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公开质疑同行“蓄意诱骗治疗”,引起医疗圈关注的张煜医生6月25日在其个人认证头条账号连发两篇文章,称多数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2000元/月就足够,同时指出患者要警惕不良医生把其当小白鼠。
指出多数晚期肿瘤治疗费用2000元/月就不错
张煜医生在文中指出,目前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将许多药物价格一降再降,比如国产PD-1卡瑞利珠单抗既往19800元/支,自费,现在是2928元/支,并且在多种实体瘤比如肺腺癌可以报销,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明显下降,因此,更多的人也能看得起病了;但是由于癌症依旧是花费较大的疾病,再加上有过度检查和治疗,因此,要让肿瘤患者识别和避免过度治疗甚至错误治疗的花费。
张煜医生强调,绝大多数晚期肿瘤都难以治愈,主要目的都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中位生存期一般在1-3年之间。当然,也有治疗效果特别好的患者,生存期更长一些,现在得益于靶向和免疫药物,5年生存率还在不断的缓慢升高。晚期肿瘤患者的花费和生存时间有关,通常都是活得越久,花费越高。
张煜医生在文中表示,如果将月治疗费用分为5个等级,A:2000元/月以下,B:2000-5000元/月,C:5000-10000元/月,D: 1万-5万/月,E: 5万以上/月。
月费用越高,可使用的治疗方案也就更多,可尝试的药物也越多。但是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晚期肿瘤患者,月花费在2000元以内就可以完成标准方案,取得不错的疗效。当然,这只能保证大多数晚期肿瘤的化疗方案,在一些情况下,某些实体瘤比如胰腺癌、膀胱癌需要用的伊立替康或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确实不是这个费用可以负担的,这些即使是用国产化疗药,也需要数千元每周期,并且经常是自费。
但是张煜医生强调,高额的花费有时并不是必须的,可能存在过度治疗。因此他建议,对于大多数肿瘤类型,A级经常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尽量先按照A、B的等级来花,不超过C,没有特殊的情况,A、B、C级别就足够了,能够让晚期患者接受到相当不错质量的医疗。另外,即使患者都按照E等级来花费,有时候和A级的差别其实不大,合适的时期选择合适的药物更重要,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昂贵的药物。
比如如果按照指南的推荐标准治疗,在很多情况下,晚期胃癌和胰腺癌,AB和E级别的差别都可能到不了3个月。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E级的生存期会远远胜出,比如有位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一种昂贵的特殊靶向药物很有效,AB级的费用都无法负担,那么E级花费的患者的生存期会明显升高。此外,对于富裕的患者,虽然有钱想怎么花都可以,但建议最好遵守指南,也别乱用药物,即使接受超出指南的治疗,也需要充足的理由,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而对于经济条件欠佳的患者,如何用有限的花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张煜医生还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 1、尽量不要做昂贵的检查,比如PET-CT,在没有手术指证无法治愈的情况,普通CT和MRI已经足够。
- 2、月治疗费用在ABC等级(也就是低于1万/月)的患者,不要做自费的NGS测序。当然,可以承担D级及以上花费的患者是强烈建议做的,并且考虑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寻找尽可能延长生存的机会。
- 3、不要盲目的使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请按照指证使用。
- 4、可以考虑先不做PICC或输液港,除非血管条件太差或者方案需要。
- 5、增强免疫的药物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也可以不使用。
- 6、营养支持首选口服肠内营养粉,不需要选择那些昂贵的营养补充剂。
- 7、寻找靠谱的临床试验,一旦有机会,强烈建议加入。
- 8、如果到了肿瘤终末阶段,尽量别考虑ICU的生命支持治疗,把握住时间,有质量的活着和陪伴家人。
提醒肿瘤患者需要警惕的医生
除了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张煜医生还对“部分高危复发的术后病人,可以不按照指南走,除了化疗,可以更激进的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以减少复发转移”的观点进行驳斥,称这种行为是把患者当成小白鼠,并介绍了患者应当如何警惕这类医生的办法,
他强调,为什么探索性研究都建议临床试验?因为我们的医学前辈早就发现医生在医学上的自主探索经常会给很多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甚至缩短生命。所以才设计临床试验要求一位医生的治疗新方案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张煜医生认为,尽可能保障受试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个医生的基本职责,理应给予患者和家属知情权,由患者和家属自行决定是否进行。而新方案的使用大多数是医生独自决定,觉得患者应该加就得加,这像不像小白鼠?张煜医生表示,如果一位医生按照“我觉得”三个字就去胡乱加药,这是明确地把患者当小白鼠,是不符合医学的严谨精神的,宛如儿戏。
张煜医生指出,如何警惕这类医生很简单,当被医生推荐进行昂贵的靶向或免疫的时候,询问两个问题:这些治疗是权威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么?无论回答是什么,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加了这些靶向和免疫后,有临床数据说明能够改善多少生存期么?如果医生回答不了,建议再找另外一位医生咨询。
张萌 整理自头条号@张煜医生《2021年6月25日 肿瘤患者需要警惕的医生(1)》、《国家为民众减轻的负担以及晚期肿瘤患者到底要花多少钱》
在癌症患者死亡原因中一直有这样的言论:死于癌症的人,1/3是吓死的,1/3是治死的,只有1/3是病死的。对于这句话,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编辑,畅销书作家凌志军深有体会。
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且出现脑转移。经过国内各方名医会诊之后他几乎被一边倒的断定活不过3个月。但在这5年后,他完成了《重生手记》。
《重生手记》讲述了他作为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艰辛历程,他希望通过传播自己的癌症治疗经历给中国千千万万癌症患者一些启示,一点帮助。
“癌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凌志军《重生手记》
凌志军说:“我们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遇癌细胞的侵袭,而在于我们被中国式的癌症观念包围着,同时还接受着中国式的癌症治疗。”
何谓中国式癌症?
凌志军解读为:它包括中国癌症治疗体系可能存在的致命弊端,对癌症认识存在的致命偏差、错误的治疗方案,以及过度化疗、过度手术。
300元挂号费,3分钟门诊
2007年2月,凌志军因病入院。医生在他的颅内发现两处疑为肿瘤的病灶,两天后又在左肺发现肿瘤,由此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医生认为他活不过3个月。凌志军在他的《重生手记》中描述了这次诊疗过程。在花了300元的挂号费,并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终于见到了一位国内知名外科专家。
在后来的记者采访中,他这样描述:
“耐心等了3个小时,终于在下班前几分钟见到了他(知名专家)。他只看了我一眼,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核磁共振片子上。我当时强打精神,试图叙述我突然发作的症状,可是他对我的话不感兴趣。他的热情似乎只在向他对面的年轻医生侃侃而谈,对我视而不见。
我发现,他不相信病人,只相信机器,相信那张没有色彩、温度和生命的胶片。当我妻子急切询问颅内和肺内的占位是否有联系时,这位专家却带着嘲弄和不屑反问一句:‘你想让它有联系,是吗?’我没有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回答一个他也说不清的问题。”
在观看了几张胶片后,专家认定凌志军头部病灶为“转移瘤”,必须立即手术。
“如果不马上手术会怎么样?”凌的妻子问。
“不手术?那就等着呗!”专家回答。
等什么,不言而喻。
凌志军看表,发现诊断过程不过3分钟。
“那天,我和妻子在忍受了路上颠簸、漫长等待和期待之后,得到的仅仅是一张‘专家门诊挂号费票据’,以及一篇‘演讲’,一个‘问号’和一个模棱两可的‘待除外’诊断。有了这一番经历,我才意识到,原来病人的倒霉事还不只是疾病本身。”
记者:一个医生对待病人的方式,会对病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凌志军:医生对于病人的影响力是迅速和压倒性的,特别是那些拥有专家头衔,每次收取高额挂号费的医生。病人本能地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希望或者至少是安慰,可他们的话大多会让病人感到绝望。在我的经验里,轻率、傲慢和自以为是是导致一个成功者犯错误重要的原因。我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样的医生手里。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在增加,而在中国,中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在过去30年几乎没有提高。
1/3的癌症患者死于过度治疗
后来凌志军在比利时从医的妹妹,找了一群外国专家会诊。国外专家的会诊结论是:脑部病灶有50%的可能性不是肿瘤,或者只是良性肿瘤;脑部与肺部病变没有关系的可能性更大。
凌志军还拿到了2008年上海抗癌协会学术年会上公布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有80%的癌症晚期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者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全球肿瘤患者有1/3死于不合理治疗;因为“过度治疗”盛行,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
过度治疗会破坏患者的正常器官、组织和机能,……结果就是,患者迅速衰竭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加快了死亡进程。
面对医生的死亡判决,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腰包
凌志军从患癌到治疗癌症后,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改观,同时改变的,还有对待癌症的态度。凌志军写道:
“千万不要仿效我的方法……但的确有一些事对所有病人都是相通的,即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应当接受的治疗,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不应当接受的治疗。面对医生的死亡判决,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腰包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