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会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发起组织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项目,成为上海最早形成的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
伴随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地方志工作发挥存史育人与资政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使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7年5月26日,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上海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在全市层面正式启动。首轮上海规划内志书计1.5亿字,首次系统、详实地梳理了上海有史以来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被称为“首次市情大调查”,意义深远。
2010年1月上海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第二轮志书共分为上海市志、上海市级专志和上海市区县续志三个系列。这三个系列243部上海二轮志书,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地记录上海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巨大成果和宝贵经验,是一部完整的“上海改革开放志”。
上海地方志工作在聚焦主业,全力做好修志编鉴著史的同时,面向不同群体,发动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地方志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地方志的“存史、育人、资政”作用。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志及其编修这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品牌”,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完善、更新,焕发勃勃生机。
做好地方志的理论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有助于“把上海固有资源利用好、优良传统发扬好、文化基因传承好”。目前,市地方志办公室正在着力推进地方志工作在“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从丰富的地方志资源中可以挖掘出大量素材和历史记录,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添砖加瓦,打好基础;二是对丰富的地方志资源进行整体全面的梳理,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成长,形成体系;三是通过对丰富地方志资源的深入研究,提炼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色、特点,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神增韵,发扬光大。
市地方志办公室还积极打造“三大库”,即:通过修志编鉴写史成为上海的“志库”,发挥存史功能;通过地情资料的搜集、整理、开发,成为上海的“知库”,发挥育人作用;通过对地方志资料的深入研究,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为上海的“智库”,发挥地方志资政功能。
“上海改革开放志”的记载将为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历史借鉴和动力源泉。《浦东新区志》系统总结了浦东开发开放,起步和推进都离不开改革,改革和创新相连,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上海市志·工业分志·纺织业卷》 忠实记载了上海纺织产业发展、调整、转型、升级的艰难历程,壮士断腕、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是今天上海产业升级换代的学习榜样。《上海市级专志·交通银行志》 记载了1987年4月,交通银行在上海重新组建,承担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改革试验田历史使命,持续深入进行体制机制的变革和探索,为实施中央战略决策建设上海金融中心作出重要贡献。(记者 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