,将用黑白两色石材拼接成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形态,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和黄色花海相映成趣。
在广场两侧,林立着52棵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形成树阵,烘托广场的庄严肃穆。树阵两边各布置4排旗杆,共计 202根,在秋日阳光下,各国国旗将迎风招展,色彩缤纷。
汪正介绍,本次场馆布置使用花卉数量共计170万盆左右,另准备一定比例花卉备用,保证盛会景观。由于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恰逢上海深秋,届时会展中心周边将呈现“火树银花”的效果。
场馆功能展示“大国风范”
据江小龙介绍,进口博览会场馆功能提升将 “对标一流”,体现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展示大国风范,其中部分环保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国家会展中心现有的西厅及4.2号馆,将改建成满足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平行论坛等需求的场馆。目前场馆改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整改、验收等工作计划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
迎宾大厅入口处,钛金板金属装饰外立面呈流线型往上方伸展,宛如“玉兰花开”。走进迎宾大厅,浓浓中国风扑面而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负责人介绍,大厅上方顶灯以“绽放”为主题,下方地毯用金线勾勒成如意祥云。在迎宾厅内置有一面中式屏风,饰以长城木雕和玉兰刺绣,呈现素雅、端庄、大国风范。
进口博览会主会场位于迎宾厅后方,共可容纳2000余人。上海建工装饰集团项目经理孔劲松介绍,主会场顶面由长约13米的复合铝板组装而成,呈现大气、流畅的视觉效果,拼装过程采用自动机器人遥控进行,这也是上海首次将机器人应用到装饰材料拼装。
在四个平行论坛区域,地毯上缀有“梅、兰、竹、菊”四图案,每个区域约可容纳800人左右,目前已完成场馆搭建、精装等工作。
环保是进口博览会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记者观察到,在会场角落摆放着白色的PM2.5空气处理器,上方彩色的指数不断跳动。孔劲松介绍,会展中心内部共摆设了四五十台类似机器,监测并处理室内环境,确保PM2.5等空气指数符合规范。
改建墙面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在外表拓印木纹,呈现木质的外观效果。拼接木材料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可能会挥发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使用金属墙面后能有效提升整体环保和安全度。墙面还能通过拆卸多次利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配套设施市属路桥进入“冲刺期”
目前,进口博览会周边 “主动脉”S26入城段高架沥青摊铺已完成,计划9月下旬建成通车。另一条“动脉”诸光路地道盾构推进完成,今年9月底前,将建成地面临时便道。
其余配套道路集中在青浦区和闵行区内,其中汇龙路闵行段和天山西路已建成,蟠龙路、汇龙路青浦段等已完成主体工程,9月中旬建成通车。徐民路、龙联路等项目9月中旬具备通车条件,其余项目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
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会展地下人行通道、会展下沉式广场段结构、装饰和机电安装基本完成。5号临时停车场地坪浇筑完成约95%,计划9月中旬建成投入使用。二层步廊东延伸结构已贯通,雨棚、栏杆等装饰装修工程正在施工中,计划9月底前建成。徐民路等部分配套项目绿化种植工作在10月中旬前完成,将有效提升景观效果和绿化种植成活率。
同时,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共43公里架空线入地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长宁区共有9条道路10公里,青浦区8条道路17公里,闵行区6条道路16公里尚在建设,徐民路、申虹路等架空线入地完成。计划9月底前,架空线入地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