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措高”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
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美誉。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一说始建于唐代,距今1500多年。另一说,于公元14世中叶,由宁玛派著名高僧桑杰林巴主持兴建。
据记载,到松赞干布(617-650)时,藏族文化才有显著发展。佛教也从他这时候开始进入西藏。
由此推之,错宗寺不可能有1500多年的历史。
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措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
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
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错宗寺之闻名,缘于它的镇寺之宝,一块盖有吐蕃藏王松赞干布印章的布片。
上面写着:经数朝代保存,由吐蕃王赤松德赞亲手转送给古茹大师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伏藏(伏藏指的是从地下发挖出的佛教经文)。
此物通长约30厘米,通宽25.4厘米,共有三幅印章,四行三段独立藏文。
工布江达县文物普查记录,“质地黑纱布,内容:年扎尼玛书写松赞干布口谕给错宗寺古如喇嘛,并赠送莲花生大师手臂之一为错宗寺住持之权用。藏文铭文缺失部分无法辨解,铭文右下角为林周一带姓名为丹增的落款,具体意义无法理解。”
登记时间:2014年8月26日,断定其年代“吐蕃王朝约(629~760)”。
被错宗寺誉为稀世珍宝的布片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西藏大学藏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次旦扎西先生认为,“印章为梵文,暂不可考,其下藏文意为‘这枚古茹喇嘛的印章,原为松赞干布所有,后经发掘由赤松德赞相送’,后两行藏文分别为年赞尼玛、仙潘旦增,旁分别有两图章。”
“古茹喇嘛”即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始祖,后经查阅相关资料,“年赞尼玛”、“仙潘旦增”均为人名,曾系主持或管理错宗寺的高僧大德之一。
此处,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
一是该寺的历史可能早于公元14世纪;
二是与伏藏文化有关。
据藏文史料记载,昔日莲花生的妃子“益西措杰”去西南罗刹国时,对所经过的圣地赞美道:“上部阿里有名声远扬的冈底斯山、拉其山和曲巴尔,下部有加拉、波东、刚热、森当等地,中部有特别加持过的三岩石错宗达布、多钦等雪山环抱的山岩美景”。
“三岩错宗达布”指的就是现在的巴松措和错宗寺。
“赞普将王妃卡茜萨措杰作为灌顶的报筹献给了莲花生”,可知莲花生跟此地渊缘深厚。
“巴松措”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三岩湖”。
巴松措第一岩即拉札,其全称是“嘎雅米堆拉益札(藏语意为永恒不变的神岩)”。
据《拉巴岩石山海志》记载:此地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道场。
早在一千多年前,莲花生在征服藏北的群魔时,有一个魔力无边的恶鬼热嘎逃往工布方向,当追杀到今日拉巴雪山跟前时,便发现一座冰川挡住了去路。于是他使符念咒,把三节藤杖抛向天空。不一会儿天崩地裂,冰雪融化,发现观世音菩萨在拉巴神宫岩修行,就这样打开了第一岩之门。
巴松措第二岩即多吉札。
据说,当年莲花生从拉札,骑着一只全身雪白而不带缰绳的老虎,从空中缓缓降落到多吉札山根草坪上,发现金刚手在此修行。于是,就在此修行了六年,该地于是便叫漫当立龙多吉札。
巴松措第三岩即赞给札。
传说,莲花生到此发现文殊菩萨在修行,受文殊指点后,莲花生直奔厉妖湖并将之改名为巴松措。
王妃益西措杰、古茹仁波切莲花生均属赤松德赞(755~797年)时期的人物。
由此推之,巴松措和错宗寺的地名至少有1200余年的历史。
至于前文提及盖有松赞干布印章的布片,《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亦有类似记载,“藏文史料中竭力渲染松赞干布奉佛建寺,那是后来西藏佛教徒想借名王以自重的伎俩。”
西藏佛教各派的区分,是由于它们所传承、修持的密法彼此不同而区分的。
错宗寺为宁玛派寺庙,“宁玛”一词有“古”和“旧”两义。
就“古”而言,指他们的教法是由8世纪入藏的莲花生大师所传,比其他各派起源要早300多年。
而“旧”是指该派所遵信、传承的主要密教典籍,据说由莲花生、无垢友等印僧和毗卢遮那、娘定埃增、桑波等藏僧翻译传承下来的,都属于“旧密咒”。
“伏藏”则是宁玛派的又一大特征,指的是8、9世纪莲花生等人为了把密法藏之名山、传之后人,才把写好的东西埋在地下,或放在岩洞中,经过几百年,才又由人发掘出来。
错宗寺所在的湖心岛上,处处是传说,其中“岩石上还可以见到菩萨提解脱梯,自现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卷,经中藏有无数能开启伏藏的钥匙。”
错宗寺带有明显的宁玛派特征,殿中主供神为“古茹神”,即莲花生大师,由著名伏藏大师桑杰林巴亲自塑造。
寺内供奉有师君三尊,即亲师静命(寂护)、轨范师莲花生、法王赤松德赞,另外还有古夏日观音像、三怙主像、五部佛陀像、多闻天王像、龙女措达措墨等像,殿内壁画中绘有二胜六庄严、大成就甘丹尼达增、大成就唐东杰布、吉尊米拉热巴等诸多神像。
左右壁画绘制有五种性佛,男女护法神、四大天王像等。庙中还有:伏魔塔、伏龙塔、错宗活佛灵塔等。由于四面环水,错宗寺也就成为一座克火克水的寺庙。
“梗舞”也称“梗羌姆”,是“羌姆”舞的一种,成为错宗寺的独特文化之一。“羌姆”(跳神)是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与当地“苯”教的对立斗争中形成的。
在佛教西藏化过程中,莲花生采西藏土风舞与佛教内容结合开创了一种驱鬼逐邪的寺庙宗教舞蹈,经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形成后世喇嘛寺院的跳神。“梗羌姆”中的“梗”即神的使者或佣人。
错宗寺“梗羌姆”平时不能随意表演,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般在每隔3年的藏历十五进行,地点在错高村的多热(大院)或“羌姆热”(舞场),表演时间1天。
据考证,错宗寺“梗羌姆”从米林县流传而来,为“恰纳寺”还俗僧人所授。
表演人数无严格规定,大致有十七八人。“亚索”一名,代表“国王”。“娜扎” 两名,代表佣人。三人均为男性,且必不可少。
其中“娜扎”戴用布或氆氇做的面具,“岗堆”戴木制面具。三人无正规的表演和动作,为即兴表演,所以担任岗堆的演员必须是会说、能唱、能跳,而且有一定的即兴哑剧表演才能。
“梗羌舞”的基本特点是稳健大方,欢快热烈。基本步伐是“平步走”、“抬脚跳步”、“跨腿转”、“反跨转”、“吸腿转”等。错宗“梗羌舞”的另一特点是,表演者全为当地老百姓(其他寺庙则全由僧人表演),而服装、道具则由寺庙提供,结束后交还寺庙。
据考证,生殖崇拜最初源于西藏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最初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发展到对男女交媾及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常见的生殖器用石或木制成,还有家里把石制的男女生殖器放在箱子底,一是用来辟邪之用;二是表示子孙万代。
其器物制作及安放仪式均表现出强烈的崇拜感情,蕴含了“人丁兴旺”的寓意祈望。
但在寺庙门前供奉生殖器唯有错宗寺与喇嘛岭寺,二寺均为宁玛派寺庙,而宁玛派与苯教相似。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万物,祈福禳灾、驱鬼降神等为主要活动。宁玛派实际上是早期传入的密教吸收大量苯教形式内容的教派。
基于以上原因,错宗寺存在生殖崇拜也就不足为奇了。