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映秀镇边上重建的震源新村,这里的居民原先居住的地方,是“5·12”大地震的震中心,所以重建后的居住区取名“震源新村”。
十年前,在地动山摇之间,依山傍水的汶川瞬间变为废墟。十年来,在全国的驰援下,当地人民逐渐抚平伤痛,在废墟边重新建设美丽新家园。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际,当年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现场的记者重返这里,用镜头记录下十年间的涅槃重生。
在上海对口援建的都江堰市,由中铁二十四局援建的蒲虹公路被当地村民称为“生命之路、安全之路、发展之路”,山中盛产的猕猴桃等水果,还有黄檗、杜仲、厚朴等药材,均可由此道路运往全国各地。全长23.8公里的蒲虹公路也是上海对口支援重建项目中最难、最艰巨的工程,但在施工建设人员的努力下,原定三年的工期,提前一年完成。
自2008年至2010年间,上海规划实施了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实物工作量居18个援建省市之首,所有援建项目于2010年8月率先全部竣工交付。而上海和都江堰的两地情谊绵延至今,“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连,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的话语,仍在广泛流传。
其他地区同样是一片春意盎然。在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制高点,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宽阔的马路平坦通达,车辆川流不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羌味浓郁。在汶川县映秀镇,孩子们在崭新的学校操场上愉快嬉戏。这些新建的校舍不仅硬件设施和一线城市相差无几,更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规范要求。
从城镇到乡村,随处可见的是辛苦劳作、踏实生活的普通人。带着全国人民的支援与祝福,他们正在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根据四川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10年经济发展报告,10年里,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2017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70元,是2008年的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0元,是2008年的3.1倍。(记者张海峰 黄晓洲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