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上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阶段上海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成效及下一步举措。
据统计,2016年3月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分别下降了22.3%、13.0%、20.5%;日均交通110警情数下降了23.8%,其中,违法停车、交通拥堵警情同比分别下降了44.5%、19.7%。市区主干高架路、核心商圈拥堵时间日均减少1小时以上,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普遍提速1倍以上。
监管信息秒级速度反馈
据悉,交通大整治以来,通过严格执法,全市239条黄线道路基本实现“零违停”,机动车乱鸣号、非法改装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严查严管交通违法逾期未处理行为,上门催告5.5万余名当事人、2.4万余家企业,直接裁决21万余起逾期未处理交通违法。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表示,公安部门还在全市城市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完善交通标志标牌1700余处;推进全市公交港湾式车站设置出租车上下客点4000余处,在公交站、学校、商业网点等处设置可临时停靠标线(黄虚线)1600余处;在停车问题突出住宅小区周边新增夜间道路停车场116处、停车泊位3268个,进一步方便市民群众出行和泊车。
按照“内环内全覆盖”的要求,交通大整治期间上海全面推进电子警察建设和系统升级,同步开展各类视频卡口的改造,依托高新技术实现对机动车 “违法鸣号”“不系安全带”“驾车使用手机”“不按规定交替通行”“不按规定避让行人”,以及“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的“电子警察”监管,并将监管信息以秒级的速度用短信反馈给机动车驾驶人。
据悉,公安部门还会同交通部门、相关企业互联共享长途客运、危化品运输、渣土运输等重点车辆GPS动态监控数据,并运用车辆实时运行数据依法查处超速、凌晨时段违规运营、闯禁区等交通违法行为。
强化“非现场精准执法”
据介绍,接下来上海将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3个维度全面发力,不间断开展全市性集中整治和“短、平、快”突击整治行动,依托“精准警务”,不断加强社会调研,聚焦快递、外卖等非机动车违法行为高发行业,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突出违法,以 “全覆盖”“零容忍”标准依法严格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据悉,上海正在抓紧建设“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为信号灯加装复合视频检测器、后台汇聚数据等方式,实现完整、全面、立体的交通泛感知能力,使路口信号控制方案能根据交通流状态进行动态、实时的精细化和优化设置。
上海还将推广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应用,运用技术监测行人过街状态,提示过往的机动车停车让行;同时拓展“电子警察”执法功能集成,提升非现场执法管理效能,依托高新科学技术强化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非现场精准执法。
此外,上海也在探索研究“电子标识”等技术在非机动车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推进共享单车数字化执法试点,实现非机动车源头管理。据介绍,目前上海共享单车约有100万辆,其中89万辆已经开始实施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