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罗中立父亲值多少钱(缘起缘续大巴山)

发布者:金原林
导读《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成名之作,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伤痕艺术”的潮流中令人瞩目。这件作品与罗中立的农民情结息息相关。其创作过程也是几经波折。罗中立虽然没有出生在农村,但对他农民的生活,对广大农村有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成名之作,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伤痕艺术”的潮流中令人瞩目。这件作品与罗中立的农民情结息息相关。其创作过程也是几经波折。

罗中立虽然没有出生在农村,但对他农民的生活,对广大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进行这次创作的灵感,就是在大巴山的农村找到的。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大学时代的罗中立

大巴山里的老农民

1968年,15岁的罗中立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他志愿报名到大巴山区的达县钢厂工作。在一次实习中,他第一次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家,走进了大巴山。

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罗中立正苦于构思农民的形象。甚至在去厕所的路上,顶着呼呼的寒风,他还在脑海里忖度着所有关于他对农民一生的记忆。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大巴山民写生

忽然间,他看到厕所旁的小棚子里,有一个农民在昏暗的灯光下抽旱烟,守护财物一般在看守着粪坑。当时的粪肥都是集体所有,每个粪坑都有专门人员看守。那个守厕所的老农,看得出是一个非常老实、厚道的老人,他的眼神和抽烟的动态在昏暗的灯光下使他的内心产生了一阵猛烈的震动。那种同情和怜悯很长时间一直停留在脑海里。这不就是他一直想要找的农民题材吗!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老人素材

他兴奋的跑回家后,立刻把这种感觉记录了下来。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他一直都在画农民和粪的这种构图,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图。这时他的构思和构图已经决定下来了。但怎么画的形式他还没有找到,所以罗中立一个人又到大巴山去了一次,收集了一大批关于老头的形象素材。其中很多都是写生的,也有照片,目的是寻找他心中的那个农民形象。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邓开选老人

当时知青下乡的规矩是,由公社的干部念一个名字,老乡领走一个同学。邓开选老人就是那个把罗中立领回家的人。当老人领着他进屋时,满屋都是旱烟的呛人的刺鼻的味道,在座的人都睁大着眼睛,非常地兴奋的看着他。而在那群里面,邓开选老人却很沉静。他包着白头巾,留着长胡子,吸一根很长的旱烟。但是他一说话,周围人对他敬重,就让罗中立知道他是这个村里面德高望重的一个人。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老人素材

几度易稿

刚开始构思的时候,罗中立想要表现的是农民、肥料、土地、粮食的主题。因为农民是城市人的衣食父母,是农民在养活这个国家。围绕着这样的思路画了一圈后,他在原有的构图上进行了放大处理。

到第二稿的时候,他给这件作品起名叫《粒粒皆辛苦》。画面背景是丰收的粮食,农民在晒场上捡剩下的粮食。但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些情节化,他最初的设想是要把农民放在中华民族历史这个分量当中的,所以显得还不够厚重。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草稿之一

有一次,他把《粒粒皆辛苦》画中的老农民的头像用画框框起来了。这时候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画一个农民头像的特写不是更有分量吗!不是更具有中国农民的代表性吗!当即,他就把所有多余的东西全部去掉了,这样就算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现在画面上人物的身份也明确了,于是罗中立就决定画一幅巨大的农民肖像。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绘画中的罗中立

那时无数大巴山农民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已经升华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形象了,他越来越深刻地认为只有他们才是历史的主人。在这种思想的鼓励下,他就毫无顾忌地采用了高2.80米,宽1.78米这样过去只属于领袖画像的尺寸,来描绘一个农民。这在当时其实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神”的时代的结束,普通人终于成了时代的主角。这幅油画,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创作各阶段的草稿

废寝忘食的创作

1980年夏天,罗中立在一本《国外美术资料》杂志上看到了关于“照相写实主义”的介绍,第一次知道有人这样绘画,他十分激动,当下就开始着手按照他想象的样子进行了创作。但当他真正见到查克·克洛斯的画时,发现查克的画法和自己还是不同的。那个时候,他把这幅画命名为《我的父亲》。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绘画中的罗中立

画《我的父亲》的时候正值夏天,重庆的温度已经达到了40℃,罗中立每天就光着脊背穿一条短裤在宿舍里面画画。那时候没有电风扇,白天和晚上都只能开着窗户通风。完全进入状态的罗中立没日没夜的画画,晚上为了凉快就睡在水泥地上,连吃饭的时候都是看着画布吃,吃完把盆子往旁边一扔就继续画。整个暑假,罗中立每天就这样憋在学生宿舍画画。有一次,住在他对面房间的唐雯打篮球回来,满脸都是汗水。恰巧罗中立正要画“父亲”脸上的汗珠,就把他叫进屋观察汗水在脸上流淌的样子。“那个汗珠是照着我画的”唐雯说道。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素描稿

一件作品要送交全国美展需要三个审核步骤,学校初选,全省筛选,最后才是全国范围的选拔。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主席李少言建议在“父亲”耳后加一支圆珠笔,以表现他是新中国的农民。后来围绕这支笔要不要加上,有很多的争论。比如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的评委吴冠中就建议他去掉那支笔,并且更名为《父亲》。最后这幅画拿到了金奖。

缘起缘续大巴山——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父亲》成稿

不论时代在《父亲》的画布上埋下多少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它确实是“文革”后最早出现的观念性作品之一,也突破了当时国内画界对于写实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以充满灵气的方式借用了超级写实主义。同时,它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画人物的大头像模式,一批艺术家从此开始绘制巨幅头像。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民艺术家”!

图文编辑:繁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