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126座,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00万计,每19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高于全国每4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平均水平。
■去年,全市29座革命类博物馆全年共计接待观众40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接待观众数量超过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74%,宣誓2120批,同比增长6738.71%。
■5月18日至22日,“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将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同时将成立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以期形成长效机制,搭建长三角博物馆资源展示和共享的平台。
车身编号为10005的地铁十号线“国际博物馆日”专列昨天上午正式发车。橙黄色的地铁满载着储存于二维码中的全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信息,驶向更多元化、智慧化的明日“站点”。专列发车前,市文广影视局发布“寄语”:在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上海将着力实现博物馆的多元化布局,用活博物馆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助力海派文化唱响唱亮,实现江南文化互融互通。
加强文化地标建设
“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上海是全国主会场。让博物馆连接公众,开通“接地气”的城市地铁专列是一种方法,更关键的是城市博物馆的多元化布局。
上海的博物馆建设可圈可点。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126座,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00万计,每19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高于全国每4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平均水平。从构成来看,国有博物馆45座,行业博物馆52座,民办博物馆29座,市级、区级博物馆联动发展。
但在博物馆“百花齐放”的背景下,区域布局不均衡也是事实。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博物馆年报2017》显示,全市博物馆设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黄浦、徐汇、虹口、静安4区博物馆数量为55座,占比44%;外环外远郊地区博物馆总数为41座,总量不少,但布局分散,覆盖率较低。黄浦江东岸地区和崇明岛的博物馆覆盖率明显低于浦西地区,其中,崇明区仅有1座博物馆。
“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实现每16万人口有1座博物馆。”市文广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表示,下阶段工作重点是优化博物馆区域布局,加强文化地标建设,“实现科学化布局,构建博物馆现代化体系”。上海将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新馆筹建工作,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同时在沿江(黄浦江)、沿河(苏州河)、沿轴(城市南北轴线)、沿路(杨树浦路)重点建设若干博物馆集聚区。届时,上海市博物馆体量将进一步扩大。
用活“红色文化”资源
去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相继完成陈列改扩建工作,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引发了市民参观红色革命类博物馆的热潮。《年报》显示,全市29座革命类博物馆全年共计接待观众40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接待观众数量超过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74%,宣 誓2120批,同 比 增 长6738.71%;日最高接待量达到7262人次,创历史纪录。
根据《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上海将重点开展好“党的诞生地”初心教育活动,深化研究,丰富内涵,提高在一大开展党性教育、初心教育的现场感、庄重感、仪式感。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擦亮“一大”作为“党的诞生地”的红色品牌。
去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吸引观众近40万人次。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去年暑假期间举办的“如何复活一只恐龙”展,吸引观众29.4万人次。
“我们要着力提升博物馆展览质量,确保每年能形成一批展现‘上海文化’标识度、具有全市影响力,吸引公众关注、聚焦文化热点的博物馆展览。”于秀芬说。
博物馆教育全面开花
博物馆是最佳的教育空间之一。去年,全市博物馆共策划各类社会教育活动近2.3万场次。不少博物馆围绕专题展览,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配合“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上海博物馆推出“山西博物院藏金元时期墓葬壁画赏析”系列讲座,广受好评。
今年,博物馆教育依旧是主打话题。5月18日至22日,“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将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博览会集结了三省一市40余家博物馆的力量,在全国尚属首次。同时将成立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以期形成长效机制,搭建长三角博物馆资源展示和共享的平台。
上海还将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局属博物馆为重点,逐步扩展到全市博物馆,积极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与科技的融合,令文物“活起来”。“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上海的博物馆将不断拓展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更平衡、更智慧、更协同、更多元的发展。”(记者 张熠)
原标题: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是全国主会场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上博东馆筹建正积极推进
上海将实现每16万人1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