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海报展”昨在上海影城等地向公众免费开放

发布者:何同
导读从40年前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影人作品,到日前大热的《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唐人街探案2》,小小海报里,浓缩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海报展”昨天在上海影城、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等地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分为“传承”“荣耀”“开拓”“绽放”“步伐”“奋进”“新时代新起点”七大板块,透过205幅精美海报,带领观众共同回眸中国电影每一步的前行脚

  从40年前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影人作品,到日前大热的《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唐人街探案2》,小小海报里,浓缩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海报展”昨天在上海影城、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等地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分为“传承”“荣耀”“开拓”“绽放”“步伐”“奋进”“新时代新起点”七大板块,透过205幅精美海报,带领观众共同回眸中国电影每一步的前行脚印。

  “行当”之变:折射经济体制转型

  改革开放给中国电影带来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春天。回看上世纪80年代的海报,引人瞩目的有《小花》《巴山夜雨》《庐山恋》等耳熟能详的片名;有谢晋、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蜀芹等第三代、第四代影人;有出自各电影制片厂美工师之手的风格各异的精致手绘,那也是中国电影最后的手绘海报时代。

  这些老电影海报上所记录的信息不止于此。仔细观察海报上的行当会发现,上世纪80年代的海报上,大都整齐划一地印着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作曲、演员的名字,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多出了出品人、监制、制片等行当,演员、导演也不再整齐排列,而是有所突出侧重。展览策展人、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介绍,海报上的这些变化,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制片方式的改变。在国营电影制片厂时代,电影一般以电影厂的名义出品。当时,“市场”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对于国营厂而言,厂长做出品人,也是职责所在。

  “出品人”的出现是民营电影公司带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品人渐渐从公司变成个人,即便是国营电影制片厂,海报上的出品人也会署厂长的名字。随着电影的发展,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小小一张海报自然写不下全部的工作人员,而会选择凸显重要的创作部门,这些都体现了电影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运作的演变。

  取景地之变:中国元素渐受青睐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前沿城市,不仅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也成为全球电影镜头的钟爱之地。

  车墩、陆家嘴、金茂大厦、东方明珠、黄浦江、上海弄堂等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外国电影里面。在《致命紫罗兰》《环形使者》《代码46》等电影的海报上,能明显看到上海标志性建筑的剪影。

  石川认为,上海是全球最具有未来感的城市之一,陆家嘴的建筑风格前卫、崭新,而不像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具有旧日的感觉。其实,许多电影里的场景并不是指向上海,只是塑造了一个长得像上海的未来都市。相比之下,《碟中谍》和《007》更看重把上海体现为一个东方的城市,比如借助上海弄堂、豫园古建筑等景象,强调其中的中国元素。《面纱》《伯爵夫人》等则表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海在外国电影中的景象层次多样,或在时间轴上指向未来,或在空间轴上指向东方。

  频频在上海取景,同样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壮大有关。如今,在不破坏剧情主干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入中国元素是好莱坞电影的普遍做法。在展览中,还有世界镜头中的上海视频剪辑,观众可在看海报之余,欣赏这些电影里的经典上海场景。

  电影节之变:开放步伐走向世界

  1993年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至今年举办到了第21届。展览里特别辟出专区展陈历届电影节主题海报,也见证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长步伐。

  “电影节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某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成果。”1993年以前,中国电影已经常常在国际上获奖,电影工作者们一直呼吁,为何中国没有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25年来,上海电影节的发展也见证了这座城市越来越开放的步伐,以及中国电影逐渐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

  仔细看海报会发现,上海电影节一开始定在下半年10月到11月份举行,两年一届,到了第五届开始才改为6月份。“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国际上A类电影节普遍一年一次,改成6月份则主要是便于选片。”石川介绍,世界各国新片基本在上半年上映,而且世界首映的电影才能在国际A类电影节参赛。时间太早,则会跟戛纳电影节等撞车。上海电影节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从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开始。

  据悉,目前展出的海报,限于场地,还都是“缩微版”。6月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的展览上,所有海报将会以原尺寸呈现。(记者 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