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3日电(桑彤蔡可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创新的崛起,金融科技在体验和服务上优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金融服务,让支付、投融资、银行理财等服务更高效精准,重塑了新的金融业态。众多银行开始重视技术,追求智能化、自动化,让科技赋能。
交通银行副行长沈如君在“2018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智慧化的社会认知度得以提高。新兴科技已在实体行业以及电商金融服务、政府监管等方面得到革命性的应用。
“金融作为整个社会的关键环境,正在面临着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体系的变革。”沈如君说,从目前来看,传统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包含三个阶段,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金融业普遍经历了金融信息化和互联网金融阶段,而金融科技则是以新兴技术渗透到金融活动的各个领域,并实现营销方式、服务体系、风险防控、日常管理等创新。它能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余红永看来,传统银行习惯现场调查为授信依据,风控成本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大量分散小额的客户要求,更多将注意力放在资产比较高的客群。而金融科技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与传统银行互补发展,不仅能够降低消费金融业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一些长尾客群,比如说蓝领,大学生等人群的金融需求。其服务具备了小额、高频、快速、灵活的独特优势。
因此,众多银行开始重视技术,追求智能化、自动化,让科技赋能。颠覆和对抗显然不符合发展潮流,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有着截然不同的基因和优势,扬长避短、合作共赢已是发展的主旋律。
南京银行数字银行管理部副总经理丁晓平直言,金融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银行业的合作,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项目、科技、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深度的战略合作。比如南京银行和BATJ四家公司,不仅仅在科技和平台上面合作,同时也有互联网业务的深度合作。
此外,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如果采用传统的项目外包形式,显然已经不合适了。对于这种创新性的项目和课题,更加适合采用研发基金或者共创探索联合实验室的形式。这是金融科技对于银行业和金融赋能的一种新模式。
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介绍,兴业银行先后建立数据分析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区块链小组,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充分运用到信用风险评估、精准营销、投资理财、合规内控和网点服务等领域。
“上半年我们与微软公司签署了在人工智能、金融云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还和包括腾讯、阿里等诸多领先科技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外部合作伙伴构建打造共赢生态,是开放银行建设的重要方向。” 孙雄鹏说。
在苏宁银行首席财务官王景斌看来,金融科技在赋能银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将带来了诸多的变化:第一,架构变化,金融云驱动“云上轻型银行”;第二,交易变化,区块链打造可信金融互联网;第三,风控变化,基于微数据的集成学习风控是未来趋势;第四,媒介变化,生物特征识别推动无感知交易时代来临;第五,交互变化,智能语音有可能成为金融交易新入口;第六,场景变化,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第七,生态变化,金融科技让金融生态交互和渗透更加频繁;第八,角色变化,技术驱动银行成为“全连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