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制动」俗称为手刹,不过制动器的控制方式实际有三种。
- 手刹拉杆式
- 左脚踏板式
- 电子按键式
曾经最常用的是手刹拉杆,由于应用的时间最长,所以喜欢这种制动拉杆的老司机最多;但是这种驻车制动器其实是最差的,也是用起来最麻烦的类型,而且会破坏中控台的整体美感。
因为手刹拉杆不能太短,否则控制起来会很费力;较长的拉杆自然不够美观,占用的空间也会比较大,扶手箱总会被拉杆占用¼~⅓的横向空间。
于是为了美观则出现了“踏板式驻车制动器”,早期的自动挡汽车有一些会使用;由于自动挡汽车只有两个踏板,这就给驻车踏板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在左脚踏板休息区的上方设计出一个小小的踏板,车辆停稳踩一脚驻车、准备起步的时候踩一脚解除,控制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只是这种设计无非是把手刹拉杆挪到下方,能起到的只是让中控台更美观的作用,在制动安全方面并没有任何提升;甚至会有些下降,因为应急刹车的时候很难养成用左脚踩刹车的习惯。
“手拉脚踩”只能制动后轮
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
不论拉杆还是踏板都是设计在前面,可是控制的制动器都是后轮的哦;这就决定了应急制动时用起来会很不安全,错误使用手刹很有可能会“漂移”(实际为甩尾)。
汽车玩甩尾特技的操作很简单,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握住手刹拉杆,想要一次成功可以先急转方向盘随即拉起手刹到抱死状态;急转弯会让车身侧倾,侧倾改变的是车辆的重心,此时外侧的车轮会获得更大的正压力。在轮胎表面粗糙度不变和尺寸相同的前提下,正压力越大车轮抓地力越强,滚动阻力也就会越大;拉紧手刹后车轮抱死,滚阻大的外侧车轮会产生较大的横向作用力,依靠这个力量就能让车尾甩出去。
在应急制动时如果直接拉紧手刹导致后轮抱死,车速过高的时候就有可能甩尾;因为道路不会是绝对水平的,大都是中间高两车低,部分道路因地形特点会出现一侧低的情况。低的一侧的车轮在抱死的时候就会出现较大的横向力,拉死手刹自然会比较危险,所以拉杆式和脚踏式驻车制动器都不能乱用。
正确的应急使用方式为拉紧到接近抱死,随后松开,再拉紧、再松开,保证后轮不抱死又能出现有效制动力即可。
电子手刹的优势突出
电子手刹在按键区域只需要设计一个小按键即可,既不占用空间也不影响美观,重点是符合长期以来使用手刹养成的操作习惯;只是电子手刹能不能作为应急制动使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电子手刹的按键一般都能往下按和往上提,有些只有按压式操作;想要应急刹车只要连续按住或提起按键2~3秒,控制系统就能够像机械手刹一样拉起,但是制动模式和安全系数都不在同一标准线上了。参考下图,这是电子手刹从激活到全力制动的流程。
正常刹车减速是通过刹车踏板关联电控程序执行刹车动作,机械手刹则是跳过电控系统,直接控制后轮的制动蹄;电子手刹重新关联了控制程序,按键只是个程序的开关,打开程序后由行车电脑控制ESP车身稳定控制程序,对四个车轮的制动器同时进行制动操作,并且会通过ABS/EBD/TCS/VDC来控制车轮和车身姿态。
这样的应急制动就要可靠很多了,急刹车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
哪种驻车制动系统的维保成本最低
很多老司机都认为电子手刹最好,因为结构简单容易修;然而手刹没有什么好修的,无非是手刹拉线(钢索)金属疲劳后紧一紧,直到不能再紧的时候直接更换。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手刹拉线容易变松?
其实这是操作导致,拉手刹的时候为了防止溜车,一般都会直接拉到顶,拉到极限后还要习惯性地再一下试一试;这种金属拉线总部拉到“超越极限”,出现金属疲劳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电子手刹不会这么“粗暴”,其控制拉线的是电机,控制电机的是微电脑;应当拉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制动,这是会经过精确计算的,于是电子手刹的拉线就不会被轻易地拉到金属疲劳,紧固和更换的周期要久得多。
其次不是所有的电子手刹都需要用拉线制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车辆会跳过拉线、直接控制制动器;也就是P挡关联的是正常刹车减速时的制动器,而这个制动器的故障概率是极其低的,因为这是关乎驾驶安全的核心配置。所以电子手刹其实更省心,很多车辆用了几十万公里也没有出现过电子手刹的故障,而机械手刹往往要紧固多次了。这就是三种驻车制动的区别,电子手刹确实是最理想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