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上热下寒证。
很多粉丝朋友反馈:
既有口腔溃疡,口燥咽干,眼干耳鸣,头晕失眠,牙龈漫肿,烘热面赤,口苦口渴,便秘或大便不成型,小便黄,舌质红等上热症状。
又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胃脘冷痛,大便不成型或便秘,关节冷痛,喜温喜按,夜尿频等下寒症状。
用清热泻火的药之后,舌头发白,齿痕明显,食欲减退,大便不成形,中下寒的症状加重。
用温热的药之后,口干,口渴,便秘,上热的症状又会加重。
这种上热下寒的“矛盾”症状,该如何是好?
首先要辨别这里的热是真热还是假热!
中医是如何辨别真热假热?
如口渴,但又不想喝水。
身体虽然很热,但是又想穿衣服。
舌头虽然有点红,但是胖嫩。
脉摸起来很大,但是用力按却无力。
一般符合以上情况,可认为是真寒假热!
形成真寒假热的上热下寒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肾中真阴充足,则真阳潜藏于肾中,守位而不上越,以发挥肾阳的温煦推动作用,即“龙潜海底,雷寄泽中”。若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过度损耗肾阴或者肾阳,则易出现肾之阴阳失衡。
若肾阴亏损,真阳不藏,离位浮而上越,成为“龙雷之火”,则可见以上“虚热”症状。真阳上越,下焦肾阳则不足,故见“下寒”症状。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在治疗方面应以滋养肾水,引火归元为法。
而引火汤则是滋补肾水,引火归元的一首常用方。
引火汤出自陈士铎的《辨证奇闻· 卷三·咽喉门》。
本方组成: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巴戟天,茯苓。
虽然原方记载多用于治疗因肾水亏虚,水不济火,相火浮越于上的“阴蛾证”。
但是,临床上,我们遇到属于肾水亏虚,水不济火,相火浮越于上病机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慢性咽喉炎、痤疮、头痛各种慢性复杂疾病等,都有选择本方的机会。
关于引火汤治疗“阴蛾”的机理:
《辨证奇闻》原文是这样说的:“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正常情况下,真阳潜藏于真阴之中,藏而不露。若真阴亏虚,阴不制阳,真阳不潜则上浮,下焦真阳则不足,容易出现以上“上热下寒”的症状。
所以,如果说引火汤只能用于治疗“阴蛾”病,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临床上本方对符合“ 肾水亏虚,水不济火,相火浮越”病机的疾病都有应用可能。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
引火汤的配伍机理。
陈士铎认为:“水得火之气,则水尤易生”。
所以,引火汤最关键的核心药对是补肾水的熟地黄,和温肾阳的巴戟天。
(1)一阴一阳,阴平阳密:熟地黄,巴戟天。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
熟地黄最常用的功效是补肾精,补血,适用于肾阴、肾精亏虚、血虚者。
《备要》云: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聪耳明目。
王硕云: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 。
《撮要》云:熟地,能使虚阳归宿丹田。
肾中藏有肾阴肾阳,肾阴虚,真阳无制,则真阳上浮,下焦阳亦虚,故只用熟地滋补肾阴,不补肾阳,则下焦阳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且阴阳互根,阴得阳助才能源泉不绝,故用巴戟天温下焦肾阳,一阴一阳,可使阴平阳密。
巴戟天,味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之效。
可治疗肾阳虚、精血亏虚引起的一些列病症,特别是因肾阳虚导致风湿邪气流注筋骨关节的虚实夹杂者,可有标本兼治的效果。
《神农本草经》云:巴戟天,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别录》云:巴戟天,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
《正义》云:巴戟隆冬不凋,味辛气温,专入肾家,为鼓舞阳气之用。
巴戟天虽为温肾助阳之药,阴虚火旺者不宜用之,但巴戟天温润多汁,温而不燥,且有君药熟地黄补阴以制阳,实为阴阳平补的黄金搭档。
熟地补下焦肾阴、肾精,巴戟天温下焦肾阳,一阴一阳,使阴平阳密以治本。
肾阴虚,阴不涵阳,则肾阳不潜,虚阳上浮,巴戟天温下焦肾阳,但上浮之虚阳怎么办?
于是,引火汤中又佐以了麦冬、五味子。
(2)滋阴清虚火,收敛降浮阳:麦冬、五味子。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功可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李东垣云:麦冬苦寒,滋燥金而清水源。
《求真》云:热血妄行,用此则能即止。
所以,用麦冬旨在滋阴润肺,滋肺阴以生肾水,肺五行属金,肾五行属水,肺金为肾水之母,故麦冬用意一则滋肺阴以清上焦浮火;金生水,助熟地滋肺阴以潜真阳,一举两得。
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
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
本方用五味子,因其能收能补,能收降浮火,补养肾阴。
《经疏》:云:五味子,主咳逆上气,则专以肝肾不纳,气不归元而泛溢上逆者言,得此酸收摄纳而逆上自已。
《别录》云:《神农本草经》所谓五味子“除热”,则阴虚内热得此益阴收摄,而热自除,与实热之宜于凉泻者不同。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惟五味既能敛肺金之耗散,而又收摄肾气,上下并治。
方中用了麦冬滋阴同时清虚火还不够,还得把虚火往下收,使虚阳下潜于真阴,故用具有收敛下降的五味子,既取其敛降之性,又取其滋肾宁心之用。
所以,麦冬与五味子搭配:
共同点是:两者都可滋阴。但前者偏于滋肺阴,后者偏于滋肺阴。
不同优势在于:麦冬因补而可清虚火,五味子补的同时具有酸味敛降之性。
共奏滋补肺肾之阴,清将上越虚阳之效。
熟地滋阴而粘腻,巴戟天温补而易助热,麦冬润肺阴而清补,五味子滋肾水而敛降,虽然一阴一阳搭配,一清一降相伍,但是滋补及酸涩之药,容易凝涩气机,故用通利之茯苓。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水湿证,也常用于滋补方中,以佐治滋补药的滋腻之性,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本方用茯苓,即旨在通利三焦水道,防止滋补酸涩药凝涩气机,协调上下阴阳,使上逆之阳热下潜于肾。
正如《辨证录》云:“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
《崇原》云:茯苓位于中土,灵气上荟,主内外旋转,上下交通。
所以,这里用茯苓并不是简单的健脾祛湿作用。
简单总结:
上热下寒的实质其实以上有虚热、下有真寒多见。多由于真阴亏损,阴不涵阳,虚阳浮越于上,真阳亏虚于下所致。
常用陈士铎的引火汤加减治疗。本方熟地补肾阴,巴戟天补肾阳,一阴一阳,可使阴平阳密而治本;麦冬养肺阴而清补虚火,五味子滋肾水而敛降虚阳;茯苓补中寓通,可使补而不滞,敛而不涩。
诸药配伍,用药精简,旨在引虚火下潜肾中,阴阳同调,肺肾共治,补阴而不滋腻,补阳又不伤阴,使阴有阳生,阳得阴潜,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