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1g银多少钱(何为贵金属与贱金属)

发布者:李夕远
导读一件首饰,如果珠宝玉石是演员,那么镶嵌部分就是剧本。没有脱离剧本的演员。那么什么是珠宝?什么又是镶嵌呢?广义上的珠宝是泛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工艺品的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

何为贵金属与贱金属?


一件首饰,如果珠宝玉石是演员,那么镶嵌部分就是剧本。没有脱离剧本的演员。

那么什么是珠宝?什么又是镶嵌呢?

广义上的珠宝是泛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工艺品的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

狭义上是指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丽、耐久、稀有,可雕刻、琢磨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岩石、有机材料。是目前珠宝行业的主流产品。


镶嵌中最重要的“贵金属”,化学性质稳定,耐磨坚固,具有独特的光色与质感。无论是单独制成首饰,还是用作基础镶嵌,都是具有不俗的美观性。


金属包含贵金属,贱金属。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非常稀少,其中金(Au)、银(Ag)、铂(Pt)、钯(Pd)、铑(Rh)、铱(Ir)、锇(Os)、钌(Ru)这八种归属于贵金属。

除此外的其他金属归为贱金属。

传统意义上,贵金属和贵重的宝玉石,一向是拥有者权利、地位、品味和财富的代表。随着社会的更新,审美的多元,贱金属也逐渐崭露头角。


贵金属

  • 金:人类最早开采和使用的金属。被称作“金属之王”。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空气中燃烧直至熔化都不会氧化。(检验纯金的一种方法),不溶于强酸(硫酸、盐酸、硝酸),但溶于王水和氰酸钾溶液。天然纯金在矿物学上称作自然金,等轴晶系,金黄色,金属光泽,摩氏硬度2.5,延展性非常好,1g金可拉长为3420m的细丝。密度19.32g/cm³(使用比重仪通过密度可以检验黄金的纯度)

市场上常见的“金”,多为改善获得新性能的金合金。如,提高硬度便于镶嵌,熔入其他金属丰富色彩等。

按含金量可分为:

千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印记标作“千足金”“金999”“Au999”“G999”。(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2016年5月4日起实施,即使是纯度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而不能叫“千足金”了。)

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0,印记“足金”“金990”“Au990”“G990”。市面上的正规售卖的足金黄金印记处都标有“足金999”。千足金是足金,但足金不一定是千足金,购买时一定要看准印记和证书。

K金。K是国际单位,含金量千分数为1000时规定为24k。1K金的含金量约为41.66‰。常见的k金有22K(916‰),18K(750‰),14K(585‰),9K(375‰)等。印记标为“Auxxx”“Gxxx”“GxxK”“金xxx”。大家常说的“彩金”也属于K金,是在金的基质中熔入其他金属元素形成的色彩。对于彩色k金的正确叫法,如黄色k金(黄k金,k黄),白色k金(白k金,k白。需与18k白金区分开,白金一般指铂金),红色k金(红k金,k红)…

镀金,黄金制品制作工艺。将极细的足金线(直径约0.3mm)或金颗粒布置在造型表面,用1000℃的高温焊接。镀金层的金含量千分数不小于585,覆盖层(镀层)厚度不小于0.5μm,薄层镀金镀层大于等于0.05μm,小于0.5μm。印记“P-Au”,薄层镀金不允许打印记。

包金,一种古老的工艺,在铜片上压上一层金箔。覆盖层的含金量不低于375‰,厚度不小于0.5μm。印记“L-Au”


  • 银:4000年前就被中国发现和使用,也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贵金属。在一段历史时期,白银一度比黄金贵两倍。白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银存在,以化合物产出。金属光泽,银白色,摩氏硬度2.7,导电系数良好。具有不俗的延展性,1g银可拉长为1800-2000m的细丝。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不氧化,但 耐蚀性较差,在潮湿空气中与含硫物质或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气体,就会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银的化合物也很敏感,和砷化物(砒霜)、卤素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砷化银和卤化物。与稀硝酸、稀盐酸不反应,但与硝酸能快速反应生成硝酸银。

银的种类比较复杂,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熔炼厂提炼的白银为成品银,其余无论成色高低均为杂色银。

根据国标分为

千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9,印记“千足银”。

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印记“足银”。

925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印记“925银”“S925”“Ag925”。

800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800,印记“800银”“S800”“Ag800”。

银及其银合金的首饰最高纯度为999,高于999‰的也只能称作千足银;最低800,低于800‰的不能称为银首饰。

镀银:工艺同理镀金,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μm,含银量不小于925‰,印记“PnAg”。

包银:同理镀金,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μm,含银量不小于925‰,印记“LnAg”。

苗银:苗族特有的银,是银、白铜(铜镍合金雅称)、镍等的合金。含银量通常在20%~60%。成分以铜为主。

藏银:传统上是30%的银+70%的铜,白铜中掺入少量的银而成。现有一种藏银但不含银,是白铜。

泰银:也叫作乌银。利用银遇硫发黑的特性,经特殊做旧处理的首饰。

低铂银:银与少量铂(铑、铱)的合金。

  • 铂族 包含了铂(锡白色)、钯(钢白色)、锇(蓝白色)、钌(蓝白色)、铑(银白色)、铱(白色)六种元素。铂族熔点高,属于难熔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高,特别是锇、钌、铑、铱,不仅不溶于强酸,甚至不溶于王水。(只有铂、钯溶于王水)

铂族中钯是活泼成员,既溶于王水,又溶于浓硝酸和热硫酸。在当前的市场上,铂族中只有铂和钯可以用作首饰。

1.铂,重金属,密度高,硬度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千足铂:含铂量千分数不低于999‰,印记“千足铂”“pt999”

足铂:千分数不低于990‰,印记“足铂”“pt990”

950铂:不低于950‰,印记“pt950”

900铂:不低于900‰,印记“pt900”

850铂:不低于850‰,印记“pt850”

2.钯,近年来新开发的首饰用贵金属,与铂金相似,而价格要相对便宜。常温下稳定,不与磷酸、醋酸、氢氟酸、高氯酸等反应;与盐酸、硫酸、氢溴酸轻微反应;与硝酸、氯化铁、次氯酸盐、湿的卤素可快速反应腐蚀。

千足钯:含钯量千分数不低于999‰,印记“千足钯”“Pd999”

足钯:不低于990‰,印记“足钯”“Pd990”

950钯:不低于950‰,印记“Pd950”

500钯:不低于500‰,印记“Pd500”

彩钯:钯和珐琅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贱金属

用作首饰的主要金属有铜、锌、铝、钛、铁、钨、稀土等,其中经常混入其合金的镍、铅、汞、镉、砷、六价铬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分为纯铜和铜合金。纯铜常用作仿真项链;铜合金是以铜为基体,加入其它元素的合金。

(黄铜:铜锌二元合金,黄色。加入稀土元素可炼制成近18k~22k的黄金,用来仿制黄金首饰。白铜:分为简单白铜、复杂白铜、工业白铜。硬度光泽接近银。青铜:红铜和锡、铅等的合金。三色铜:红铜、白铜、黄铜三种不不同颜色的铜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 钛和钛合金

钛是唯一对人体植物神经和味觉神经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医学上称为“亲生物金属”。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国内目前制作很少。

  • 不锈钢

在大气、水、酸、碱、盐等溶剂或腐蚀性介质中,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的钢总称。之所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是因为加入了铬,还有Ni、Mn、V、W、B等,因为ni有害,所以用锰等替代。

  • 钨金(钨钢)

外观与钢类似,具有高硬度,不磨损,不褪色的性质,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 有害元素

根据国标规定,贵金属中(包括贱金属)不得加入有害元素。

1,镍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我国规定不管是贵金属中,还是贱金属及其合仿真首饰中,用于身体部位穿孔制品,释放量小于0.5μg(cm³·星期)。

2.铅 美丽的杀手,了解它可能是在古代的化妆品中,为了追求皮肤的白如凝脂,所谓洗尽铅华。其实它是一种污染性较大的金属。过量会影响中枢神经,损坏肾脏和免疫系统。铅化合物还可能导致癌症。不只对人体有害,对环境亦然,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很难降解,具有很强的潜在毒性。属于强污染物。一般用于贱金属和仿真首饰中,如不是蓄意加入,贵金属是不含有的。

3.镉 可以使肌肉萎缩,发生病理性骨折等,疼痛难忍无法入睡。主要用于金属首饰、贱金属首饰的焊料中。若非蓄意加入,贵金属中不含。

4.砷 既可以用于医疗,又具有毒性。取决于化学形态和浓度。低浓度五价砷是无毒的,三价砷就是剧毒的。而且砷的毒性是累积的,哺乳动物对砷有一定的耐受性,往往在中毒几年后才发作。主要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发生损害。

5.铬 不容价态毒性不同。金属铬非活动性,无害。六价铬的毒性大于三价铬,通过口腔、皮肤、呼吸道被吸收。其实铬也是很重要的(毒性主要来自六价铬),铬是胰岛素参与糖代谢过程中必须的元素,严重缺铬还会影响健康发育。


挑选金属首饰一定要小心。通常来说,贵金属不是蓄意加入有害金属,通常是不含有害元素的。贱金属也并非,每个都有添加,比如铜和铜合金,钛金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生产的工厂严格按照国标执行,一般对人体无影响,可以放心购买佩戴。




我是小戴,我是司专业主营铑钌铱等稀有贵金属回收,钻石回收,专业贵金属回收,欢迎咨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之即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且不侵犯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