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少儿体育开放日活动中玩橄榄球。
嘉定新城“全民健身日”活动中,一名小朋友在教练指导下练习桨板。
孩子们在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中玩趣味篮球。(均 记者 邵剑平 摄)
近期路过虹口足球场的市民会发现,久违的篮球场回来了。市民刘先生说,他读高中时曾在这里打篮球,后来篮球场变成停车场,篮球记忆就此封存,“如今看到篮球场又回来了,还有新潮的外观设计,有种莫名的感动”。夜幕降临,球场灯光亮起,一群热爱篮球的年轻人活力四射。
今天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作为智能互动运动场的洛克公园虹口足球场篮球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同时,申城还将有 57个市、区级公共体育场馆,近千个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房、市民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上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市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作为上海体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会从中得实惠、获健康。
形成15分钟体育生活圈
随着市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上海为市民送上一系列体育健身福利。近千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体育设施中,部分经营性场馆也积极参与,为市民提供免费开放时段。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体育健身设施常年向市民提供公益服务。
在杨浦区殷行街道,原本百姓健身房因经营不善乏人问津。在精准定位健身人群、引入科学健身指导后,全新打造的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让百岁老人、残疾人也能走进健身房。63岁的余阿姨十多年前因医疗事故导致脊神经损伤,右下肢功能障碍。通过采取抗阻为主、有氧为辅的训练,余阿姨步行能力得到改善,增强了自信心。在残疾人运动健康专区,记者还看到一名坐轮椅的老人,通过轮椅律动的被动式锻炼,实现机能康复,提升生活质量。采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市民在中心通过APP付费成为健身房会员。中青年健身区全天卡每月收费199元,白天公益时间段和专为老年健身者打造的乐活空间每月收费99元,日均仅3.3元。很多社区老人把去健身中心当成每天的必修课。
近年来,上海各级体育部门积极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全市体育场地面积逐年增长。各级政府每年将社区体育设施纳入政府实事项目,截至2017年底,本市累计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3103个、市民球场473处、市民健身步道639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8个、市民游泳池35个、市民健身房16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64个,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让市民爱健身、会健身、乐健身,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得与市场对接。从去年杨浦体育中心成立全市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市民健身房,到五角场街道第一家社区型“互联网+”市民健身房,再到殷行街道第一家精准服务全人群的社区市民健身中心,杨浦区通过政府搭台提供场地、引入乐刻体育和尚体健康科技等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在体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上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
虽然全民健身日有免费大礼包,但场馆经营在保留足够公益时段外,还需要算经济账,要讲效益。为了让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更专业、更人性化,吸引经营性体育设施作为社会力量缓解市民健身需求,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将经营性体育设施单列一章,体现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体育设施向社会公益性开放。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形成15分钟体育生活圈。
市民体育消费刚刚起步
在嘉定新城(马陆镇),还出现了全家齐上阵的和谐画面。
嘉定西云楼祥云广场,别开生面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快闪拉开“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序幕。蜿蜒河道上,有人在水上进行桨板运动表演;篮球、搏击、网球、弄堂游戏等多项活动吸引周边居民参与。随着这个地区大型住宅小区不断建成,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逐渐凸显。西云楼作为一个大型综合商业体,在定位之初通过市场调研将体育作为主打品牌,打造体育示范街区,有意识地布局体育机构入驻。
以普利吉篮球俱乐部为代表的一批体育商家,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定期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让市民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空间,享受体育机构的专业服务。如今,嘉定新城的大融城、宝龙广场等大型综合商业体也积极参与日常体育活动,发挥体育资源优势。嘉定新城(马陆镇)把全民健身活动引入商业体,尝试通过体商结合的方式,扩大体育运动和普通市民的接触面,形成跨界融合的新型业态,丰富全民健身活动载体和形式内容。
让更多人参与运动,提升健身意识,才能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提升体育消费。目前,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2.2%;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市民占84.0%。数据表明,跑步、快走(健步走)、骑自行车、羽毛球、游泳、篮球、力量健美、徒步登山攀岩、乒乓球、舞蹈类居市民参与的体育项目前十名。
良好的体育消费,首先来自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市民王先生是名跑步爱好者,最近迷上铁三运动。“从原本运动服和跑鞋的主要消费,到购买公路车等铁三装备,一下增加了好几万元,可还只能算是入门级。”除了运动装备,体育培训、体育观赏都是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民体育的消费刚刚起步,结构比较单一,引导市民多样化的消费,将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关键。
上海体育学院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认为,随着市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健身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对智能化、数字化、娱乐化也有了更高要求。比如24小时市民健身中心丰富了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共建共享的“互联网+”健身实现智能化管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有助于引导市民体育消费理念,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点。(记者 秦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