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进入决赛 《悲喜同源》成必选

发布者:张书一
导读美国选手周颖在决赛中演奏陈其钢的作品《悲喜同源》。记者 蒋迪雯 摄“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首届比赛,经典中国作品《梁祝》成半决赛必选曲目;今年第二届比赛,陈其钢新作《悲喜同源》成为决赛必选曲目。从昨天开始,六位选手一一竞演这部中国作品。《悲喜同源》融汇东西方文化,包含深刻内涵,对选手的领悟能力提出高强挑战。比赛组委会也希望借助国际比赛的平台,推动中

美国选手周颖在决赛中演奏陈其钢的作品《悲喜同源》。记者 蒋迪雯 摄

  “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首届比赛,经典中国作品《梁祝》成半决赛必选曲目;今年第二届比赛,陈其钢新作《悲喜同源》成为决赛必选曲目。从昨天开始,六位选手一一竞演这部中国作品。《悲喜同源》融汇东西方文化,包含深刻内涵,对选手的领悟能力提出高强挑战。比赛组委会也希望借助国际比赛的平台,推动中国作品走向世界。

  经历丧子,在音乐中寻找出口

  决赛前,《悲喜同源》作者陈其钢来到上海,坐在观众席里聆听选手们的排练。因为此前肺部动过手术,陈其钢出现在公众面前戴着口罩,常常需要吸氧。一场采访刚进行不久,他就因身体不适而要求中断。

  陈其钢出生在上海,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4年赴法留学,被音乐大师梅西安收为关门弟子。他旅居巴黎多年,《逝去的时光》《蝶恋花》《五行》等作品常被世界各地的乐团演绎。中国观众真正认识他是在2008年,他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创作了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此后,他又为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谱曲。《悲喜同源》是陈其钢花费一年多时间写就的,去年10月由指挥家余隆率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首演。

  “我的人生,可能悲多过于喜。”陈其钢说。2012年,他遭遇人生大悲——29岁的爱子陈雨黎在瑞士苏黎世不幸遇车祸去世,他从此变得瘦削、沉默,整日以泪洗面。在他看来,剩下的人生只能变成回忆和纪念儿子的人生。一年后,他离开巴黎回到中国,搬到离浙江丽水市区数十公里的“躬耕书院”,过上了隐居创作的生活。还好陈其钢还有音乐,“对我来说,音乐是一个‘出口’”。

  阴阳、悲喜、得失,是陈其钢在《悲喜同源》中反复思量的。“人生的悲喜,其实就是得与失的问题。每个人都想得到,人是因得而喜,因失而悲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两面、有得必有失,得就是失,失也就是得。你所失去的,并不一定是彻底的失去。”通过音乐,他进行自我疗愈。

  没有范例,更考验选手实力

  首届比赛选曲《梁祝》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来说已是一个巨大挑战,要拉出中国风格,需要实力,也需要悟性。好在《梁祝》有许多不同的演出版本可以模仿,而《悲喜同源》目前只有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去年在北京首演的版本。然而,陈其钢连这个唯一的版本也不愿提供给选手。

  “文格洛夫也是本届比赛的评委,如果将他的版本提供给选手,所有人都会去模仿,那比赛就变成了看谁模仿得最像?演绎一部全新的作品对选手来说非常困难,我不想给选手设立任何标准,这样你才能看出一个演奏家到底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悟性,我也希望他们能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这对作曲家来讲,是非常兴奋的一件事。”陈其钢说。

  《悲喜同源》和《梁祝》还有一点不一样。《梁祝》中融入了许多中国戏曲的元素,需要外国选手对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而《悲喜同源》虽然作品主题取材自古琴曲《阳关三叠》,但音乐语言总体上更加国际化,可以说中外选手这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美籍华裔选手周颖很早就开始准备《悲喜同源》了。在她看来,《悲喜同源》不仅在技术上很困难,在情感表达上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了解到陈其钢先生是在痛失爱子之后写下这部作品的,旋律包含很多悲伤复杂的感情。我想,最重要的是用琴弦将复杂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音乐变得更有内涵和说服力。”(记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